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教育

全腦教育

全腦教育就是全腦(指左腦、右腦、間腦)功能開發、全人教育教學。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的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教單科育全人。

全腦教育的概念

全腦教育的概念就是全腦功能開發、全人教育教學。從事全腦教育教育,教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變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為以“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育人、發展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全人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樹立教育(包括學科教育)是為了“整體的人”的發展的教學觀念,將德、智、體、美、勞、心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統一在學科教育之中,教單科育全人。

左右腦分工理論

人腦分為左腦、右腦,左腦、右腦具有不同功能。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美國心理生物學家,1913.8.20—1994.4.17)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割裂腦實驗就是將大腦左、右兩個半球之間的胼胝體割斷,外界信息傳至大腦半球皮層的某一部分後,不能同時又將此信息通過橫向胼胝體纖維傳至對側皮層相對應的部分,每個半球各自獨立地進行活動,彼此不能知道對側半球的活動情況。斯佩里由割裂腦實驗得知:左腦是“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是“圖像腦”、“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左右腦具有明顯不同的思維能力。

右腦的功能

美國斯佩里博士、日本七田真博士對於人類右腦重要機能總結有這樣四項:

1、共振共鳴機能(Resonance Sympathy Function)

能將外界事物所包含的信息都作為波動信息來接收。

2、圖像化機能(Image Visualization Function)

能將獲得信息轉變成圖像,也稱形象化機能,具有照相記憶能力。

3、高速大量記憶機能(High-speed Mass Memory Function)

具有一次性大量接收並記憶信息。

4、高速信息處理機能(High-speed Automatic Processing Function)

超高速地自動處理接收到的信息。

這四項機能通過訓練,常人是完全可以自如運用的。

研究內容

認識腦

認識腦即認識腦的結構和功能,採用的方法有三:

第一是白箱方法:

吸取腦科學、神經生理學的研究技術,用解剖分析法、無創傷性腦成像技術,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l)、核磁共振成像(Ni~IRl)、微機化電極、腦電圖(FFG)和腦磁圖(MEG)及本課題組自己研究的腦象圖技術,認識腦的結構和全腦功能;

第二是黑箱方法:

根據古今中外科學家對人腦思維過程的大量觀察研究,發現和認識人腦的思維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從規律來看全腦的功能和結構,即吸取哲學思維科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理代科學方法論的研究成果,用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文獻法、理論法、歷史法、典型人物思維心理分析法及發散思維法、比較法、分析法、歸納法、綜合法;

第三,將前兩者結合起來,研究全腦結構和功能,找出規律,按規律開發全腦功能、這部分要寫成科普作品,作為新課程資源開選修課。

開發腦

在教育教學的全部活動中開發全腦功能,進行全人教育,使左右腦、左右邊緣系統協調發展,功能互補,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結合,情緒與智慧型統一,智力與人格整體發展,品德、智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諧統一,德、智、體、美、勞、心和諧統一發展。

開發腦主要是開發腦的高級功能和智力潛能,途徑仍是思維訓練,主要是學科思維訓練,重點是自主創新思維訓練。其主要內容是:

思維心理訓練:動機(立志)、興趣、情感、意志、好奇心、自制力、成功欲等;

思維形式訓練:形象(直覺)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靈感(頓悟)思維、創新(綜合)思維(重點);

思維方法訓練:發散和聚斂思維、縱向和橫向思維、順向和逆向思維、線形平面、立體、網路思維,重點是辯證思維;

思維品質訓練: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重點是創造性;

思維器官訓練:人腦發育促進思維發展,反之,思維訓練也促進人腦發達,用進廢退。除上述五點,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外,還可以用肢體運動(體操)等方法。

1、基礎理論研究

以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為指導,堅持“綜合、全息、和諧、統一”理念和思維方式,吸取當代腦科學、神經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思維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將其綜合起來,即將自然科學研究成果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綜合起來。認識人腦的結構和功能,認識和揭示人腦思維與創新的生理和心理機制。運用白箱方法、黑箱方法,並將二者結合起來(灰箱方法),深入研究人腦的結構和功能,進一步認識和揭示人腦思維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思維與創新的規律,形成理論著作和科普著作,為全腦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2、套用研究

依據基礎理論的研究成果,構建全腦教育叢書理論框架,編寫大、中、小、幼、胎全腦教育指導叢書,如:胎兒全腦教育,幼兒全腦教育,國小、國中、高中各學科全腦教育,大學生創新思維訓練,快速讀寫算全腦教育,教師職業思維訓練等。

3、教育實驗

(1)家長與優育教育實驗;

(2)胎教與嬰幼兒全腦功能開發研究與實驗:

(3)幼兒全腦教育實驗;

(4)小學生全腦教育(各個學科)實驗;

(5)中學生全腦教育(各個學科)實驗:

(6)大學生全腦功能開發與創新思維訓練實驗:

(7)兒童早期開智實驗:

(8)兒童哲學思維訓練實驗:

(9)韻語識字、漢字源流開智實驗;

(10)中小學生抗干擾記憶實驗;

(11)中小學生快速高效閱讀、簡快作文思維訓練實驗;

(12)中小學生機智速算及前十名策略、發明創造思維訓練實驗:

(13)職業院校職業能傾思維訓練實驗。

4、師資培訓:對各級各類實驗教師進行全腦教育思想和研究與實驗方法培訓。

5、腦教育與創新思維訓練教具研製和產品開發。

6、全腦功能開發與創新思維訓練題庫建設。

保護腦

1.科學用腦:

全腦功能開發要遵循四條基本原則:

①統一律,將全腦功能開發、全人教育、思維訓練與知識學習、技能訓練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統一起來;

②適應律,平衡——不平衡(同化或順應——平衡);

③適時律,依據人腦發育關鍵期的理論,不失時機地進行相應的腦功能開發;

④適度律,依據人的各個年齡段大腦表現出的不同特點開發腦功能,不超越階段,過高要求;也不降低要求,浪費人生(詳見“全腦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用腦要注意人體生物鐘,利用規律,用科學與民主的方法解放大腦。

2.保護和營養腦:

保護腦包括預防腦病,防止腦損傷;學習健腦增智術,如:遊戲健腦、娛樂健腦、保健健腦、音樂健腦、運動健腦、充分睡眠健腦等。營養腦是通過科學飲食,保證大腦充足的營養供應。

全腦教育課程

全腦教育的課程分為綜合學科,學科綜合。綜合學科課,如城市設計、礦井建築、生態農業等的全腦教育。學科綜合課,如語文全腦教育、數學全腦教育、英語全腦教育、哲學全腦教育、歷史全腦教育、生物全腦教育、物理全腦教育、化學全腦教育、地理全腦教育、藝術全腦教育、體育全腦教育等。

全腦教育的現狀

現實中,全球的教育仍以左腦教育為主,右腦教育並未得到較好推廣。美國加州工業大學E·博根博士和美國民意調查研究所所長蓋洛普指出:“現今教育是以灌輸知識為主目標,這種教育對孩子們所具有的智力開發很少起作用,今後應該直接開發大腦,把發掘自身具有的潛在能力作為教育的目標”。“以前的教育只利用了左右腦中的一個半球(左腦),對另一半置之不理。這就像不讓有可能非常出眾的人去上學一樣”。

可以說幾乎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具有成為天才的先天條件,因為我們在3歲以前活躍的主要是右腦,然而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對左腦使用得越來越多,而右腦卻使用得越來越少,再加上左腦式的應試教育使右腦功能長期被壓抑並逐漸進入沉睡狀態,因而右腦所特有的想像力、創造力、超高速記憶能力和靈感等這些成為天才的能力就沒有得到發展的機會。所以學校應試教育培養的幾乎都是思維左腦型的學生,要想培養真正的精英人才甚至天才,就得要把擁有巨大潛能而又處於沉睡狀態的右腦開發和利用起來!

目前國內很多從事全腦早期教育的機構正致力於使兒童的左腦和右腦得到均衡發展,即6歲前給右腦以充分的刺激,使神經元得到充分發展,即便6歲以後左腦的使用頻次增加,也不會影響右腦的功能。例如快趣全腦潛能教育機構等一批全腦教育工作者都在一線努力實踐著這一教育方法。

學習規律

統一律

這是全腦教育、全人教育在學科教育中最基本的規律,這一規律要求學科教育與全人教育、全腦功能開發一體化。全人教育、全功能開發(包括創新思維訓練)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行,主要是學科課程教育中、在學科能力訓練中進行。學科教育要把全腦功能開發、全人教育作為自己必須的任務,在學科教育、學科教學中學習學科知識,提高學科能力,進行全腦教育、全人教育、全腦功能開發,簡言之就是教書育人,教單科育全人。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開發全腦功能,提高學習能力,加速獲取知識,提高全面素質,完善人格。學科學習和思維訓練與全人教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和諧統一,一箭雙鵰,取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就是全腦教育的統一律。

適應律

全腦教育、全人教育的教學是全新的,與過去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教學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在學科教學中實施全腦教育、全人教育是有機體內外環境不斷取得平衡的過程。人不但要生理水平上適應環境,而且在心理水平和認識水平上也要適應環境。這種適應就是建構和不斷重建與客體相適應的認知結構(或認知圖式)。人的認知圖式在不斷變化,每遇到新事物、新信息,便試用原有的結構去同化,如獲成功,即達到認知的暫時平衡;反之便作出順應,力求調整(重構)原有結構(圖式),或創立結構(圖式)去同化新事物,以達到認識上新的平衡。平衡是暫時的、動態的、不斷發展的,一個低水平的平衡,通過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過渡到較高水平的平衡。這樣不斷發展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過程,就是適應的過程。全腦教育、全人教育也要遵循這一規律。

適度律

人的成長在生理上分為胎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各個階段,人腦與思維的發展在各個年齡段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在安排全腦教育、全腦功能開發與全人教育的程式時,必須按照各人年齡階段的特點編排。超越了“階段”,欲速則不達(特殊情況除外),過猶不及;降低了要求,則浪費了人生,這就是全腦教育、全人教育的適度律。 學習者的認知過程中左右腦的功能都要充分運用。在實際教育中,不是只依存抽象符號而是要通過動態圖像想像、講述故事、使用具體事物等恰當的教育法,使左右腦達到均衡的發展。而教育和文化帶有偏向左腦的傾向,教育家們主張直線性-倫理性的思考和循環性-隱喻性思考要相統一,實際上就是要右腦參與思考、學習。作為教師和家長要意識到調整學生腦功能的不均衡,追求兩腦型全腦教育。教師和學者要進一步開發學生大腦均衡發展的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抓住左腦型人、右腦型人、兩腦型人的特徵,制定切合實際的教育法。 培養學生,是要培養出聰明的學生。培養聰明的學生,全腦教育尤為重要,對學生不能老是實施“死搬硬套”的教學方式。傳授全腦教育,引導學生在各學科如何以具體全腦方式進行學習,首先更應告訴學生全腦教育的範疇概念、理論體系、意義價值及如何開展,增強學生全腦學習的目的性、自主性,也清楚如何才能靈活運用全腦學習法。墨守成規、固步自封的教育方式,是永遠培養不出優秀的人才群體的。

適時律

人的能力發展關鍵期的理論為全腦教育、全人教育的適時律提供了理論依據。人腦發展和思維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是不均衡的,有時快,有時慢,在某一時期,人腦對外界刺激的變化特別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影響而獲得某種能力,這就是人腦與思維發展的關鍵期,也稱“敏感期”或“最佳期”。能力發展關鍵期現象是與某種能力相應的腦結構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的,腦各部分神經組織的發展有固定規律的,在一定時期使之與外界接觸,一旦接受刺激,就會發展,如果這一時期不給以相應刺激,它就會受到抑制,得不到發展,這就是用進廢退規律。研究發現,腦重量的增長與思維發展有密切關係,腦重量增長的高峰期,也就是思維發展的加速期;腦電波的發展與思維發展也有密切關係,在6歲(幼兒階段)和13—14歲(國中階段)是腦電波加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抽象思維和空間想像力加速發展的關鍵期,全腦教育、全人教育必須抓住這一關鍵期,適時進行,遵守適時的規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