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44年10月參加新四軍,同年12月人華東白求恩醫學院(今山東醫科大學),1949年7月本科畢業。1953年9月人蘇聯列寧格勒骨科研究所學習,1954年10月轉至莫斯科中央創傷與矯形外科研究所。1957年10月獲副博士學位後回國。現任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先後擔任中國兒麻後遺症研究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四川省骨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重慶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常委,中華創傷學會委員,中華骨科學會骨外固定學組主任委員,全軍骨科專委會學術顧問,《中華骨科雜誌》常務編委及《中華創傷雜誌》編委等。
我國著名肢體延長之父李起鴻教授於2009年11月6日因病逝世,享年81歲.
研究方向
半個世紀來,一直從事骨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治學嚴謹,學術思想活躍,富有開拓創新精神。20世紀60~70年代曾對脊柱骨折、四肢開放性骨折的分類與內固定治療及頸椎病的診治有深入的研究,在國內外曾發表多篇有學術影響的學術論文。70年代後期開始研究骨外固定技術原理和套用技術、兒麻後遺症的手術治療及肢體延長問題,通過骨外固定套用壓應力和張應力原理不植骨促進骨不連癒合和修復大段骨缺損,治療了大批病人,取得巨大成功。在肢體延長方面,根據大量動物實驗對比研究不同延長速度和不同幅度對骨膜、神經結構與傳導功能、血管與血流量、肌肉代謝、骨和關節軟骨再生修復過程的影響,臨床治療400多例肢體短縮病人取得優異效果。1987年提出物理學適應性新認識,認為低牽張力能刺激肢體組織同步增殖生長,臨床上安全大幅度延長的關鍵因素是合理選擇延長平面;緩慢逐漸延長,骨端牢穩固定及早期功能鍛鍊。臨床上,小腿延長最大達15cm同時關節保持正常活動功能。脛骨和股骨同時延長,到一期矯正下肢26cm巨大短縮畸形,將我國的骨外固定、骨不連骨缺損(不植骨)治療和肢體延長理論和技術推進到國際水平。近幾年來重點開展骨軟骨組織工程研究,是我國較早開展此項研究的單位之一,並取得重要進展。
主要貢獻
論著
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指導學生以第二作者發表論近300餘篇。撰寫的《骨髓內麻醉與臨床套用》、《頸椎源性類冠心綜合徵》、《半環槽式骨外固定研製與臨床套用》、《脛骨幹骺端截骨延長術》、《安全大幅度延長肢體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加壓外固定結合肢體延長治療下肢短縮的骨不連與骨缺損》、《骨外固定技術治療先天性脛骨假關節》、《肢體延長的生物學和生物力學基礎》、《加強四肢複雜骨折的治療的研究》、《組織工程骨修復大段骨缺損》、《以臨床套用為目標加強軟骨與骨組織工程基本問題研究》等論著,在骨科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主編出版《骨外固定器與臨床套用》和《骨外固定原理與臨床套用》兩部專著,參編大型專著8部,翻譯出版《野戰外科學》和《矯形外科學》近百萬字。
成就
1991年骨科由他牽頭成立博士學位授權點以來,培養了15名博士生,其中有3名現已成為博士生導師。他對學生們不僅在生活上關心,同時在治學上總是諄諄教導、嚴格要求,要求他們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習,打好基本功,此舉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和尊敬。他還特別重視以臨床套用為目的的實驗研究。
獲獎記錄
獲“七五”、“八五”全軍重點課題基金,“九五”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同時獲“七五”、“八五”、“九五”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和三等獎5項,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