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學·21世紀高等學校新理念教材建設工程

一、公共關係的定義 二、公共關係的涵義 一、公共關係的本質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東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8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學校新理念教材建設工程
平裝: 23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1020491
條形碼: 9787811020496
尺寸: 26 x 18.4 x 0.9 cm
重量: 399 g

內容簡介

《公共關係學》以企業組織如何開展公共關係工作作為《公共關係學》主線而展開理論論述;以公共關係的“軟性藝術”作為理論主線而展開公共關係理論的闡釋;在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基礎上突出公共關係的套用性。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公共關係概述
第一節 公共關係的概念
一、公共關係的定義
二、公共關係的涵義
第二節 公共關係的本質和特徵
一、公共關係的本質
二、公共關係的特徵.:
第三節 公共關係學及其相關學科
一、公共關係學的學科歸屬
二、公共關係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三、公共關係學的學科特點
四、公共關係學的相關學科
第四節 公共關係的類型
一、日常事務型公共關係
二、宣傳推廣型公共關係
三、主動徵詢型公共關係
四、人際交往型公共關係
五、服務贊助型公共關係
六、維繫型公共關係
第二章 公共關係的產生和發展
第一節 公共關係觀念的產生
一、公共關係觀念的時代性
二、公共關係意識的雛形
三、古代的公共關係活動
第二節 現代公共關係的產生和發展
一、公共關係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二、現代公共關係的產生
三、公共關係的發展
四、現代公共關係的哲學思考
第三章 公共關係相關領域
第一節 公共關係與廣告
一、廣告概述
二、公共關係與廣告的聯繫
三、公共關係與廣告主題
四、公共關係與廣告創意
五、公共關係與廣告策略
第二節 公共關係與行銷
一、公共關係是一種軟性促銷手段
二、整合行銷
第三節 公共關係與管理
一、公共關係是現代管理成功的前提條件
二、公共關係管理思想是現代管理的原則
三、公共關係是現代管理的重要職能
四、公共關係是現代管理的軟性手段
第四章 公共關係與相關關係
第一節 公共關係與人際關係
一、人際關係的概念及要素
二、人際關係存在的形式
三、人際關係的影響
四、人際關係的藝術
五、公共關係與人際關係的聯繫與區別
第二節 公共關係與人群關係
一、霍桑實驗與人群關係
二、公共關係與人群關係的區別和聯繫
第三節 公共關係與社會關係
一、社會關係的形態
二、社會關係的調節機制和調節手段
三、公共關係的調節法則
第五章 公共關係的職能和原則
第一節 公共關係的職能
一、採集公共關係信息
二、提供諮詢和建議
三、參與組織的決策
四、協調溝通內外關係
五、管理日常事務
六、創造策劃專題活動
七、教育、引導環境的輿論
第二節 公共關係的基本原則
一、誠信為本原則
二、平等互惠原則
三、整體一致原則
四、持之以恆原則
五、於無聲處原則
六、全員公共關係原則
第六章 公共關係的主體
第一節 社會組織概述
一、組織模式分析
二、組織目標與公共關係目標
三、影響社會組織運行的因素
第二節 社會組織的硬性環境
一、組織的一般環境
二、組織的特殊環境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軟性環境
一、流行
二、流言
三、輿論
第四節 組織形象概述
一、組織形象的概念
二、組織形象的特徵
三、組織形象的構成
四、組織形象的評價
第五節 組織形象的塑造
一、組織形象的定位
二、組織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則
三、組織形象塑造策略
第七章 公共關係的客體
第一節 公眾及其分類
一、公眾概念與特徵
二、公眾的分類
第二節 公眾心理分析——知覺與行為
一、知覺的概念
二、知覺的選擇性
三、知覺的偏見
第三節 公眾心理分析——需要與行為
一、需要理論的要點
二、需要的五個層次
三、五種需要的關係
第四節 公眾心理分析——態度與行為
一、態度及其結構
二、態度的特性
三、影響和改變態度的因素
四、霍夫蘭的說服模式
第五節 其他公眾心理現象的分析
一、價值觀與行為
二、團體壓力與從眾心理
三、逆反心理與行為
第八章 公共關係的傳播
第一節 傳播概述
一、傳播的概念
二、自我傳播
三、人際傳播
四、群體傳播
五、組織傳播
六、大眾傳播
第二節 公共關係的傳播模式與理論
一、拉斯韋爾的“5w”模式
二、把關人理論
三、兩級傳播模式
四、客群選擇“3S”論
五、議題設定
第三節 公共關係的傳播媒介
一、報紙與雜誌
二、廣播與電視
三、Internet——網際網路
四、非語文傳播符號
第四節 選擇媒介的原則
一、聯繫目標原則
二、適應對象原則
三、區別內容原則
四、合乎經濟原則
第九章 公共關係管理
第一節 公共關係管理過程的基本模式
一、公共關係管理及其意義
二、公共關係工作的基本過程
三、公共關係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因素
四、公共關係目標管理
第二節 公共關係調查
一、公共關係調查的指導原則
二、公共關係調查的內容
三、公共關係調查的方法
四、公共關係調查的過程
……
第十章 組織內部的公共關係
第十一章 對象公共關係
第十二章 公共關係組織機構與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