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信息
開放時間:夏季8:30-17:30,冬季9:00-17:00.
門票信息:全價票40元/人;
半價優惠:全日制在校學生;殘疾人憑有效證件;60~70(含60)歲老年人憑老年證或身份證;
免票優惠:6周歲及以下或身高1.2米及以下的兒童;老紅軍、現役軍人、殘疾軍人憑有效證件;離退休老幹部憑離休證;大中國小學生集體參觀;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
概況
中國兩彈城是原九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舊址,建於60年代後期,占地3000餘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是我國繼青海原子城之後第二個核武器研製基地的總部。1969年院部機關從青海搬遷至此,歷經23年,1992年搬離梓潼遷至綿陽科技城。
“兩彈城”景區地處九環線和三國文化旅遊線,以紅色文化為內涵,集懷舊體驗、休閒度假、紅色旅遊、拓展訓練、會議培訓於一體,內容豐富,體驗真實。景區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包括長卿山森林公園等。至今,“兩彈城”仍完整保存著大禮堂、辦公樓、檔案館、模型廳、情報中心、鄧稼先舊居、將軍樓等167棟60年代建築物及防空洞、國魂碑林等眾多紀念實物,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國100大文物新發現之列。
最新動態
2015年9月,中國兩彈城“兩彈模型館”在梓潼兩彈城景區開館。兩彈模型館位於梓潼縣兩彈城景區“兩彈歷程館”2號館,展陳的模型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贈,“兩彈”模型按照近似1:1比例製作,直觀生動地向遊客展現“兩彈”風采。
2018年1月22日上午,“綿陽市保密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中國兩彈城舉行。中共綿陽市委保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市國家保密局局長安瑛參加授牌儀式並講話。授牌儀式由梓潼縣委副書記郝劍峰同志主持。儀式開始前,還舉行了向鄧稼先銅像獻花儀式。
事跡
1965年8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三線建設和“要準備打仗”的部署,決定從青海內遷梓潼 。又根據“大分散、小集中、依山傍水扎大營”的原則,將院本部落戶於梓潼長卿山,其餘各研究所,則分散設於龍門山和劍門山幾個縣的莽莽群山之中。當時,享譽國內外的著名科學家王淦昌、朱光亞、于敏、陳能寬、周光召、程開甲、彭桓武、郭永懷、鄧稼先等,肩負黨和人民的重託,懷著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為人民造福的願望,又為實現“振我國威,揚我軍威”的理想,都雲集到這裡。當時,萬餘名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初到這莽莽荒野中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住房問題。為克服困難,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的“乾打壘”革命精神,自己動手築土牆、蓋草房。科學家們帶領一批剛從學校出校的大學生,亦在“臥薪嘗膽,忘我攻關”的感召下,白天挑磚、抬瓦搞基地建設,夜晚挑燈夜戰學理論、學專業。科學家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甘心當一輩子無名英雄,隱姓埋名,藏匿於深山,廢寢忘食的投入“精心研究、精心設計、精心試驗、精心製造,力爭第一,慎之又慎,萬無一失”的核子彈和氫彈的研發之中。
他們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靠自己刻苦學習,靠自己反覆摸索去掌握尖端技術。他們沒有節日,也沒有星期天,研究室里的燈光常常從黃昏亮至天明。為一個關鍵技術,他們在簡易手搖計算機上一遍一遍的計算。僅僅用半年時間,就取得了重大理論突破,完成核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事隔不到一年,又研究完成“氫彈”的設計方案。“兩彈”的研製成功,從而使中國人民有了自己的“爭氣彈”。並構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飛彈部隊的強大陣容,中國的國力和在世界的國際地位也隨之而提高,古老的中華民族也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1983年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來到長卿山視察九院,見科學家們住在大山溝里,便說:“你們不會寂寞的,當年司馬相如就在你們眼前那塊石頭底下讀書嘛!”鄧稼先院長回答說:“是啊,七曲山大廟裡的文曲星張亞子還在看著我們出成果嘞!”張愛萍將軍當即感慨的寫了這樣一首千古絕唱:“贈九院同志:二十二年難忘情,崎嶇道路信踏平。屢建奇功震寰宇,更創奇蹟驚鬼神。張愛萍1983年5月20日於長卿山下”。當月副院長陳能寬陪張愛萍將軍游七曲山大廟,將軍又信筆寫《清平樂·游七曲山贈陳能寬同志》一詞,詞云:“劫後相見,興來游古殿,晉柏宋鼎細細看,同行無不讚嘆。七曲石陀盤桓,腳下潼水九灣,滿眼豐收美景,巴山卻話草原。張愛萍1983年5月15日”,1990年九院院部遷綿陽後,在梓潼長卿山西麓的九院舊址“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故居,張愛萍將軍住過的“將軍樓”以及科學家們住過的“科學家樓”均原貌保留。這些都是對人們進行艱苦奮鬥、拼搏不息教育的好基地,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