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圖書]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是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圖書。作者是劉越。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極限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形狀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測量、光滑極限量規、圓錐的公差配合及測量、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螺紋的公差配合與測量、鍵與花鍵的公差配合及測量、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及測量、尺寸鏈等。

基本信息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

作者:劉越 主編 劉興國、胡學梅 副主編

叢書名: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出版日期:2004年7月 書號:7-5025-5650-8

開本:16 裝幀:平膜 版次:1版2次 頁數:224頁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極限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形狀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測量、光滑極限量規、圓錐的公差配合及測量、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螺紋的公差配合與測量、鍵與花鍵的公差配合及測量、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及測量、尺寸鏈等。每章後附有思考題與習題。全書力求在講清概念與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突出技術的套用性,適應專業和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互換性與標準化1

一、互換性的基本概念1

二、標準化與計量2

第二節 優先數與優先數系2

第三節 零件的加工誤差與公差3

一、加工誤差3

二、公差4

第四節 本課程的性質與要求4

一、本課程的性質4

二、本課程的要求與學習方法5

思考題與習題5

第二章 極限與配合6

第一節 極限與配合的基本術語和定義6

一、基本術語和定義6

二、有關配合的術語和定義9

三、公差與配合標準13

第二節 極限與配合的選擇25

一、配合制的選擇25

二、公差等級的選擇26

三、配合種類的選擇29

四、配合精度設計實例31

第三節 一般公差、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35

第四節 大尺寸圓柱體的公差與配合簡介35

一、特點35

二、常用孔和軸公差帶36

三、配製配合36

思考題與習題37

第三章 測量技術基礎41

第一節 測量技術的基本概念41

一、有關測量的基本概念41

二、長度單位、基準和尺寸傳遞41

三、量塊的基本知識42

第二節 常用的計量器具和測量方法43

一、計量器具的分類43

二、計量器具的基本技術指標44

三、測量方法的分類44

四、常用測量器具的測量原理、基本結構與使用方法46

第三節 新技術在長度計量中的套用56

一、光柵技術56

二、雷射技術58

三、三坐標測量機58

第四節 測量誤差和數據處理60

一、測量誤差及其產生的原因60

二、測量誤差的分類61

三、測量精度64

四、直接測量列的數據處理64

第五節 光滑工件尺寸的檢驗(GB/T 3177-1997) 67

一、檢驗範圍67

二、驗收原則及方法67

三、驗收極限67

四、計量器具的選擇69

思考題與習題71

第四章 形狀和位置公差(GB/T 1182-1996) 72

第一節 概述72

一、零件的要素72

二、形位公差項目及符號72

三、形位公差的意義和特徵73

四、形位公差的標註73

第二節 形狀公差74

一、形狀公差帶定義74

二、形狀誤差的評定74

第三節 位置公差76

一、基準76

二、定向公差77

三、定位公差78

四、跳動公差79

第四節 公差原則81

一、術語及其意義81

二、獨立原則82

三、相關要求83

第五節 形位公差值的選擇85

第六節 形位公差值的檢測原則88

一、與理想要素比較原則88

二、測量坐標原則88

三、測量特徵參數原則89

四、測量跳動原則89

五、控制實效邊界原則89

思考題與習題89

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測量93

第一節 概述93

一、表面粗糙度93

二、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93

第二節 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93

一、主要術語及定義93

二、表面粗糙度主要評定參數(GB/T 1031-1995) 95

三、一般規定96

第三節 表面特徵代號及標註97

第四節 表面粗糙度數值的選擇98

第五節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99

一、比較法99

二、光切法100

三、干涉法100

四、針描法100

思考題與習題101

第六章 光滑極限量規102

第一節 光滑極限量規公差帶102

一、概述102

二、極限尺寸的判斷原則103

三、量規公差與量規公差帶103

第二節 工作量規的設計105

一、量規的形式和尺寸105

二、量規工作尺寸的計算111

三、量規的其他技術要求112

思考題與習題113

第七章 圓錐的公差配合及測量114

第一節 基本術語及定義114

一、圓錐配合的特點114

二、圓錐配合的主要參數114

第二節 圓錐公差116

一、圓錐公差項目(GB 11334-1989) 116

二、圓錐公差要求在圖樣上的標註118

三、圓錐的表面粗糙度119

四、未注公差角度的極限偏差119

第三節 圓錐配合120

一、圓錐配合的定義120

二、圓錐配合種類120

三、圓錐配合的形成120

第四節 角度和錐度的檢測122

一、比較測量法122

二、間接測量法123

三、絕對測量法125

思考題與習題127

第八章 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128

第一節 滾動軸承的代號128

一、基本代號128

二、前置代號和後置代號129

三、滾動軸承代號示例131

第二節 滾動軸承公差131

一、滾動軸承的公差等級131

二、滾動軸承內徑、外徑公差帶及特點132

三、軸頸和外殼孔公差帶的種類133

第三節 滾動軸承配合的選擇134

一、確定軸承配合的主要依據134

二、軸頸和外殼孔的形位公差與表面粗糙度138

三、滾動軸承配合選擇實例139

思考題與習題139

第九章 螺紋的公差配合及測量141

第一節 概述141

一、螺紋的分類及使用要求141

二、普通螺紋結合的基本要求141

三、普通螺紋的基本牙型和幾何參數141

第二節 普通螺紋幾何參數對互換性的影響143

一、螺紋直徑誤差對互換性的影響143

二、螺距誤差對互換性的影響144

三、螺紋牙型半角誤差對互換性的影響144

四、保證普通螺紋互換性條件145

第三節 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146

一、普通螺紋的公差帶146

二、螺紋旋合長度、螺紋公差帶和配合選用149

三、螺紋在圖樣上的標記151

四、螺紋的表面粗糙度要求152

五、例題152

第四節 螺紋的檢測154

一、綜合檢驗154

二、單項測量154

第五節 工具機絲槓、螺母公差簡介157

一、工具機絲槓、螺母的基本牙型及主要參數157

二、對工具機絲槓、螺母工作精度的要求157

三、絲槓、螺母公差(JB 2886-1992) 158

四、絲槓、螺母的標記159

思考題與習題159

第十章 鍵與花鍵的公差配合及測量160

第一節 單鍵聯接160

一、平鍵聯接的公差與配合160

二、單鍵聯接中鍵槽的檢測162

第二節 花鍵聯接163

一、矩形花鍵的基本尺寸164

二、矩形花鍵的定心164

三、矩形花鍵的尺寸公差165

四、矩形花鍵的形位公差165

五、矩形花鍵的表面粗糙度166

第三節 花鍵的標註及檢測166

一、花鍵的標註166

二、花鍵的檢測167

思考題與習題168

第十一章 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及測量169

第一節 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要求169

第二節 齒輪加工誤差169

第三節 圓柱齒輪誤差項目及檢測170

一、傳遞運動準確性的評定與檢測171

二、影響傳動平穩性的誤差及測量177

三、影響載荷分布均勻性的誤差及測量183

四、影響齒輪副側隙的偏差及測量186

五、齒輪副的誤差項目及檢測187

第四節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及標註190

一、精度等級190

二、精度等級的選擇190

三、齒輪副的側隙191

四、公法線平均長度極限偏差194

五、公差組的檢驗組及其選擇194

六、齒坯精度195

七、齒輪精度的標註196

八、綜合舉例196

思考題與習題199

第十二章 尺寸鏈200

第一節 尺寸鏈的基本概念200

一、尺寸鏈的含義及其特性200

二、尺寸鏈的組成200

三、尺寸鏈的分類201

第二節 用完全互換法解算尺寸鏈202

一、解算尺寸鏈的步驟202

二、分析計算尺寸鏈的任務和方法203

三、極值法的基本公式203

第三節 裝配尺寸鏈的解算205

一、建立裝配尺寸鏈206

二、解算裝配尺寸鏈207

第四節 工藝尺寸鏈210

思考題與習題211

參考文獻2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