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骨科研究所

全軍骨科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17名,高職8人,中職7人,初職2人。 在戰創傷研究方面重點研究骨、軟骨組織及神經、血管組織的修復。 研究所在科學研究中在不同的層面上擴大對外交流,院內各不同學科間、院外各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開展項目合作。

全軍骨科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骨科)是國家重點學科、軍隊重點實驗室、全軍重中之重單位,是骨科領域最早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及博士後流動站專業學科點之一,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骨組織庫分會和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組織工程專業委員會掛靠單位。全軍骨科研究所由盧世璧院士領銜,在人工關節、神經損傷的修復、創傷救治、骨軟骨組織工程、骨腫瘤的治療、醫用生物材料、股骨頭缺血壞死、顯微外科等多方面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中取得成就,獲得多項軍隊、國家重要獎項。
1953年解放軍總醫院骨科成立,創始人為陳景雲教授;1977年被評為全軍骨科醫學中心;1979年被總後衛生部首批批准為創傷骨科中心;1981年11月國家教委授予碩士學位授予點;1986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6年由總後衛生部批准成立全軍骨科中心;1995年被批准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骨科研究所;1995年被總參評為全軍重點建設學科;1996年被設立為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被總參評為全軍重點學科;2001年被評為全軍重點實驗室;2001年被評為全軍“重中之重”建設學科;2002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底更名為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科醫院,成為總醫院成立的第一個“院中院”;2008年被解放軍總醫院列為“研究型科室”。
研究所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含:細胞學實驗室、生物力學實驗室、顯微CT實驗室、GLP實驗室、病理學實驗室、動物手術及顯微外科實驗室、生物材料研究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資料室、圖像採集與分析實驗室、四肢骨關節核磁室、骨密度檢驗室及骨組織庫等十多個實驗室。擁有MicroCT,MTS生物力學實驗機,攜帶型肌電圖儀,不脫鈣切片機等大型高精密儀器,科研設備總值2000萬元。
全軍骨科研究所現有工作人員17名,高職8人,中職7人,初職2人。其中博士8人,碩士1人,本科8人。研究所始終堅持“科研問題源自臨床,科研成果服務臨床”的宗旨,努力開展跨學科、跨領域合作,充分發揮臨床套用與基礎研究相結合、醫學與工程相結合的優勢,展開了以創傷修復為重點,兼顧發展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骨腫瘤等方向的系列研究。研究方向包括:①戰創傷救治關鍵技術和器材研究;②組織移植、組織工程學研究;③醫用生物材料研究;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
在戰創傷研究方面重點研究骨、軟骨組織及神經、血管組織的修復。在組織工程研究方面主要發展以自體軟骨細胞為種子細胞,天然生物源性支架材料為基礎的軟骨組織工程。在腫瘤研究中重點發展腫瘤的生物治療,研究熱休克蛋白多肽疫苗用於腫瘤的免疫治療,已在臨床展開套用。在關節外科中發揚我所在人工關節研製中的優勢,繼續研究腫瘤人工假體。在生物材料研究中,繼承在記憶合金研製方面的優勢,針對目前在安全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降低記憶合金中鎳離子的析出。在神經損傷修復中研究脫細胞異體神經修復速率,提高神經修復的對接率,全面改進周圍神經修復的現狀。解放軍總醫院骨科研究所所屬的骨科醫院擁有八個病區,300餘張病床,是國內骨科中矯形骨科床位最多的學科,2007年底更名為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科醫院,成為總醫院成立的第一個“院中院”。
研究所在科學研究中在不同的層面上擴大對外交流,院內各不同學科間、院外各單位(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開展項目合作。在國際交流方面,選派出國人員學習、邀請國外專家來訪。研究所在研國家與部市級項目達62項,在研經費3260餘萬。學科累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部委級科學進步一等獎7項,二等獎12項。部委級科技進步獎、發明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等10餘項。學科累積發表論文1200餘篇,出版的重要主編主編專著18部,主譯世界著名系列專著6部9卷,其中《坎貝爾骨科手術學》《骨科標準技術叢書》成為指導我國廣大醫生工作學習的經典指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