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廣村

克廣村隸屬雲南省西疇縣興街鎮安樂村委會,地處本鎮東部,文麻公路左側,疇陽河畔,距縣城34公里、鎮政府5公里,全村共87戶325人,其中壯族86戶321人,是一個典型的壯族聚居村。設黨支部1個,有黨員22名。耕地面積371畝,人均耕地面積1.14畝。2008年末,人均有糧500公斤,人均純收入2200元。

基本信息

克廣村簡介

過去的克廣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致富門路少,各項事業發展緩慢,民眾生活比較困難。近年來,通過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村黨支部書記陸會芳團結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各套組織和全村民眾,抓黨建、打基礎、興產業、創和諧,使全村面貌發生了喜人的變化。

克廣村發展

在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村黨支部狠抓自身建設。採取“遞進培養”措施,把民眾中有奉獻精神、威信高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中既能帶頭致富,又能帶領民眾致富的“雙帶”型黨員培養成村民小組幹部;把村民小組幹部中政治素質強、發展經濟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培養成黨支部班子成員,使黨員幹部隊伍得到發展壯大,班子結構不斷最佳化。全村現有黨員22名,其中女黨員9名;有入黨積極分子2名;有5名致富能手被選進村黨支部和村小組班子。積極開展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五帶頭”黨員評比等活動,激發全村黨員喊響了“保持先進性,建設新農村”的口號,在抓基礎設施建設,依靠科技發展產業,民主管理,和諧治村等方面爭當先鋒,樹好榜樣。不斷調整充實了村婦女、民兵、治保、調解等各套組織,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凝聚民眾、當好參謀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以黨支部為核心,黨員為骨幹,村內各套組織發揮作用明顯,民眾擁護,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村黨支部班子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項目支持,率先投工投勞,組織民眾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以來,全村共多方籌集資金107萬元,其中民眾自籌64萬元,投工1萬餘個,建成了進村鋼混水泥大橋1座、三面光排灌溝渠872米、村間水泥路2公里、占地80平方米的科技培訓樓、6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和180平方米的水泥球場。還動員民眾自籌資金建成沼氣池87口,家家戶戶澆灌了入戶水泥路,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村黨支部帶領民眾前往文山、硯山、麻栗坡、馬關等地參觀學習種養技術,並經常邀請縣、鎮農業、畜牧、林業等涉農部門技術人員進村開展技術培訓,傳授實用技能。民眾學用科技的能力得到提高后,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民眾發展冬季農業,充分利用農閒田地,種植反季蔬菜, 使蔬菜種植由過去的季節性種植轉變為全年性種植。去冬今春,共種植反季蔬菜100餘畝,冬早包穀150餘畝,近年來,僅在反季蔬菜上每畝純收入達800元以上。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養豬,爭取到了88.5萬元的小額信貸資金,扶持全村86戶養殖戶進行了衛生廄舍改造,現全村生豬存欄達400餘頭,今年出欄200餘頭。在上級領導的關心下,該村正在建設占地7620平方米,總投資100萬的生態養殖基地,現已完成投資5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的廄舍4個,120平方米的住房和96平方米的庫房各一間,水池、化糞池、沼氣池各2個,基地建成後,可飼養母豬160餘頭,商品豬1300餘頭。同時,積極動員村裡的富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現村里共有90餘人長期在外務工,打工收入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村黨支部堅持民主管理、民主議事制度,在集體魚塘承包、各種工程建設招標等事項中,都由村黨支部、村小組班子認真研究,提出意見,提交民眾大會討論通過,自覺接受黨員民眾監督。經常邀請鎮司法所、派出所的幹部進村開展法律法規知識講座,進行法律宣傳。積極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治安巡防,村民學法守法的意識明顯提高,鄰里之間團結和睦,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認真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引導民眾轉變觀念,移風易俗,做到婚事新辦,喪事儉辦,賭博、划拳等陋習徹底根除。積極組織村文藝隊把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村裡的好人好事編排成舞蹈、小品、快板等文藝節目,利用農閒時間在本村和鄰村演出。對村內環境衛生實行天天打掃和每周檢查制度,在無職務黨員中設定了衛生監督崗,對衛生狀況進行監督管理,做到了家家門前乾乾淨淨,農具、柴草等生產生活用品擺放整潔有序。
克廣村先後榮獲“全國計畫生育先進集體”、雲南省“安全文明村”和文山州“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黨支部書記陸會芳2006年榮獲了雲南省首屆“興滇人才獎”,2007年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如今的克廣村綠樹掩映,房屋錯落有致,民眾生產生活秩序井然,村風自然淳樸。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全村有11戶通自來水。有1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8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6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37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5.02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頭,肉牛0頭);漁業收入0.14萬元,占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8.79萬元,占總收入的24%;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3.6%。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元,農民收入以野生菌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野生菌,主要銷售往本市。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咖啡橡膠產業,無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戶,人口48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23人。其中農業人口48人,勞動力24人。該村以 漢 族為主,其中漢族41人,基諾族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幹壩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渡崗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0公里,距離中學2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1人。

村務公開

該村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1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0.8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本年無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總收入0.21萬元,有固定資產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3畝(其中:田124畝,地109畝),人均耕地4.85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789.5畝,其他面積344.00畝等資源。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晴通雨阻,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公共廁所,沒有路燈,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糧食單產低。集體沒有經濟實體,沒有文體設施沒有垃圾處理場地,村內沒有排水溝渠設施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茶葉及橡膠產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3301元有時適增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