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泄瀉

內傷泄瀉

內傷泄瀉,指由於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原因引起的脾虛濕盛、脾失健運、大小腸功能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造成腹瀉。 臨床症狀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等。 包括積熱泄瀉、積寒泄瀉、痰積泄瀉、食積泄瀉、脾虛泄瀉,及氣瀉、積瘀泄、酒泄、腎泄、肝泄等。應辯證治療。

概述

內傷泄瀉,指由於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原因引起的脾虛濕盛、脾失健運、大小腸功能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造成腹瀉。

臨床症狀為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等。

必須指出的是,中醫另有一種感受外邪而致泄瀉的病症,該病症與內傷泄瀉不同。中醫所謂“感受外邪”是指感受暑、濕、寒、熱等外邪,其中以感受濕邪者最多,其實質則為現代醫學認為的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感染引起的腹瀉。因此,中醫治療腹瀉,強調分清外感和內傷,這和現代醫學強調分清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是一致的。

病因

人的情感活動、飲食、勞逸等不循常度,超出了自身的調節能力,導致氣血津液失調,臟腑功能紊亂而發病。其涉及心理、社會、環境等個體日常生活行為的諸多因素,主要包括七情內傷、飲食失宜、勞逸過度三個方面。

臨床表現

泄與瀉在病情上有一定區別,糞出少而勢緩,若漏泄之狀者為泄;糞大出而勢直無阻,若傾瀉之狀者為瀉,然近代多泄、瀉並稱,統稱為泄瀉。

檢查

1.具有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臨床特徵。其中以糞質清稀為必備條件。

2.常兼有脘腹不適,腹脹腹痛腸鳴,食少納呆,小便不利等症狀。

3.起病或緩或急,常有反覆發作史。常因外感寒熱濕邪,內傷飲食情志,勞倦,臟腑,功能失調等誘發或加重。

4.大便常規、大便細菌培養、結腸X線及內窺鏡等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鑑別診斷。

5.需除外其他病證中出現的泄瀉症狀。

鑑別診斷

1.痢疾兩者均系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的病證。痢疾以腹痛,里急後重,便下赤白膿血為主症,而泄瀉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其大便中無膿血,也無里急後重,腹痛也或有或無。

2.霍亂是一種卒然起病,劇烈上吐下瀉,吐瀉並作的病證。泄瀉與霍亂相比,同有大便清稀如水的症狀,故需鑑別。霍亂的發病特點是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起病時常先突然腹痛,繼則吐瀉交作,所吐之物均為未消化之食物,氣味酸腐熱臭,所瀉之物多為黃色糞水,或如米泔,常伴惡寒發熱,部分病人在吐瀉之後,津液耗傷,迅速消瘦,或發生轉筋,腹中絞痛,若吐瀉劇烈,則見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候。而泄瀉只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一般起病不急驟,瀉水量不大,無米泔水樣便,津傷較輕,無危證。

歷代論述

戰國佚名《內經》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沖胸中,甚則喘不能久立。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倮蟲不滋,胠脅氣並,化而為熱,小便黃赤,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則嘔吐,鬲咽不通。

春秋戰國秦越人《難經》: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便,莖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東漢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泄瀉》:泄瀉,有濕、火、氣虛、痰積。

明代秦昌遇《症因脈治》:飲食過當,或食後即臥,或肥甘縱口,或臨食粗咽,磨化漸難,遂成痰積,下溜大腸,則成泄瀉之症矣或瀉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膠如蛋白,腹中漉漉有聲,或如雷鳴,或兩肋攻刺作痛,此痰積泄瀉也。或見弦滑,弦主寒飲,滑主痰結,弦滑而數,痰兼積熱。
明代龔信《古今醫鑒·泄瀉》:夫泄瀉者,注下之症也。蓋大腸為傳導之官,脾胃為水谷之海,或為飲食生冷之所傷,或為暑濕風寒之所感,脾胃停滯,以致闌門清濁不分,發注於下,而為泄瀉也。

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泄瀉》:泄瀉之病,多見小水不利,水谷分則瀉自止,故曰: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明代李梴《醫學入門·泄瀉》:凡瀉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提,必滑脫不禁,然後用藥澀之。其間有風勝兼以解表,寒勝兼以溫中,滑脫澀住,虛弱補益,食積消導,濕則淡滲,陷則升舉,隨證變用,又不拘於次序,與痢大同。且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太甘則生濕,清熱亦不可太苦,苦則傷脾。每兼淡劑利竅為妙。

清代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泄瀉》:因長夏濕熱。食物失調。所謂濕多成五泄也。先用胃苓湯分利陰陽。(暑濕熱) 胃苓湯去甘草。

辨證要點

1.辨寒熱虛實糞質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腸鳴,畏寒喜溫,常因飲食生冷而誘發者,多屬寒證;糞便黃褐,臭味較重,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常因進食辛辣燥熱食物而誘發者,多屬熱證;病程較長,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進油膩或飲食稍多即瀉者,多屬虛證;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後痛減,瀉下物臭穢者,多屬實證。

2.辨瀉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樣,瀉物腥穢者,多屬寒濕之證;大便稀溏,其色黃褐,瀉物臭穢者,多系濕熱之證;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敗卵,多為傷食之證。

3.辨輕重緩急泄瀉而飲食如常為輕證;泄瀉而不能食,消瘦,或暴瀉無度,或久泄滑脫不禁為重證;急性起病,病程短為急性泄瀉;病程長,病勢緩為慢性泄瀉。

4.辨脾、肝、腎稍有飲食不慎或勞倦過度泄瀉即作或復發,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多屬病在脾;泄瀉反覆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瀉發作或加重,腹痛腸鳴即瀉,瀉後痛減,矢氣頻作,胸脅脹悶者,多屬病在肝;五更泄瀉,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屬病在腎。

分症治療

一、急性泄瀉

1.·寒濕泄瀉

症狀: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苔白膩,脈濡緩。若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脈浮。

治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

方藥:藿香正氣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濕,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健脾除濕,厚朴、大腹皮理氣除滿,紫蘇、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濕。若表邪偏重,寒熱身痛,可加荊芥、防風,或用荊防敗毒散;若濕邪偏重,或寒濕在里,腹脹腸鳴,小便不利,苔白厚膩,可用胃苓湯健脾燥濕,化氣利濕;若寒重於濕,腹脹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2.·濕熱泄瀉

症狀: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或身熱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治法:清腸利濕。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

該方是治療濕熱泄瀉的常用方劑。方中葛根解肌清熱,煨用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甘草甘緩和中。若熱偏重,可加金銀花、馬齒莧以增清熱解毒之力;若濕偏重,症見胸脘滿悶,口不渴,苔微黃厚膩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澤瀉、車前仁以增清熱利濕之力;夾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麥芽;如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證,可加金銀花、連翹、薄荷;如在夏暑期間,症見發熱頭重,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等,為暑濕侵襲,表里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飲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熱,利濕止瀉。

·3.傷食泄瀉

症狀:瀉下稀便,臭如敗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脹滿,腹痛腸鳴,瀉後痛減,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濕,連翹清熱散結。若食滯較重,脘腹脹滿,瀉而不暢者,可因勢利導,據通因通用的原則,可加大黃、枳實、檳榔,或用枳實導滯丸,推盪積滯,使邪有出路,達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二、慢性泄瀉

1.·脾虛泄瀉

症狀: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即明顯增多而發生泄瀉,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

方藥:參苓白朮散。

方中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理氣健脾化濕。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症見腹中冷痛,喜溫喜按,手足不溫,大便腥穢者,可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症見短氣肛墜,時時欲便,解時快利,甚則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減當歸,並重用黃芪、黨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

2.腎虛泄瀉

症狀: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下完谷,瀉後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藥:四神丸。

方中補骨脂溫陽補腎,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澀止瀉。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匱腎氣丸溫補脾腎。若年老體弱,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加黃芪、黨參、白朮益氣昇陽健脾,亦可合桃花湯固澀止瀉。

3.·肝鬱泄瀉

症狀:每逢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即發生腹痛泄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腹痛即瀉,瀉後痛減,矢氣頻作,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舌淡,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調中止瀉。

方藥:痛瀉要方。

方中白芍養血柔肝,白朮健脾補虛,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若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可加柴胡、枳殼、香附;若脾虛明顯,神疲食少者,加黃芪、黨參、扁豆;若久瀉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烏梅、五倍子、石榴皮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