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8年

公元768年

公元768年,戊申,大曆三年。代宗召李泌入京,欲用為相,泌不允。幽州將領朱希彩、朱泚、泚弟滔,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任留後。朝廷被迫同意,鏇任為節度使。吐番攻靈州,朔方將白元光敗之。鳳翔都將(都,編制單位)李晟出大震關,至臨洮,屠吐蕃定秦堡。吐蕃軍解靈州之圍而退。元載以馬璘屯邠寧,兵力不足,乃移璘為涇原節度使,治涇州;邠寧原地改隸朔方,命郭子儀從河中移鎮邠州(按此時僅作出決定,子儀移鎮在大曆四年)。崔旰入朝,賜名寧、瀘州刺史楊子琳乘機攻成都,被擊退。

文化紀事

蕭穎士

(圖)蕭穎士蕭穎士

大曆三年(七六八),散文家蕭穎士卒,年五十二。穎士,字茂挺,蘭陵(今山東蒼山)人。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進士登第,官終揚州功曹參軍。工詩文,與李華齊名,二人皆主張“尊經”、“載道”,提倡古文,反對駢文,實為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後人輯有《蕭茂挺文集》一卷。

雜譚逸事

“子儀諸子皆奴材

郭子儀曾禁止在軍營中無故跑馬。大曆三年(七六八)二月二十日,子儀妻南陽夫人乳母之子違犯禁令,軍中都虞侯杖殺之。子儀諸子泣訴於子儀,且言都虞侯之橫,子儀斥諸子而遣之。次日,子儀以其語僚佐而感嘆,說:“子儀諸子皆奴材,(奴才的材料)。不賞父之都虞侯,而惜母之乳母子,不是奴材是什麼呢!”

代宗征李泌入朝

代宗為太子時,與李泌交最篤(事見肅宗朝),大曆三年(七六八)征李泌于衡山,賜金紫衣,並為作書院於長安蓬萊殿側。自給事中、中書舍人以上及方鎮除授,軍國大事,皆與之商議。又使魚朝恩於白花屯為泌作外院,使與其親舊相見。代宗想以泌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泌堅辭。代宗說:“我因機務繁忙,不能與你早晚相見,你不如居在密近之地,何必署敕才算宰相呢!”後來過端午節,王公妃主都進獻服玩,代宗問李泌:“先生何獨無所獻?”泌說:“我住在禁中,從巾至履都是陛下所賜,所有唯一身耳。有何可獻!”代宗說:“我所要的就是你這一身。”泌說:“臣身不歸陛下所有,還能歸誰呢?”代宗說:“先帝想以你為相而不得,你既獻其身,從今就得由我,你身就不再為你所有了!”泌說:“陛下想要我做什麼呢?”代宗說:“我想要你吃酒肉,有家室,受祿位,做俗人。”(泌已出家為道士)泌涕泣說:“我已絕粒二十餘年,陛下何必使我墜其志呢!”代宗說:“你涕泣有什麼用!你已在宮禁之中,身不由己。”於是命中使為泌葬其雙親,又為其娶盧氏女為妻,資費皆出於縣官。又賜宅第於光福坊,令泌數日宿第中,數日宿蓬萊院。

朱希彩李懷仙,自為幽州留後

大曆三年(七六八)六月二十日,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朱泚及泚弟滔共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稱留後。閏六月,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派兵討希彩,為希彩所敗,朝廷不得已而宥希彩。閏六月十八日,以宰相王縉領盧龍節度使。二十五日,允以希彩知幽州留後。七月四日,王縉至幽州,朱希彩陳兵設備以迎之。縉安然而行,希彩迎謁恭謹。縉思量難以控制,十餘日還朝。十一月,敕進幽州留後朱希彩為節度使。

西川軍

大曆三年(七六八)四月二十八日,西川節度使崔旰入朝,以弟崔寬為留後。滬州刺史楊子琳乘機帥精騎數千攻入成都,朝廷加旰檢校工部尚書,賜名寧,遣其還鎮。崔寬與楊子琳戰,不利。七月,崔寧之妾任氏出家財數十萬,募兵數千人以擊子琳,大敗之。

回紇可敦

回紇可敦(僕固懷恩女)卒,大曆三年(七六八)七月九日,唐以右散常侍蕭昕為弔祭使。回紇責問昕說:“我們對唐有大功,唐為何失信,買我們馬,而不按時給錢呢?”昕說:“回紇對功績,唐巳還報。而僕固懷恩之叛,回紇助之,又與吐蕃聯兵入寇,逼近我們京城。及懷恩死,吐蕃退兵,然後你們才懼而求和;我們唐朝不忘前功,惠然放你們回去,否則你們將匹馬難歸。這都是你們回紇負約,怎能說是我們唐朝失信呢!”回紇聽後慚愧,厚禮而遣昕歸朝。

吐蕃入寇邠州靈州

大曆三年(七六八)八月二十一日,吐蕃以十萬餘兵入寇靈武。二十六日,吐蕃尚贊摩帥二萬兵入寇鄰州。邠寧節度使馬璘擊敗之。九月一日,代宗命郭子儀帥兵五萬屯於奉天以備吐蕃。十一日,朔方騎將白元光擊吐蕃,敗之。二十一日,元光又敗吐蕃兵於靈武。鳳翔節度使李抱玉派右軍都將李晟帥兵五千擊吐蕃,晟說:“以力則五千兵不足,以謀則太多。”於是就帥兵千人,日夜兼行,出大震關(今甘肅清水東北),至臨洮(今甘肅臨潭),屠吐蕃定秦堡,焚燒其積聚,虜其堡帥慕容谷種而還。吐蕃聞之,遂解靈州之圍而去。

郭子儀朔方兵徒鎮邠州

元載認為吐蕃連年入寇,馬璘帥安西、北庭、四鎮兵屯於邠寧,難以拒守,而郭子儀帥朔方重兵深居河中無事之地。於是與子儀及諸將議,徙邠鎮涇州(今甘肅涇川),而使子儀帥朔方兵鎮邠州,並說:“如以邊土荒殘,軍費不夠,就運內地租稅及金帛助之。諸將皆以為然。大曆三年(七六八)十二月九日,徙馬璘為涇原節度使,以邠州、寧州、慶州(今甘肅慶陽)三州隸朔方軍。馬璘遂先往涇州築城,以都虞侯段秀實知邠州留後。大曆四年六月二十五日,郭子儀從河中遷駐邠州。精兵皆以自隨,余兵使裨將領之。士卒久家河中,都不樂意遷移,多有從邠州逃歸者。行軍司馬嚴郢領留府,捕其渠帥而誅殺之,眾心乃定。

安西、北庭兵徙鎮涇州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西、北庭四鎮兵入內平叛亂,長期羈旅,數次遷徙,既鎮邠州,頗為勞弊。今又徙鎮涇州,士卒皆怨怒。刀斧兵馬使王童之遂謀作亂,大曆三年(七六八)十二月二十日,段秀實聞其將於明晨發難,乃召掌漏者,佯怒其失職,令每更來報,每更延長數刻,於是四更而天亮,童之遂不果發難。不久,借他事捕童之及其同謀者,皆殺之。並下令說:“後徙者族滅,有流言者刑。”遂帥軍徙於涇州,軍心晏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