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醫學寶典

《兒童醫學寶典》是2009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飛 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兒童醫學寶典》封面

本書把兒童傳統醫療保健與現代預防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兒童心理健康、素質培養貫穿於兒童成長的各個時期,提出了科學的兒童醫療保健方法、疾病預防與治療措施和健康成長新觀念。
全書共分六大篇、28章,除了介紹兒童的體質與體質提高、家庭生活衛生習慣、心理發育與心理精神疾病、健康狀況識別、常見病預防與治療等基礎知識外,還根據兒童的成長特點,分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齡期四大階段,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階段特有的預防與保健、用藥與醫療、異常情況預防與處理方法,突出重點地介紹了現代兒童的生活方式病、健康威脅等醫療知識,具有很強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是現代家庭用於兒童預防保健和醫療用藥的良師益友。

圖書目錄

兒童生理心理與保健篇
一、兒童生理髮育與生理系統保健
二、兒童體質與體質提高
三、兒童飲食與健康
四、運動鍛鍊與日常活動
五、家庭生活衛生習慣與健康
六、兒童心理發育與心理精神疾病
兒童疾病預防與醫療篇
一、兒童預防與接種
二、兒童健康狀況識別
三、兒童疾病特點
四、兒童保健與用藥常識
五、兒童一般症狀識別與處理
六、兒童常見疾病預防與治療
七、常見症狀與疾病的護理
八、兒童現代病預防與治療
九、兒童先天與遺傳疾病預防與治療
十、早產兒與過熟兒預防與醫療
十一、兒童事故與危重症狀急救
0—4周新生兒期預防與醫療篇
一、新生兒保健與預防
二、新生兒用藥與醫療
三、異常情況原因與預防處理
5周—1歲嬰兒期預防與醫療篇
一、嬰兒期保健與預防
二、嬰兒用藥與醫療
三、異常情況原因與處理
1—6歲幼兒期預防與醫療篇
一、幼兒期保健與預防
二、幼兒用藥與醫療
三、異常情況原因與處理
6—12歲學齡期預防與醫療篇
一、學齡期保健措施
二、學齡期預防與醫療
附 兒童常用藥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1.身心發育特徵
人類的軀體形態、生理功能、神經、心理從量變到質變的動態過程,即為身心發育。小兒各器官的生長乃至整個機體的增長為量的變化,而細胞、組織、器官功能的成熟則為質的變化。體現這種從量變到質變的標誌就是兒童形體、生理、心理的年齡特徵。兒童年齡階段劃分為胎兒期(從受孕到出生共280天)、新生兒期(出生到滿28天)、嬰兒期(出生後28天到1周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周歲後到6歲)、學齡期(6周歲後到青春期)、青春期(又叫少年期,女孩從11~12歲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到18~19歲)。
兒童在各年齡階段都存其顯著的形態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即存在典型而又穩定的身心發育特徵,這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他們進行教育與訓1練的重要依據,任何超越或落後於兒童年齡階段的教育內容及方式、方法,都有可能阻礙兒童的身心發育和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
兒童身心發育具有連續性、規律性、個體差異性等特徵。
(1)連續性。即在整個兒童時期是不斷進行的,但各年齡並非等速進行,一般年齡越小,增長越快。出生後頭3個月生長最快,以後逐漸減慢,到青春期又猛然加1央。
(2)規律性。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如出生後運動發育的規律是:先抬頭,後挺胸,再會坐、立、行(自上到下);從臂到手,從腿到腳活動(由近到遠):先會手握,後用手指端摘取(從粗到細);先會畫直線,進而能畫圓、畫人(由簡單到複雜);先學會觀看和感覺事物,認識事物,再發展到記憶、思維、分析、判斷(由低級到高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