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中學

全椒中學

安徽省全椒中學坐落於有“江淮背腹”、 “吳楚沖衢”之稱的安徽省全椒縣,學校是安徽省創辦最早的6所中學之一,同時也是安徽省示範高中和滁州市重點中學。 學校始建於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於宋代崇寧年間(1105年)的全椒學宮和明代嘉靖年間的望陽書院。1958年定名為“安徽省全椒中學”。1961年郭沫若為學校題寫校名。1978年,學校確定為地區重點中學。1999年12月通過安徽省教育廳評審,被命名為首批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近300人,在校生3300餘人。校園占地444畝,總建築面積132900平方米。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安徽省全椒中學前身是宋代崇寧年間(1105年)建於襄河南岸的全椒學宮。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學宮遷至襄河北岸(現全椒中學老校址),明代嘉靖年間的望陽書院、清代乾隆年間的襄水書院一直與之並存興學。

1902年,薛葆璉、丘景章、葉堯階等人稟準抽提鹽厘票費,多方籌措銀錢三千元,改“襄水書院”為“縣立中學堂”,始建為現代意義中學(安徽省建校最早的6所中學之一),學生兩班,共60人,另附設高等國小堂一班。

1904年,學校因“州、縣書院只能改為國小堂”之規定,改名為“官立高等國小堂”,實際仍授中學課程,1912年又更名為“全椒縣立中學校”,進士出身的邱景章任校長。

1925年,由於軍閥混戰,學校暫時停辦。

1927年,學校再次更名為“全椒縣立初級中學校”,1928年,增設女子部一班。

1937年—1945年,由於日寇入侵,學校四處遷徙,艱難辦學。

1945年9月,學校遷回原址並擴校,1947年學校增設高中部,故更名為“全椒縣立中學校”,辦學逐漸走向正軌。

1958年,根據省政府指示,學校擴班增生,使用現校名“安徽省全椒中學”。1963年1月著名歷名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現校名。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學 校一直隨著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中。

1978年,學校確定為地區重點中學,學校發展開始駛入快車道。硬、軟體建設逐漸加快,學校教育教學也取得豐碩成果。

1999年12月,通過安徽省教育廳評審,被命名為安徽省首批示範性高級中學,學校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2009年8月,全椒中學整體搬遷至城南新區,原環清路老校區移交給全椒第三中學使用。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到2015年5月,學校僅設高中部,共有66個教學班,在校生3300餘人。

硬體設施

老校區

新校區敬一亭 新校區敬一亭

全椒中學老校區四周馬路環繞,田野密布。原校園內有《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少年讀書登臨的明代建築“奎光樓”(現更名為國光樓,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學校仿古風格的大門樓、實驗樓與之呼應,校門口就是河濱公園,風景清幽宜人;校園裡花木扶疏,涼亭、假山、噴泉、雕塑錯落有致,最適合讀書修身。

老校區四周襄水環繞,屬原古學宮舊址,東南角至今仍矗立著敬梓先生少時常登臨吟酒、賦詩的明代建築——奎光樓,

“奎光樓”始建於明朝隆慶6年(即公元1572年),距今已有四百四十年,屬古學宮建築群。取意一為“非此重鎮以鎖之”,留住風水,多出人才;二乃是讓學宮裡的諸子朝夕見閣,時時警醒自己的德性,“尊德性即所以尊經者也”。屋脊兩面鐫刻有《中庸》中的“五細目”——“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化達天德”和《大學》中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字樣。民國元年,全椒得風氣之先,改“奎光樓”為“國光樓”,以應共和新生,全中首任校長邱景章先生曾撰長聯一副懸於“奎光樓”內(現仍存),名震當時,傳誦至今。

此樓形、樓史、樓意已浸潤全中數代學子,也早已成為全中學子最為眷念的文化情結。全中因此樓而歷史厚重,此樓因全中而青春長存。

在全中校園內還存有 “仙苑”(宋代理學家朱熹手書)碑刻一副,“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戒石一方,都是全中悠久歷史的見證,亦是椒陵人自古以來尊師重教的見證。

新校區

全椒中學新校區是全椒縣政府引進台灣慈濟慈善基金會共同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整個項目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標準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配置,由東南大學規劃設計,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總投資達6億元人民幣。學校占地444畝,總建築面積132900平方米,一期工程約為90000平方米,包括3棟教學樓、2棟行政樓、3棟實驗樓、5棟宿舍樓和1棟餐廳樓、1棟圖書館以及運動場(標準的400米塑膠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場,完全符合國際比賽的場地要求)、道路、圍牆、大門、景觀等設施建設;寬敞明亮的84個教室(每幢教學樓一樓均有一階梯報告廳)、設施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能同時容納300多名學生上機(6個微機教室)的現代信息中心、配置逐漸齊全的音樂美術教室、高大氣派的圖書樓(內有一擁有1000多座位的大演出報告廳)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都已完工或配置到位。一個現代化、人文化、精品化、生態化的新校區已展現在世人面前。全椒縣縣委政府非常重視全中的發展,學校已於2012年國慶期間舉辦全椒中學110周年校慶慶典,在校慶籌備工作中,縣委政府斥資幫助該校進一步完善了教育教學設施。

師資力量

校園學生活動 校園學生活動

全椒中學有教職工257人,課任教師242人,其中本科以上230人(含擁 有研究生學歷25人,2009年後進入該校的新教師必須具有碩士以上學位),高級教師88人,中教一級教師88人。學校特別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吸引新的人才,採取多元措施,搭建有效平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造就一支年齡結構優、敬業精神強、教育理念新、業務素質高的優秀教師隊伍。任職教師中有100多人次受到國家級、省級、市級以上表彰或榮獲省、市級“教壇新星”、“滁州市學科帶頭人、”“滁州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教師自編或參編教材、教參近10本,在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數百篇,學校還承擔了多項省、市級研究課題。

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全椒中學本科達線總人數達1142人。其中,應屆本科達線人數首次突破千人大關,達1011人,達線率87.8%。一本達線502人,達線率45.1%。

2016年高考全椒中學本科達線總人數1148人。應屆本科達線總人數934人,達線率90%。應屆一本達線總人數538人,達線率52%。理科最高分677分,文科最高分613分,600分以上101人。

2017年高考全椒中學應歷屆本科達線總數1122人,其中應屆參考總數979人,應屆本科達線總數896人,達線率91.5%。應屆(大文大理)參考總數958人,應屆(大文大理)一本達線總數549人,達線率57.3%。

2018年高考全椒中學應屆參加考試845人,應屆本科達線818人,達線率96.80%,較2017年增加了5.3個百分點。應屆文理科共有四個普通班本科達線率100%。應屆(大文大理)參加考試829人,應屆(大文大理)一本達線568人,達線率68.51%,較2017年增加了11.2個百分點。理科最高分689分,全省排名100名;文科最高分645分,全省排名206名。

本科達線總人數 應屆本科達線人數 應屆一本達線人數 應屆本科達線率 應屆一本達線率
2009 1113 814 340 71.19% 31.98%
2010 991 838 382 75.49% 34.41%
2011 1068 868 409 87.55% 41.27%
2012 1120 937 429 94.20% 43.11%
2013 1130 908 311 88.96% 30.37%
2014資料暫缺 931 39481.45%34.47%
20151142101150287.80%45.10%
2016114893453890.00%52.00%
2017112289654991.50%57.30%
2018資料暫缺81856896.80%68.51%

素質教育

學校辦學目標明確,學風淳正,教風嚴謹,教學質量名聞遐邇。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校共為全國各級各類普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7890人(其中1993-2005年有5700人)。其中:1980年該校學生段吉民、項輝分別獲得全省高考理科男、女“狀元”。1986年,學生張明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作為我國代表首次參加了在倫敦舉行的“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優勝獎。縣教委和滁州行署教委先後表彰了該校物理教研組。1988年2月,王永宏、李煒東兩同學分別被錄取為“清華附中物理科實驗班”和“北大附中理科實驗班”學生。1990年,陳宇同學在高考中總分名列全省理科第二。在全國、省、市各學科競賽中,該校學生成績顯著,其中獲全國獎4人,獲省獎232人次,獲市獎312人次。該校先生被西北工業大學、陝西科技大學確定為“優秀生員基地”。

新時期以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長足發展,名震皖東、享譽全省。高考成績、“奧賽”成績穩居滁州市各省級示範高中前列(特別是2008年到2012年學校幾年邁出幾大步,每年都有新跨越,本科達線人數分別超500、600、800、1000人大關;每年均有2—4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向各類高校輸送人才達萬人之多。有安徽省高考男女狀元段吉民、項暉;有代表中國首次參加世界中學生物理“奧賽”並獲獎的張明;有曾為安徽省作家協會年齡最小的會員呂晨;有代表安徽參加國家“奧賽”集訓隊的黃躍彬、王宗靜……世界很多知名院校、國內所有名校都活躍有全中人的身影。

學校榮譽

全椒中學所獲榮譽 全椒中學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授予“中國雷鋒中學”“全國周恩來班”“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體育衛生國 防教育先進單位”“安徽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安徽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安徽省綠色學校”“安徽省科普示範學校”“安徽省五四紅旗團委”“滁州市文明單位標兵”“滁州市教學質量優秀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校訓

厚德博學、篤行至善

校風

求真理、向光明、立大志、思報國

教風

教之以禮、育之以德、求之以真、行之以善

學風

誠正信實、恆毅勤思

敬業精神

一品人才、勉成國器之愛國精神

篤志純實、精益求精之愛國精神

自強不息、敢為人先之科學精神

勇於開拓、追求卓越之創新精神

校樹

銀杏樹

校花

桂花

校歌

全椒中學老校區 全椒中學老校區

崇寧學宮襄水之陽,千年文脈源遠流長

薪火相傳精英輩出,歷史悠久桃李芬芳

巍巍全中神聖殿堂,教之以禮育之以德

求之以真行之以善,繼往開來天更輝煌

厚德博學篤行至善,敬一精神永放光芒

愛國科學進取創新,敢為人先乘風破浪

巍巍全中神聖殿堂,追求真理永向光明

樹立大志報恩祖國,肩負未來明天更輝煌

明天更輝煌!!!

知名校友

張貽惠(1886~1946):物理學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張貽侗(1890~1950):化學家、教育家。

周先庚(1903~1996):實驗心理學家,教育家。中國實驗及套用心理學的奠基人。

朱皆平(1898~1964):中國城市規劃和水衛生專業的開山鼻祖。

常宗會(1898~1985):中國著名農業蠶桑畜牧專家 。

盛德純(1895~1975):著名水利專家。

張汝舟(1899~1982):古天文曆法、訓詁學權威。

汪堯田(1918~2006):著名經濟學,中國“復關”談判研究先驅者。

惠 濟(1893~1974):曾任黃埔軍校、中央軍官學校總隊長、貴州省防空司令。

王東原(1898~1995):民國政要,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南省政府主席。

陳金城(1904~1983),國民黨中將,著名愛國將領,江蘇文史館館員。

蘇 樺(1922~1989):曾任安徽省委書記,安徽省副省長。

秦德文(1942~):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省委統戰部部長。

曹洪興(1940~):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中共貴州省委副書記。

江樹人(1941~):曾任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現任北京吉利大學黨委書記。

肖正海(1948~):高級經濟師, 高級工程師,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地理位置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襟襄南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