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觴:瀟灑不拘、氣韻生動、圓潤流暢,充分表現出了一種蕭散自然的風致。
克洛斯威硅藻泥曲水流觴系列的文化起源那是在以前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東晉時期,永和九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書法家王羲之邀請四十一位名士,雅集於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集合書法家、文學家、社會名流的風雅盛會,名叫曲水流觴活動。
當時曲水流觴的遊戲規則是:四十二位名士列坐於曲水兩旁,有書僮從曲水的上游漂下盛滿酒的酒觴,觴漂到誰的面前,誰就取飲,作詩,做不出詩罰酒。
眾名士乘興賦詩,當時,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東道主,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篇文章,記錄這次風雅聚會。於是,時年五十一歲的王羲之於酒酣之際,用鼠須筆在蠶繭紙上即席揮毫,在物我兩忘、心手雙暢的絕妙狀態下,寫下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千古名篇《蘭亭序》。使滿座皆驚,讚嘆不已!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優美散文,因其文美而收入《古文觀止》,但它最大的成就是書法藝術上的。這雖然是王羲之酒後所寫的一篇文章,有幾處塗塗改改的地方,但正因為作者無意於書寫求工,反而下筆隨意,瀟灑自然,氣韻生動。這件書法,通篇氣息淡和空靈,不激不厲。每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偶有略松略緊之處。字與字之間,大小隨意,不求劃一,長短配合,錯落有致。結構極盡變化,最為突出的是二十個“之”字,寫法各個不同,或平穩舒展,或藏鋒收斂,或端正如楷,或流利飛動,達到了多樣與統一的藝術效果。
曲水流觴系列的創作靈感就源於克洛斯威創始人對這次活動場地曲水的實地考察和對《蘭亭序》在書法藝術上的理解和欣賞。這個系列意氣流動,圓潤流暢,充分表現出了晉人蕭散自然的風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