共玉公路

共玉公路

共玉公路是青海省共和縣-玉樹的公路,位於青海省海南、果洛、玉樹三個藏族自治州境內,是214國道線西寧至景洪公路的重要組成路段。 改建而來的共玉高速公路,是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地區修建的首條高速公路。

路線

共和至玉樹公路起自共和縣恰卜恰鎮,接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經河卡、花石峽、瑪多、清水河、珍秦、歇武至結古鎮新寨東,路線全長633公里。

舊路

就是214國道的的普通形態,是普通公路。

改建高速公路

2011年5月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 共玉高速公路)開工儀式在青海省玉樹州結古鎮舉行,這是在青藏高原多年 凍土地區修建的首條高速公路

共和至玉樹高速公路是214國道改擴建工程的一期工程,全長647.026公里,起于海南州共和縣恰卜恰鎮,接在建的京藏高速公路共和至茶卡段,止於玉樹縣結古鎮,公路沿線平均海拔4100米左右,全線穿越季節性凍土和多年凍土路段,其中多年凍土路段長190公里,占總里程的近30%。全線共設特大橋1座、大中橋77座、小橋73座、涵洞1152道、隧道9座,橋樑和隧道總長56公里,占總里程的9%。項目設計時速80公里,建設工期三年。

全線採用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80公里/小時,在共和、歇武兩處設定互通式立交。另採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結古連線線10公里。

修建意義

共和至玉樹公路在國家公路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連線新疆、青海、西藏、雲南四省區最便捷跨省通道的組成部分。其建設對充分發揮國道幹線路網的主骨架功能,提高青海公路網交通整體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建成後將提高項目沿線區域抵禦雪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保證災區人民的正常生活。對推進玉樹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實施,改善沿線農牧區生產生活條件,發展區域內高原特色農業,解決沿線農牧民民眾出行難問題,加快藏區人民的脫貧致富步伐,實現藏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突破

保凍

在多年凍土地帶施工,如何有效保護凍土,提高路基的穩定性,是決定工程命運的關鍵。共玉公路在設計中充分借鑑和採用公路建設已有研究成果,認真詳細地開展沿線多年凍土專項地質勘查,按照“保護凍土、減緩融化”的原則進行設計。自2011年5月開工以來,共玉公路共取得15項技術進步與創新,其中兩項獲國家專利,在多年凍土路基、橋涵、隧道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保護凍土是我國凍土區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青藏高原G214線幹線公路升級改造科技示範工程”,廣泛集成已有交通行業科研成果,結合共玉高速路建設實際需求,系統地套用即有技術,儘量讓凍土“繼凍”,從而提高工程穩定性和耐久性。

在共玉高速路部分路段和隧道淺埋段,林立著大片長鐵棒狀的設施,這種設施被稱為“熱棒”。成千上萬的“熱棒”插入凍土層,目的是將凍土中的熱量散發出去,將空氣中的冷量傳遞進土層,使凍土層保持凍結狀態,從而實現路基穩定。

在部分路段的路基結構體內,還埋設著直徑不等的涵管狀通風管,使路基內部通過空氣流動帶走熱量,達到保溫的目的;部分路段的路基則由大小不等的石片或小石塊堆砌而成,這種片石路基或碎石路基也是為了實現對凍土的有效保溫而設計。

實際上,治理凍土的很多技術早在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建設中已得到有效套用,但卻是首次大規模在青藏高原高等級公路建設中套用。所以,此前多年的積累,也成了共玉高速路工程成功穿越高原凍土區的關鍵 。

解凍

有的地帶需要解凍。常年凍土地段施工人員採取用加厚棉篷布在夜間溫度較低時覆蓋保暖,白天氣溫升高到5℃以上時將棉篷布翻卷掀開,讓陽光直射凍土,保證了凍土地段很快解凍,大大提高施工生產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