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憶集

兩憶集

《兩憶集》是一部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兩憶集

《兩憶集》是洪子誠、么書儀合著的回憶文集。上編為五十多年來的“北大記憶”:學生時代的校園生活、政治運動中的“革命”與“被革命”、在各自研究領域內的“銜泥壘窩”,以及數位難忘的師友的影像;下編為“東京記憶”,記錄90年代初在日本的生活和見聞,展現了日本社會點滴的光影。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與學術道路,體現了這一代學人在特定歷史時期所面對的困惑與堅守、機遇與限制。他們淡定踏實的人生態度、憶人論世時的獨到眼光給讀者以啟發,也留下了呼應、辯駁、思考的空間。

作者簡介

洪子誠,廣東揭陽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從事中國當代文學、中國新詩的教學、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當代中國文學概觀》(與人合著)、《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作家的姿態與自我意識》、《中國當代新詩史》(與人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說》、《1956:百花時代》、《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講稿》、《文學與歷史敘述》等。

么書儀 北京人,1946年1月出生。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著述有:《元代文人心態》,《元雜劇與元代社會》,《晚清戲曲的變革》,《程長庚·譚鑫培·梅蘭芳》等。

編輯推薦

《兩憶集》是燕園記憶叢書之一。

時至今日回首前塵,一萬八千多個工作或者生活在北大的日子,幾乎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其中經歷的順境和逆境,體驗的快樂和欣慰、辛苦和懊悔、檢討和反思……這一切都和生命鑲嵌在一起,不可分割……半個世紀以來,源於北大的胸襟和眼界讓我們受益匪淺,北大留在我們身上的印記也讓我們磕磕碰碰……捫心自問,我們對於北人的“感情”是理不清說不盡的……

或許應該這樣說:今生今世能夠生活在未名湖邊,生活在北大,生活在與清華一牆之隔的園子,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大的幸福。

目錄

序言

北大記憶

批判者和被批判者——北大往事之一

我的最好的“演出”——北大往事之二

《1956:百花時代》前言和後記

我和“北大詩人”們

外來者的“故事”

“嚴”上還要加“嚴”——嚴家炎先生印象

“知情人”說謝冕

無題有感

祝賀曹文軒的四條理由

《都市流浪集》的詩歌問題

哲學樓101

1958年的“共產主義”

價格高昂的大米

事情的次要方面

“30年代初的孔乙己造像”——金克木先生的《孔乙己外傳》

林庚先生和新詩

他們都“曾經北大”

“真實”的誘惑

到北大念書

在北大經歷“文革”

入團紀事

日記的故事

“大象”

結婚證的麻煩

家住未名湖

《晚清戲曲的變革》後序

東京記憶

艱難的起飛

經受“規範”

我還能說話嗎?

“奢侈”的音樂

東京大學的學生節

到原宿看“新潮”

上野的櫻花節

京都的鴨川

“居酒屋”

“風俗產業”

生活中的昧之素

“祈願繪馬”

虔誠的日本人?

人鬼之間

吃午餐的“八公”狗

志以紀念

本良上人和他的妙常寺

漂洋過海的楊貴妃

隱元禪師和日本佛教黃檗宗

話說日本天皇和皇后

皇太子選妃的前前後後

中國古代戲曲專家傳田章

我所認識的平山久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