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典故
戰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裡卻無動於衷,仍然一個勁地低頭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悠閒地吃草。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最後,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於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後,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啟發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對牛彈琴"這句成語,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是白費口舌;也常用來譏笑說話不看對象的人。另據一些養牛業人士的經驗,牛在聽了音樂後可獲得一定的放鬆,對提高牛肉質量有利,看來對牛彈琴也是一種輔助飼養手段。
人物影響
公明儀有琴,如巧婦有米,自創數曲,決定巡迴演出。可是人皆不喜歡聽新創作的東西,說這么一串噪音會流行嗎?怎么不彈彈“下里巴人”?如此,公明儀每次開演都有瓦片石頭破鞋如急雨驟至,還要堅持,台子已翻了底朝天。
公明儀渾身是傷,沮喪萬分,嘆“知音少,弦斷誰人聽。”他披頭散髮,躑躅江畔,抱琴在懷,整日以淚洗面。忽一日,遇一水牛。水牛正在吃草,見他形容枯槁立馬目不轉睛。公明儀見牛如此,一聲浩嘆,說人不願聽,且給牛彈一彈罷。一曲彈罷,牛搖搖尾巴,望他一眼,轉身走去了。難道連牛也如此沒有音樂細胞么?第二日,公明儀又對牛彈琴,牛吃草不顧。公明儀說還是撇下搖滾,來點舒緩的,配合牛啃草吧,於是繼續對牛彈琴,三日四日五日乃至許多日。
終於有一天,公明儀發現牛的異樣:若連日彈歡快類曲子,牛日見膘肥體壯;若連日彈抑鬱類曲子,牛逐漸消瘦枯形。公明儀頓時來了靈機:這不是潛移默化么?這不是薰陶出來了么?當此需乘勢而上,不斷培養開發;他琴聲一起,牛即俯仰不已。可用琴聲召牛而來,揮之而去。從此,牛不離其左右。再過一些日,公明儀譜寫牛舞曲數種,每曲一彈,牛即應節而舞,舞姿或拙樸或滑稽,配合得恰到妙處。
訓練成熟,公明儀再次攜牛巡迴演出,場場爆滿。公明儀隨牛而名聲大震。後有人製成錄像發行世界,美國佬一見,美其名曰:鬥牛士舞。後來,那頭牛患老年綜合症而亡。然公明儀的琴曲至今仍廣為流傳,像牛一樣代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