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相傳,顓頊是五帝中的第二個帝王,自幼才智超人,15歲輔佐帝政,20歲即位,在位78年,享年98歲。顓頊曾制定了中國最早的曆法。帝嚳是五帝中的第三個帝王。他15歲輔佐帝政,30歲即位,在位75載,享年105歲。他們都是賢明的帝王。每年農曆(中國傳統曆法)三月十八日,二帝陵有盛大廟會,人山人海,對二帝進行祭祀。
二帝陵始建年代難考,唐代以後屢有增建。豪華的二帝陵因清末宣統年間一場風沙南遷而掩埋於沙丘之中。地面僅存石碑兩通。經1986年初步調查,陵墓輪廓已基本查清,廓宇計有大殿五間,前有長廊,殿內有明清石碑41通。殿前兩側各有配房三間。大殿後200餘米,為陵墓圍牆,東西長165米,南北寬66米,呈長方形,為元代磚砌建造。另有不少漢唐建築遺物。
面積
二帝陵占地面積350餘畝,南北長2050米,東西寬1060米。早在4400年前,繼黃帝軒轅氏之後,相繼而立。陵地古屬東郡濮陽,金大定七年(1167年)劃歸滑縣,1940年劃歸新置的高陵縣,1949年劃入內黃縣。 顓頊帝嚳陵歷史久遠,傳統祭祀活動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漢代修有陵冢,唐太和四年(830年)建廟,宋乾德六年(968年)修,金大定七年重修,元代後又多次修葺。建築宏偉,古樸典雅,碑碣林立,松柏蓊鬱,是著名的《滑縣誌》十二景之一“鮒嶺松秋”。歷代王朝祭祀不絕,宋代以後列為定製,如《宋史˙禮志》記載:“洪武四年,諭中書省,禮部定議,合祀帝王三十五,滑祀顓頊、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