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公元前594年,雅典城邦因為一場富人與農民之間的債務危機無法調停,幾乎要鬧到農民造反的地步,貴族階層便將權力臨時託付給了著名的商人梭倫。梭倫組建了新政府,給富人很大的政治權利,讓他們取消債務平息了此事。富人因此成了城邦政治舞台的主角。
梭倫還引進了一個新的民主原則,允許窮人在公民大會上行使否決權,但居住在本地的外邦人和奴隸仍然除外。正因為貧民階層是社會上極不穩定的力量,所以,既然雅典城邦的世襲貴族對自己的特權始終耿耿於懷,他們就得籠絡貧民階層,因此而對權力寶座的角逐導致了派別鬥爭。
2、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因勢利導,適應土地私有制這一歷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實行“初稅畝”。《左傳》記載: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稅畝。初,是開始的意思;稅畝是按土地畝數對土地徵稅,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餘畝,復十取一。”憑藉政治權力對“私田”開始徵稅,規定不論“私田”、“公田”一律“履畝而稅”。從此,井田之外的“私田”開始納稅。“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
“初稅畝”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不再憑藉所有者的身份收取地租,而是憑藉國家統治者的身份依靠政治權力按土地數量徵稅。可見,這種財政收入形式已具有政治強迫性、收取固定性、繳納無償性的稅收“三性”特徵,並形成了法律制度。因此,“初稅畝”的出現標誌著我國稅收制度的正式形成。
3、公元前594年,梭倫當選為雅典執政官,開始民主改革以緩和社會矛盾。
4、公元前594年(桓公十年):秦伐晉,戰於輔次。秦將杜回在輔氏(今陝西大荔縣)與晉將軍魏顆遭遇。杜回本有軍事優勢,卻在戰鬥中落馬被俘,其原因,在《左傳·宣公十五年》的記載中頗有一段曲折。原來,魏顆之父死前留下了處置其遺妾女父的秘令:先說遣嫁,後又說殉葬。魏顆未遵殉葬之囑而遣女父改嫁,並解釋說,言遣嫁時,其父尚在清醒;改命殉葬時,則病勢沉重,頭腦昏昏,不知所言。魏顆與杜回交戰時,已死後作鬼的女父為了報答魏顆救命之思,就用草繩絆倒杜回的戰馬,是即所謂“結草”之報。此事被史家蒙上的神鬼迷信和善惡相報的迷霧,自然不足評說,但是,就魏顆的行事而言,他的選擇分明表現了人道和從善的精神,當然會受到史家的好評和後人的敬重。
5、公元前594年悉達多在禪定修行者阿羅洛迦羅摩和優陀伽羅摩子處學習數論和無色界的禪定。學成後由於不滿足於所學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