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張之宏撰,包文該書。碑陽二十二行,行四十九字不等。清賢包世臣於"藝舟雙楫"有詩讚曰:三唐試判俗書胚,習氣原從褚氏開。兗頌只今留片石,獨無塵染筆端來。先任城公兗公頌,駿和兼至,唐石本之恪守古法者。粵人康南海於《廣藝舟雙楫》贊其唐碑中具有六朝法度者,莫如包文該《兗公頌》,體意質厚。釋文見《陋巷志》、《曲阜縣誌》。著錄見《金石錄》、《石墨鐫華》、《金石文字記》、《來齋金石刻考略》、《金石文考略》《校碑隨筆增補》、《善本碑帖錄》、《碑帖敘錄》等。
歷史依據
此碑原不被見重,清末風行海內,以致被當成魏碑,成為一時笑話。但張彥生之”“善本碑帖錄”及楊震方之“碑帖敘錄”都有誤,此碑碑陽為二十二行,但兩位先生著錄均為二十三行,不知傳抄有誤,或許未窺見整拓之緣故。方若.王壯弘“校碑隨筆增補”在論及此碑考據點時,方若定“粢”字未損為舊本,但王壯弘則言“粢”字民國時期尚未損,不知王氏所指"粢"字未損者是否有填拓之嫌,況王氏校碑多用印刷版本,多有誤斷。余觀一舊拓“粢”字己損,其中第十一行“得”字中間兩橫劃也已損,故余認為此碑考據不應單以“粢”字斷代,應該加上“得”等字,或許更準確些,故今人也有用“得”字來作為此碑斷代考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