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化社會

兒童化社會

2010年8月12日,美國《時代》周刊時隔多年又將一位作家放到了全球各版本雜誌的封面上,這個作家名叫喬納森·弗蘭岑,這位51歲的作家之前有一本散文集叫《如何保持孤獨》,新出版的小說叫《自由》,他在《時代》周刊上的主要觀點是——成人世界正在貶值,我們在一個兒童化社會,欣然地接受那些瞄準兒童市場的文化產品。一個作家說;當今社會:男人女人化,女人兒童化,兒童寵物化,寵物貴族化,貴族痞子化,痞子玩文化,文化商業化,商業社會化,社會政治化,政治權力化,權力流氓化,流氓組織化,組織關係化,關係利益化,利益私利化,私利暴力化,暴力合法化。

成人孩童化

Kidult,一個新興的辭彙,由Kid(孩子) + Adult(成人)混合而來,原本有兩方面意義:一是扮成熟的孩子,一是孩童化的成人。但近年坊間使用明顯傾向後者為主,以指社會上出現的一種成人孩童化現象。
成人孩童化成人孩童化

孩童化成人此一稱謂,又含有正反兩面意義,正面來說,就是成年人永遠保持好奇心、童心不泯。反面意義卻含有嘲諷意味,即是成年人愈來愈反智、扛不起責任、將受保護的青春期無限延長,並以Kidult理直氣壯地使之合理化。
客觀來說,這當然與社會人口結構有關。社會的人口中位數不斷上移,最新統計香港的人口中位數字已超過34歲,換言之,如果“中位數”是步入中年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正不斷往後移。 《紐約時報》去年便報導過近年興起的“新30”成人典禮,如果以往18歲、21歲才算成人,現代都市的成人禮始於30歲,法定上的成人 (在香港18歲領取成人身份證)與心理上的成人,兩者距離愈拉愈長(但必須指出,這種人口中位數的上升主要就已開發國家或地方而言)。
表現於流行文化上,人們會看到《哈利・波特》系列大賣,攻陷無數小童與成人的心。孩童商品亦刻意成人化,譬如香港的舊玩具收藏店愈開愈多,價格非常昂貴,一個鐵甲萬能俠售價可能過千。多少人人過中年,仍熱情地投入青少年的文化消費。
Kidults很多都有物慾,透過消費主義來實踐其價值 (某方面看可以說將童心未泯的表現方式規限於一種消費行為),但未必一定是戀物者,Kidults收藏的可以是虛物,如童年回憶。在收藏家市場,如Nike運動鞋、可口可樂、芭比娃娃甚至王家衛電影商品中,都容易找到Kidults,但不是所有蒐集者都是Kidults,有些是投資者,有些是中產者披著Kidults的外衣,以其本錢買回失落的青春。
在Kidults現象下,孩童化社會價值成為主流,中年情懷、老人價值靠邊站。韓星張娜拉成為新一代Kidult代表,風頭蓋過《我的野蠻女友》的全智賢。在香港,Twins的風潮是孩童化價值的大獲全勝,以校園情歌擄獲少男少女兼成年人芳心,她們說話喜歡加上“呢、啦”等助語詞,理直氣壯地唱“現在我未成年讓我膚淺”而無人捨得怪她們。老一輩的藝人也拒絕長大,劉德華40多歲仍被喚作“華仔”,比較難受的可能是鍾鎮濤51歲仍滴著淚唱他的《男孩不許哭》。
到目前為止,Kidult仍然是媒體炒熱的一個新興辭彙,可以描述社會的新現象,但還缺乏內涵。一個流行辭彙,往往催生於描述社會新現象的需要,Kidults或多或少發揮了這個意義。有人把它當作流行現象;有人把它據為己用,當作自我強化和身份建立;有人把它當作一個社會問題;有人把它當作純粹一個消費潮流的產物。七嘴八舌,正反兩面,形形色色,仍流於含混,未來發展如何,有待觀察。

社會分析

一、在人的心理中“成人”和“兒童”心理是交織在一起的。
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是我們適應社會、開創美好生活的基礎。心理學家埃里克·伯恩曾創立過一套系統的相互作用理論(TA理論)。此理論後來又經過心理學家哈里斯發揚光大。TA理論可以概述如下:人的相互作用無非就是由“刺激”和“反應”構成,人在相互作用中往往交織著三種心理狀態——“父母”、“兒童”、“成人”,兒童心理發展期有“我不行,你行”的觀點,兒童心理停滯期則會產生“我不行,你也不行”的觀點,父母心理潛入期會有“我行,你不行”的觀點,成人心理導入期則會有“我行,你也行”的觀點。一般正常人心靈中都有以上諸種心理狀態,只不過有的心理狀態被“激活”起來了,有的心理狀態被“抑制”住了。要想具有健康的人格,就要多通過情境心理訓練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朝成人心理狀態發展。——摘自《100個世界經典心理學案例
二、成人心理兒童化和兒童心理成人化的表現概括起來說,這種心理現象是由於人的責任意識造成的。人的責任意識具有雙面性,一方面,它可以促使我們努力創造,收穫更多的人生幸福;另一方面,它則可以使我們感受到心靈的壓力,從而減少人生的快樂和幸福感。所以,當人面對較強的心理壓力時,可能出現“成人心理兒童化”的傾向,通常表現為愛開玩笑、惡作劇,情緒變化不穩定;而當人由於環境所迫不得不承擔起責任時,便會產生“兒童心理成人化”的傾向,通常表現為過於認真、嚴肅,給人以“假正經”的印象。
三、青年的消逝是一種信仰缺失促成的社會現象“青年的消逝”並不是指生理年齡上的青年的消逝,而是指心理年齡上的青年的消逝。一般而言,青年具有熱血沸騰,做事充滿激情等特點。但在當今社會,由於普遍存在信仰缺失現象,人們便很難對人生培養起真正的熱情。這時,娛樂往往容易取代奮鬥,很多人也難以意識到人生的意義所在。要解決“青年的消逝”問題,我們就需要不斷去反思人的心靈結構,理解人生存在的意義,樹立起崇高的人生信仰和目標。

裝嫩進行時

Kidult,一個新興的混種辭彙,由Kid + Adult而來,此字最早典出於1985年8月11日《泰晤士報》一篇廣告界的文章“Coming Soon: TV’s New Boy Network”,概括一眾小童、年輕人及年輕的成年人。譬如Graeme Turner的電影著作《Film as Social Practice》里,便將1970年代美國《星球大戰》描述為Kidults熱潮。音樂方面,2001年Mandy Patinkin出版個人專集《Kidults》,此字進入流行文化,更廣為人知。此字亦見於學術界的年輕人文化研究,譬如《Youth Cultures: Texts, Images & Identities》(2003)一書。Kidult原本有兩方面意義:一是扮成熟的孩子,一是孩童化的成人,但近年坊間使用明顯傾向後者為主,以指出社會裡一種冒現的成人孩童化現象。
成人孩童化成人孩童化

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包括商業上的競爭都鼓勵年輕化,開始有種輕視成熟的傾向,從來沒有過一個年代讓年輕人可以像如今一樣擁有如此大的財富和資源,包括時尚、創新、非理性消費……各種代表向上的符號都圍繞在他們周圍,這樣,許多還想抓住“青春的尾巴”的所謂成年人,都迫不及待地“裝嫩”,這樣的趨勢成為潮流後,Kidult自然就成為社會潛意識。

Kidult:成人孩童化現象

文化時興混種,近年用來形容城市人現象的新興辭彙,均是混雜的,如Bobo(布波族)、Kidults、日本的Freeters〔英文free和德文Arbeiter(即worker)合併而來〕、METROSEXUAL等。不僅是混種,且是矛盾綜合體,布爾喬亞與波希米亞、孩子與成人,男與女,兩種表面矛盾的結合,某程度上反映世界對二元對位思維的抗拒。

Kidult觀點 

 
孩童化成人此一稱謂,又含有正反兩面意義,正面來說,就是成年人永遠保持好奇心、童心不泯、反權威心態(如童話《國王的新衣》里那個不知好歹的小孩)。
客觀來說,這當然與社會人口結構有關。社會的人口中位數不斷上移,最新統計香港的人口中位數字已超過34歲,換言之,如果“中位數”是步入中年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正不斷往後移…

KIDULT症侯群

表現於流行文化上,人們會看到《哈利·波特》系列大賣,攻陷無數小童與成人的心。孩童商品亦刻意成人化,譬如今年將踏入三字頭的Hello Kitty(誕生於1974年11月1日),其商品已進占家電用品(如吉蒂貓多士爐、錄像機、咖啡機、吸塵機、微波爐等)、美顏用品,開拓成人市場之餘,亦留著與她共同成長的成人迷芳心。香港的舊玩具收藏店亦愈開愈多,價格非常昂貴,一個鐵皮萬能俠售價可以過千。多少人人過中年,仍熱情地投入青少年的文化消費。Kidults很多都有物慾,透過消費主義來實踐其價值(某方面看可以說將童心未泯的表現方式規限於一種消費行為),但未必一定是拜物者,Kidults收藏的可以是虛物,如童年回憶。在癖好專門店(如Nike波鞋、可口可樂、芭比娃娃甚至王家衛電影商品)中容易找到Kidults,但不是所有蒐集者都是Kidults,有些是投資者,有些是中產者披著Kidults面孔,以其本錢買回失落的春青。

“裝嫩”是種病

成年人面對社會的劇烈競爭和殘酷傾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裝嫩”,他們在言談舉止和為人處事中充滿著“稚氣”,行事帶有孩子氣,渴望回歸到孩子的世界。但這種心態如果發展到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這種心理的極端形式被稱為“彼得·潘綜合徵”,被定性為一種心理疾病。

學著裝嫩悠著點

有一天看電視娛樂節目,一位年近半百(或許年過半百,誰知道呢)的女嘉賓,竟然脫口說出一句話:“我們女孩子……”不知道是牙酸還是肉麻,我突然覺得有一種無言的難受。信不信由你,大人們的“孩子化”現象正在蔓延。大人“裝嫩”,不像富人哭窮,也不像貪官扮廉,不是為了掩人耳目,完全是為了滿足自我感覺。

媒介影響下的兒童化成人

20世紀50年代爆發的圖像革命,使原有的信息等級制度崩潰,成人世界被一覽無餘地暴露在兒童面前。以電視為例,起支配作用的是影像、畫面,而不是語言,兒童不需要具備很高的閱讀水平就可理解電視的內容。電視節目不需要以兒童和成人來進行分類。這樣,成人世界的秘密呈現在兒童面前,人的羞恥感逐漸喪失,童年逐步消逝。
童年概念的消逝必然會影響到成人概念的存在。當電子媒介將兒童逐步驅逐出童年時,一個嶄新的兒童化的成人概念開始出現。這種成人在知識、情感、能力發展上拒絕成熟,他們不願與兒童有明顯的界限。
kidult一詞是kid(小孩) + adult(成人) 的合體,是指一個成年人仍然熱衷年輕人文化,亦指心理上長不大的成年人,心思意念仍像孩子。中文傳統上常把這類人稱為“老頑童”,但人們對“老頑童”常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且這類人的年齡在現代社會的眼光中還稱不上“老”,故用“傑斗”這個音譯詞較為符合中立原則。此外,又有頑童族和玩童等名稱。

Kidult產生的原因

1.虛擬社會化現象
美國社會學家彼得·貝格爾認為,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社會化的成功依賴於在社會客觀世界與個人主觀世界之間建立起對稱”。
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電視、網路等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依賴電視、網路等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獲得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在兩者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們將虛假的螢幕形象、虛擬世界認同為真實的人物、客觀現實世界,嚴重衝擊著個體成功社會化所必需的主客觀世界的對稱與平衡,最終造成了青少年主客觀世界失衡下的虛擬社會化思維及行為方式。電視、網路塑造的“圖像一族”、“影像一代”具有兒童化的心理特徵及思維方式,他們需要的精神食糧簡單易懂、一目了然,攝取方式輕鬆、有趣、生動,不太費腦筋。
2.戈夫曼的“擬劇理論”
當紙質媒介成為信息主要載體後,獲取文字知識的困難,文字本身表達和理解的差異,在不同社會層次中造成“秘密”,也就是後台。兒童必須經過學習才能知曉成人的“秘密”。然而自從有了電子媒介,這個信息等級制度就崩潰了。
電子媒介最重要的方面是它主要以視覺的形式而不是語言來表達大多數內容,而對於視覺形式的理解則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知識技能,兒童可以和成人一樣理解視覺圖像的意義。以電視為例,人們不能將其束之高閣,因此它將不同層次、年齡、地位的人置於相同的信息世界中。對於電視節目的理解同樣不需要任何訓練,這就導致電視將成人充滿隱秘的後台幾乎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了孩子,使兒童窺探到成人的“後台秘密”,導致成人的權威下降。
戈夫曼認為,當個人的“後台”行為被暴露於人前時,個體會焦慮不安。個體為了消除這種不安與焦慮,必須改變個人的行為方式以符合社會對其角色的期待。當成人意識到繼續維持傳統的成人角色已不可能時,他們便會選擇另一種行為方式。在愈發“成人”的兒童面前,成人選擇了“兒童”的行為方式。或許並不是所有的成人都是主動地選擇兒童化的行為方式,但心理的需求、社會趨勢以及時尚潮流將成人“推進”到兒童的角色。
3.“本我”的自衛反擊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要求隨時滿足生理需要,遵守享樂原則;“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的中介,壓制“本我”的衝動和欲望;“超我”控制和引導本能的衝動,並監督“自我”對“本我”的限制。在我們的兒童時期,一直是“追求快樂”的“本我”在發揮著支配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在需求和外在社會之間存在著巨大衝突,因此人們開始用“自我”甚至“超我”來壓制“本我”。而兒童化的成人的種種表現正是緩解現實社會的壓力,滿足“本我”需求的一個過程,是“本我”的自衛反擊。

媒介對兒童化成人的影響

1.成人兒童書
由於視聽技術、網際網路等的出現,鋪天蓋地的訊息和娛樂方式的變化使人們很難有時間認真地讀一本完整的書,更不用說那些耗費時間和精力的經典書籍了。“淺閱讀”類的書籍在這方面則具備優勢,如朱德庸的成人幽默漫畫《雙響炮》、《澀女郎》,幾米的都市愛情漫畫《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文字極少,印製精美,配以大量的圖畫。它讓人在輕鬆愉悅中拒絕了深刻,放棄了思考,自覺走入兒童的天地。
2.大眾娛樂節目
遊戲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初級形式,是兒童對成人活動的再現。德國心理學家考夫卡認為兒童的一切活動都是“遊戲活動”,兒童世界是“遊戲世界”;而成人的活動都是“嚴肅活動”,成人世界是“嚴肅世界”。然而,當下的成年人也開始希望返回兒時的“遊戲世界”。近年來我國綜藝節目一改往日嚴肅的面貌,製作出越來越多的形式活潑、類似兒童遊戲的娛樂節目。
這些娛樂節目主要有以下幾種:生存挑戰型、人際考驗型、表演選秀型、益智闖關型等。在這些節目身上很容易發現童年時期彈玻璃珠、拍紙片、打沙袋等遊戲的影子。③從台灣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到韓國的《情書》,再到內地的《智勇大沖關》,成人在娛樂節目中放肆地玩耍,做出許多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不敢也不應做的事情,完全沉浸在兒童遊戲的快樂之中。同時,大眾也普遍認同成人像兒童一樣在節目裡大秀特秀。這種使成人像兒童似地玩耍、嬉戲的娛樂節目無形中滿足了成人對童年遊戲的懷念。
3.音樂
近幾年,以情愛為主的音樂內容逐漸轉變為對逝去的童年的感懷、回憶。SHE的《不想長大》、花兒樂隊的《嘻唰唰》、《窮開心》,以朝氣勃勃和孩子氣的唱腔,在國內擁有一大批喜愛者。《嘻唰唰》一歌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甚至連四五歲的孩子都會哼唱幾句。流行音樂風格的轉變無疑迎合了大眾對於童年的懷念與重溫,並且進一步加劇了成人的兒童化傾向。
4.講故事的敘述方式
對於兒童來說,故事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的許多電視節目為了迎合成人對童年的懷念,正在逐漸向講故事的方式轉變。故事不再只屬於兒童,電視變為“講故事”的家長。成人結束一天辛苦的工作後,打開電視只想看到輕鬆、簡單、易懂的節目,而一些涉及歷史、科教的節目必然不屬於上述類型,於是,成人對故事的執著給這些節目一種新的詮釋方式,使之情節起伏跌宕、簡單易懂。隨便打開電視,到處可以看見兒時熟悉的故事,《財富故事會》、《王剛講故事》、《走近科學》、《百家講壇》等都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敘述的。講故事的敘事方式順應了大眾對於信息的需求,又以一種簡單輕鬆的形式展開,滿足成人對童年生活的懷念,而這些節目的高收視率也恰好證明了成人對兒童故事的懷念與留戀。

成人為何“兒童化”

穎在本市的一家外資公司上班,工作挺忙,經常加班加點。可最近她只要一下班,就迫不及待地要趕回家看卡通電視劇。在她家的書櫥中,也堆滿了各種卡通讀物和光碟。
大家知道,卡通讀物和電視一般都為兒童所喜愛,而像穎這樣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麗人為何也如此迷戀卡通呢?心理學家指出:這種行為其實是一種“成人嬰兒化”現象,是成年人“心理需求年輕化、幼稚化”的表現,也是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產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的心理壓力。
但人們也應該認識到,一旦“成人嬰兒化”過度,則是一種病態,就會出現不敢正視成長道路上的困難,期望停止成長和逃避成長等心理問題。有病態“成人嬰兒化”現象的人一般心理承受能力都較差,而且多發生在那些剛跨出校門的人群之中,他們還保留兒提時代的語言和興趣--卡通、玩具、遊戲,缺乏自制力。病態的“成人嬰兒化”還表現為好奇心強、樂於嘗試,但難於堅持、情緒化、不穩定;有依賴性,不愛負責,不敢承擔責任。
成人玩具、卡通等的流行也反應了許多人的從眾心理。從眾心理人人有,但從眾心理強的人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心理醫生提示:心理需求年輕化是人的本能,但過度沉迷於卡通,甚至兒童玩具中,借其回味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以躲避現實社會的競爭,久而久之,容易導致孤僻、憂鬱、社會適應能力差等心理疾患。應該意識到成人化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必須面臨的人生歷程,不能逃避,只能面對,成長中的煩惱誰都不可能避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