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紀事
王莽遣兵分擊青、徐農民軍
地皇二年(21)正月,王莽遣兵分擊青、徐農民軍及句町,皆不能克。又轉輸天下谷帛至西河(今內蒙古東勝東南)、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朔方(今內蒙古杭錦旗北)、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每郡以百萬數,欲以備擊匈奴。
私鑄錢者詣鍾官
地皇二年(21)正月,民因犯私鑄錢法而傳詣鍾官者男女以十萬數,到者易其夫婦,改相匹配,悉苦死者十分之六七。
綠林軍大敗荊州牧
天鳳四年(17)綠林起義爆發後,勢力迅速發展,動搖了王莽在荊上的統治。地皇二年(21)新莽荊上牧率二萬銳卒進攻綠林軍,王匡等率義軍迎戰於雲杜(今湖北河沔縣西北),大破莽軍,殺數千人,盡獲輜重。荊州牧欲北歸,途中又遭馬武等所率軍義軍的伏擊,莽軍大敗。綠林軍乘勢攻下竟陵(今湖北鍾祥),又轉攻雲杜、安陸(今湖北安陸),最後回師綠林山要。起義軍聲勢益壯,州郡不能制。
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荊州牧發兵2萬人進攻綠林軍,綠林軍擊敗莽軍,部眾增至數萬人。次年,綠林山一帶發生疫病,起義軍分兵轉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西入南郡,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北上南陽,稱新市兵。新市兵進攻隨縣時,平林人陳牧、廖湛率眾回響,又稱平林兵。綠林軍起義爆發後,西漢宗室劉玄投奔平林義軍,為安集掾。南陽大地主劉演、劉秀(漢光武帝)兄弟部署宗族、賓客,組成一支七八千人的隊伍,稱為舂陵軍。舂陵軍後與下江兵合縱。綠林軍於公元23年擁立比較懦弱的漢宗室劉玄為帝,恢復漢的國號,建元更始,史稱更始帝。同年,綠林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以少勝多,殲滅了王莽軍隊的主力;九月,順利攻取長安。從而結束了新莽政權的統治。十月,劉玄北都洛陽,次年又移都長安。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綠林起義軍發展到數萬人。三輔地區義軍群起。王莽忙於應付,還大量地征糧調兵,打算征討匈奴。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官軍,作戰無能,而放縱掠奪,使得百姓“重困”。王莽派人招降起義者爪田儀,瓜田儀寫書表示投降,但未出而死。王莽抓住此事大作文章,為瓜田儀起墳墓,造祠堂,贈謚“瓜寧殤男”,希望通過這種手段招降其他起義者,“然無肯降者”。王莽這時心神不寧,尋求精神安慰,既玩弄符命,破壞漢廟,喜歡女色,又獵奇求仙。有人說黃帝時建華蓋以登仙。王莽就令造華蓋,置於四輪車上,六馬駕車,三百個力士穿戴黃色衣冠輓車,車上人擊鼓,輓車者呼“登仙”。王莽出行,令華蓋車隊導引。官民竊竊私言:“此似軟車(載屍車),非仙物也。”
文化紀事
隸書定型-漢字進入今文字時代在漢字發展史上,隸書的形成是一個十分關鍵的轉折,它的定型,標誌著漢字脫離了古文字時代而進入今文字時代,漢字從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秦時已普遍流行於民間,在民間經過不斷的加工和完善,到西漢晚期已達到成熟階段,基本定型,是漢代的主要字型,漢代的隸書在形體和筆勢方面都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一種扁方,規整,捺筆上挑等講究挑法,波勢、波磔的書體,如西漢武帝到東漢光武帝時期的居延漢簡和敦煌、新疆各地出土的漢簡,就是典型的漢隸。從篆書到隸書的演進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次大變革,從此漢字走向更簡化、筆畫化、定型化。
雜譚逸事
南邵秦豐義
地皇二年(21)南郡(今湖北江陵)秦豐聚眾萬人。更始二年(24)攻占邔(今湖北宜城),宜城(今湖北宜城南)等十艏縣。秦直自號楚黎王。
遲昭平起義
地皇二年(21)平原(今山東平原南)女子遲昭平聚眾數千人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