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還含有微量到少量的氧化錳、氧化鈷、氧化銅、氧化鉻等其它著色劑。
兔毫的形成可能是由於在燒造過程中釉層中產生的氣泡將其中的鐵質帶到釉面,在1300℃高溫下,釉層流動時,富含鐵質的部分流成條紋。這些細條紋都閃銀灰色光澤,是冷卻時析出的赤鐵礦小晶體所致。
兔毫紋結晶釉製品多為宋代建陽窯茶盞,亦稱建盞,是宋代點茶器的上品。底部刻有“供御”、“進盞”字樣的,是專為宮廷所制。福建省除建陽窯外,很多瓷窯也都燒造此類茶盞。此外江西、四川、山西等地也有仿燒,但數量較福建少。
相關詞條
-
建窯兔毫斑茶盞
建窯兔毫斑茶盞,高:6厘米;直徑:12厘米。出產自建窯的兔毫斑茶盞是宋代 (960 - 1279) 鬥茶必備的工具之一。
【介紹】 【評論】 -
兔毫斑釉
見“兔毫釉”。 ...
-
兔毫盞
兔毫盞是宋朝建窯最具代表的產品之,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勻細密的筋脈,因形狀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纖細柔長而得名,民間稱“銀兔毫”...
簡介 -
兔毫釉
兔毫是天目釉的一種,又稱建盞,因其產於建安窯之故。兔毫又名兔毫花或絲毛...為底色襯托,非常協調。 黑釉上露有鐵鏽色結晶條紋,狀如兔毫,故而得名。兔毫釉在兔毫天目釉中仍是以鐵為呈色劑,因其含有少量的磷酸鈣,當燒成濕度升高...
參考資料 -
宋建陽窯兔毫盞
宋建陽窯兔毫盞是宋代文物,釉器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鏽色條紋,狀如兔毫,謂兔毫斑 。兔毫是黑釉的名貴品種,福建省很多瓷窯都燒制帶兔毫紋的黑盞,以建陽窯的產品最...
-
唐青褐釉天藍兔毫窯變執壺
唐青褐釉天藍兔毫窯變執壺是唐代時期瓷器之一。唐代官員丁氏家族墓陪葬品。
簡介 資料 -
青褐釉天藍兔毫窯變執壺
青褐釉天藍兔毫窯變執壺,是唐代魯山花瓷,唐代官員丁氏家族墓陪葬品。通高22.5厘米、口徑9.3厘米、腹徑15.2厘米、底徑9厘米。現藏在河南唐河縣博物館。
文物信息 文物簡介 相關資料 -
鷓鴣斑釉
鷓鴣斑釉是釉斑似鷓鴣的羽毛花紋的一種陶瓷上使用的花釉。
鷓鴣斑釉介紹 相關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