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爪鱉

兩爪鱉

兩爪鱉(學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亦稱豬鼻龜、大洋洲豬鼻龜、兩爪龜,是兩爪鱉科下兩爪鱉屬的唯一一種。其分布局限於澳大利亞北部,伊里安查亞南部和紐幾內亞南部,為兩爪鱉科內碩果僅存的一個品種。2004年,兩爪鱉首次登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十大瀕危物種的前十名。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兩爪鱉兩爪鱉
兩爪鱉背甲較圓,呈深灰色,橄欖灰或棕灰色,近邊緣處有一排白色的斑點。邊緣略帶鋸齒,由於外緣骨骼發育良好,結構完整,故而沒有像鱉那樣的裙邊。也沒有盾片,代之以連續並且略帶皺褶的皮膚。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狀嵴。腹甲色淺,為白色,奶白色或淡黃色,略呈十字型。 頭部大小適中,無法縮入殼內。眼睛的後方有一條灰色的條紋。鼻子豐厚多肉,並且很長,形同豬鼻。 四肢為了適應水生生活而特化為鰭狀,也不能縮入殼中。在每一側前肢的近中點處都有兩枚明顯的爪甲,亦為其特徵之一。 尾部偏短,背面覆蓋著一列新月型的鱗片,這些鱗片從尾巴的基部至尖端逐漸縮小。尾部下方的兩側長有明顯的皮膚皺褶,經大腿根一直延伸到後肢。 雌雄鑑別成年雄龜的尾部比較長大,泄殖孔的位置也比較靠後;而雌龜性的尾部則較短小。

生活習性

兩爪鱉兩爪鱉
兩爪鱉典型的棲息環境包括河流、河口、瀉湖、湖泊、沼澤和池塘。大部分兩爪鱉都發現於六英尺深,底下有沙和砂礫,並覆蓋著淤泥的淡水水域中,而這些水域的沿岸則都是茂盛的森林。偶爾兩爪鱉也會出現在鹹水湖中。

兩爪鱉能長期地在深水中生活,除產卵外極少上岸,因此是龜類中的游泳高手,泳姿矯健優雅,倒游更是它的絕技。

成年的兩爪鱉生性十分好鬥,若兩隻及以上兩爪鱉共同飼養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藏身地,會使它們因相互爭鬥而在彼此的背甲和皮膚上留下累累的傷痕。

兩爪鱉的食量較大,食性十分駁雜,但偏肉食性,諸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以及從樹上掉落水中的果實與枝葉,幾乎可說是無所不吃。在捕食方面,豬鼻龜是十足機會主義者,遇上什麼就吃什麼,若非營養不夠,它們很少會主動捕食。

繁殖習性

兩爪鱉兩爪鱉
在原產地,每年7月到10月之間的旱季是兩爪鱉的繁殖季節,成年的雌龜於夜間爬上岸邊的沙丘,然後挖出深約20cm的洞,每窩產7-19枚卵(也有作者稱7-39枚),卵為圓形,形似桌球。胚胎髮育成熟後,會在卵內進入休眠狀態,直到雨季洪水來臨或大雨之後,稚龜即會破土而出。

分布範圍

兩爪鱉僅產於澳大利亞、印尼和巴布亞紐幾內亞。

種群現狀

兩爪鱉兩爪鱉
兩爪鱉的數量本來就比較稀少。近幾年來,這種龜以其獨特的長相成為寵物市場的新寵,也因此招致人們瘋狂的捕撈,使野生數量極速減少。

保護等級

CI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