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六尺巷位於安徽桐城,其得名源於康熙朝宰輔張英對鄰居“讓出三尺”的故事 。張正揚作為地道的桐城人,從小深受桐城文化影響,一直想寫一首歌,唱出六尺巷的包容、禮讓的精神。於是,張正揚聯手寫過《中國鮮紅太陽永不落》、《莫愁啊莫愁》、《蘆花》等作品的賀東久先生,取材桐城六尺巷的典故創作了歌曲《六尺巷》 。該曲創作耗時將近三年時間,期間修改無數次,張正揚卻始終不甚滿意。直到2015年,該曲終於呈現在眾人面前 。
![六尺巷[張正揚演唱歌曲]](/img/d/f35/wZwpmL2YzM0cjN0kDOzkD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g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歌曲歌詞
童聲:
我家兩堵牆 前後百米長
德義中間走 禮讓站兩旁
我家兩堵牆 前後百米長
德義中間走 禮讓站兩旁
我家一條巷 相隔六尺寬
包容無限大 和諧詩中藏
一紙書來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說唱:
日落,星移,月轉,風起,
走在六尺巷,婆娑光影記憶著謙讓
爭來爭去爭的是理,鬥來鬥去斗的是氣
三丈高牆兩尺厚,一個理字謙中藏。
我家兩堵牆 前後百米長
德義中間走 禮讓站兩旁
我家一條巷 相隔六尺寬
包容無限大 和諧詩中藏
一紙書來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一紙書來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不見當年秦始皇
歌曲鑑賞
《六尺巷》帶有濃郁的中國風味道 ,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大膽吸收了RNB、說唱等國外流行音樂元素,使其合二為一,兼容相併,曲調優美,清新脫俗 ,把中華民族的家教民風詮釋的淋漓盡致,是當下難得的一首好作品。該曲弘揚了六尺巷互敬互愛的文化精神,是首民族正能量的和諧之歌 ,在張正揚完美演繹下,六尺巷儼然成為一把人生的尺子 。
社會影響
2015年,《六尺巷》推出不久就被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廣的“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選中,在中央電視台和全國各大衛視等媒體進行輪番展播 。
在央視春晚趙薇壓軸主唱《六尺巷》後,便引發“六尺巷”觀光熱潮,吸引了來自八方的遊客 。據安慶市政府網站公布數據,2016年1至4月份,六尺巷景區共接待了100萬人次的旅遊者,帶動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近2億元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作品 | 參考資料 |
2017年12月 | 安徽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2014—2017年)獎 | 張正揚《六尺巷》 |
重要演出
時間 | 節目 | 演唱者 | 參考資料 |
2016年2月7日 | 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 趙薇 |
翻唱版本
發行時間 | 版本 | 演唱者 | 參考資料 |
2016年 | 《六尺巷》童聲版 | 陳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