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
公募證券因為涉及到眾多的投資者,所以要比私募證券受到更多的限制,具備更高的條件。例如,必須向主管部門提交證券發行註冊申報書;公開內部財務信息和有關資料;要求接受證券評級機構的資信評定,向社會投資者提供投資決策的參考依據;有時需要提供抵押或擔保,或者要求發行者的某些財務指標必須達到規定的標準,等等。這些方面的限制和要求,會使發行者增加一筆成本費用,並置於全社會監督之下。
優點
但公募證券的優點是:①可以提高發行者在證券市場上的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可以分散債務,避免大的債權人或持股者干預。②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公募證券真正體現了開放性、 市場性的原則,可以通過眾多投資者的市場選擇,達到社會資金的合理流動和合理配置。③由於公募證券具有市場性,它易於進入證券流通市場進行買賣轉讓,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發展
與中國資本市場其他金融機構發展歷史相比,作為新生金融力量的基金行業發展最為迅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用14年的時間已經成功走過了國際基金業幾十年的歷史。1997年11月,國務院批准發布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後,南方、國泰、華夏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先後在1998年、1999年成立。至1999年底,國內公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達到574.6億元。
在許多成熟市場,第三方銷售機構已經成為基金銷售的第一大渠道。以美國市場為例,第三方銷售比重達到70%,英國市場的這一占比也超過了55%。而在中國內地基金市場,目前銷售渠道的大致比例為商業銀行占八成,基金公司機構直銷約占10%,基金公司零售直銷與證券公司銷售各占5%。就中國目前情況來看,迫切需要降低基金銷售對銀行渠道的依賴。具體措施包括加大基金公司直銷力度、發展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扶持提供專業服務的投資諮詢公司、加強對基金銷售激勵報酬的披露以及利用線上銷售。這些措施不僅可以使投資者在享受優質服務,也有利於大幅降低基金的銷售成本。
2012年是證券行業轉型與改革的開端,行業的創新預期和政策的兌現預期貫穿了全年,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最大動力。以2011年末證券業協會頒布的《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為起點,以2012年5月證券公司發展創新研討會的創新措施為指引,2012年全年在新股發行改革、業務創新、減少行政審批、放鬆管制、組織結構創新以及場外市場建設等方面發布了多項規章和相關措施。
2012年,在內外交困的行業背景下,在政策創新的感召影響下,證券行業開始了轉型之路。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兌現,行業的創新預期落幕,接下來行業將進入創新措施的實施階段。
2013年,政策落實是證券行業發展的主基調,證券行業轉型發展進入關鍵時期,行業的轉型方向和轉型路徑將進一步明確。在創新政策鬆綁以前,經紀業務收入占據了行業收入的70%以上,行業之間的競爭差距並不大,行業之間的競爭主要通過營業部的擴張方式實現。在創新政策鬆綁之後,證券公司之間的差異性將隨著發展戰略的不同和業務相對優勢的確立而進一步加大,行業分化有望加劇。
發行
股票發行對象大致有三類:一是原股東;二是除原股東以外的本公司職工、往來客戶以及與本公司有特殊關係的第三者;三是社會不特定的多數投資者。面向第一和第二類對象發行股票,一般為私募,發行條件優惠,通常按比例配股,發行價格往往低於市場價格,一般採取面額價格或中間價格。面向第三類對象發行的股票,即為公募,發行條件多取市場價格。如果說股票的發行有相當部分採取非公募方法,那么債券則絕大部分採取公募方法發行。因為債券的發行者不限於股份公司,發行對象也不必局限於公司股東或少數特定的第三者。一些國家甚至強制要求某些債券必須通過公募方法發行。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強制要求電力、煤氣、電信電話、製造等企事業的債券必須採取公募方法發行。從目前各國的情況看,公募證券是證券發行的主體,並且呈現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以日本為例,1967年採用公募發行的公司只有67家,到了1981年公募股票的公司上升到239家,公募股票金額由77億日元增加到5569億日元,所占比例由3‰左右提高到65.5%,足見公募股票增長速度很快。至於美國的證券發行歷來都是以公募為主。1975~1981年各類公募證券占全部證券發行總額的74%。中國發行的證券也是公募居多,例如各類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以及大部分的企業債券和股票基本上是公募性質。只有少量證券如企業內部集資發行的債券和股票,以及電力債券、冶金債券等重點企業債券屬於私募性質。公募證券大多數是委託發行中介機構代理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