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學大會

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在有6000人參加的開幕會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鄧小平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觀點。

概述

全國科學大會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在有6000人參加的開幕會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鄧小平指出,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觀點,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對國家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基本思想。1988年,鄧小平同志重申並進一步發展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指明科學技術在生產力中處於第一重要、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地位。

舉辦歷程

(圖)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發表講話

1978年3月18日-3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在有6000人參加的開幕會上,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作了重要講話,號召“樹雄心,立大志,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方毅副總理作了有關發展科學技 術的規劃和措施的報告,大會宣讀了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式上的講話》,會上先進集體和先進科技工作者受到了表彰。這次大會是中國共產黨在粉碎“四人幫”之後,國家百廢待興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鄧小平在這次大會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從而澄清了長期束縛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理論是非問題,打開了“文化大革命”以來長期禁錮知識分子的桎梏,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大會通過了《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這是我國的第三個科學技術發展長遠規劃。

1995年5月26日至30日

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江澤民同志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投身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偉大事業,加速全社會的科技進步,為勝利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戰略目標而努力奮鬥。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實施好《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結合各地、各部門的實際,真正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落到實處。

(圖)全國科學大會全國科學大會

1999年8月23日至2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技術創新大會,這次大會是一次重要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部署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決定》,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高我國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江澤民同志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要牢記,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創新,是事關祖國富強和民族振興的大事。努力在科技進步與創新上取得突破性進展,賦予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以更大的動力,是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條戰線上的同志的一個偉大戰略性任務。我們要切實擔負起這個歷史責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地向新科技革命進軍、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他強調,我們既要充分估量新的科技革命帶來的嚴峻挑戰,更要珍惜它帶來的難得機遇。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正確駕馭新科技革命的趨勢,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加強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掌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在更高的水平上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越。

2006年1月9-1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召開了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動員大會。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京召開,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形勢,統一思想,總結經驗,明確任務,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動員全黨全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鬥。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決策,是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隨著《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認真實施,必將帶來經濟社會新的發展,這次大會也將成為我國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籌備工作

全國科學大會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做了充分的醞釀和發動工作。在開會前,先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出召開大會的預備通知,1977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9月18日發出;半年之後,1978年3月18日大會開幕。中央的通知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肯定20多年來科學工作的路線、方針和科技人員的努力,同時提出,要恢復研究生制度,恢復職稱制度,等等。這個檔案下發後,很多地方特別是知識分子薈萃的地方,已經被充分發動起來了。我們成立了一個檔案小組,由童大林牽頭,負責起草四個大會檔案:第一個檔案是鄧小平的講話;第二個檔案是華國鋒的講話;第三個檔案是方毅的報告;第四個檔案是郭沫若的講話,就是後來發表的《科學的春天》,收到中學語文課本里去了。
四個檔案中,最重要的是鄧小平和華國鋒的稿子,由我和林自新負責起草。我們想,鄧小平的講話要從他作為科學教育主管領導人的角度,來講黨的科學工作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講話稿中的很多重要觀點來源於小平同志此前的一系列講話。因此,我們為他起草講話稿時,並沒有專門跟他談多少次話。在他講話的基礎上加以整理、發揮,就已經足夠了。此外我們進一步查閱了《馬恩全集》中有關知識分子問題的論述。馬克思《剩餘價值論》中,有幾段關於知識分子的非常生動的分析。他認為,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參與創造剩餘價值,學校中的教師也是生產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這就是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論點的理論依據。至於華國鋒的稿子,因為他當時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要從更巨觀的角度來立意。我和林自新徵求了胡耀邦的意見。他建議華國鋒講一講科教興國或者叫科教建國。他說,舊社會有很多企業家、科學家、教育家提出了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都不成功。現在有條件了,我們應該提出新的口號。我們覺得這個構想非常好,與鄧小平此前講話的精神是一致的。這兩個稿子寫完同時送上去。小平同志很快有了回音。他只調整了個別段落和字句。據《鄧小平年譜》記載,1978年2月底,小平同志與于光遠等人商談講話稿的修改問題時說,國家科委替我起草的大會講話稿,我看了一遍,寫得很好,文字也很流暢,講話稿中的意思多半是我過去講過的,按照這個稿子講是可以的。

主要內容

全國科學大會全國科學大會

小平同志的講話稿一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有兩個主要論點: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關於“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引用了馬克思的話“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和闡述。第二部分講科技隊伍建設。第三部分是科技工作的一些具體的措施,包括黨如何領導科學技術工作、科學工作中如何配備幹部、怎么選拔人才、學術上堅持“百家爭鳴”方針等豐富的內容。小平同志認為第三部分也很重要。他有一次跟外國人講,“我在科學大會上的發言,講的第三部分不為很多人注意,大家沒有注意,其實很重要,我願意當大家的後勤部長。”1977年8月6日的科教座談會上,他已表示,“我願意給你們當總後勤部長”,科學大會後也多次說過。
小平同志的稿子當時在科技系統內部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卻遇到了來自上層的壓力。中共中央主管宣傳教育工作的一位副主席在政治局開會討論稿子時說,“我看這個稿子馬克思主義水平不高。關於科學工作和知識分子問題,毛主席講了那么多,為什麼不引用?”他特別列舉了“對知識分子要團結、教育、改造”這一條,質問我們為什麼沒有寫。會後,方毅同志和我們請示鄧小平,小平同志說:“一個字也不要改。”科學大會開幕的前一天,宣傳口的一位負責人打來電話,又提了兩條意見。第一條意見,建議修改一個標點符號;第二條意見,關於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建議修改成“我們已經有了一支工人階級的又紅又專的知識分子隊伍”。這個意見與鄧小平同志講稿里的意思有著根本的區別。因為說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全稱判斷,指知識分子的整體隊伍,而說“有了一支”,是多大的比例呢?
鄧小平非常喜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句話。1988年,他會見外賓的時候又說了一段話:“過去說,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現在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了,恐怕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在學習討論中認為,鄧小平講“第一”,不僅僅是個序列問題,他講的是“第一重要”,因為科技推動了其他的生產力。還有一句話,文獻中沒有發表,他說:“如果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么,知識分子就不是老九,是第一。”我們當時都很震驚,這是他多年來獨立觀察思考得出來的結論,卻又符合當代世界發展的實際。以我自己的觀察,鄧小平對現代社會裡科學技術的作用和知識的力量的認識,是極其深刻的。他之所以反覆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因為他對世界大勢有準確的把握。體力勞動者在全部勞動者中的比例勢必越來越小,即使是體力勞動者,在其整個勞動中,腦力勞動的成分也會越來越重,因此,腦力勞動者必然占有越來越主流的地位。現在我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家都覺得這是常識,卻不知道這句話有千鈞重。把知識分子當成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看作自己人,這在當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堪稱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技改革

可以說,當時科技界的認識和工作水平在全國是領先的。比如,在“真理標準大討論”、抵制“兩個凡是”過程中,中國科學院是全國第一個回響的單位。再如,中國科學院是第一個取消“革委會”的;率先實行了所長負責制,取消了政治部;鄧小平提出,研究所的黨委要有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讓知識分子參與黨的領導工作,科學院堅決遵照執行;科學院率先恢復了評定職稱的制度,等等。這些措施,後來在其他領域裡也都推行了。
在對外開放方面,科技教育界也走在了前面。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我是代表團成員之一。在他會見卡特總統的時候,卡特說:“你們怎么不放你們的青年人出來呢?”鄧小平很風趣地回答:“那好啊,我們給你送幾千萬人來怎么樣?”回國後,鄧小平就提出要派留學生。那時一年派了不到1000人,他覺得少,就提出,派1萬人行不行?我認為在全國科學大會前後,鄧小平改革的思路已經非常明確了。通過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推動科技教育界的改革,一下子就帶動了全國各個方面,促進了全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正式宣告了全面改革開放的開始,而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已經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重要意義

全國科學大會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的講話

1、全國科學大會最根本的意義在於解放思想。在當時黨的思想路線遭到嚴重破壞、國家發展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小平同志以革命家的膽略和理論勇氣,敢於面對現實,堅持實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澄清了許多大是大非問題,使中國科技事業迎來了全面發展的大好時期。歷史告訴我們: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改革創新。全國科學大會是改革的先聲,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為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第一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2、全國科學大會的歷史貢獻還在於明確了“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確立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針。這為我們制定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奠定了基礎。多年來我們高度重視人才問題,採取多方面政策措施,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使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形成了日益強大的科技人才大軍。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