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緬甸的自治邦。在緬甸的東南部薩爾溫江下游,東界泰國,北接撣邦和克耶邦,西鄰曼德勒、勃固和孟邦。一度改稱“哥都禮邦”,後又恢復原名。面積3.03萬平方公里。人口105.6萬(1983),以克倫人為主。首府帕安。北部為撣邦高原的邊緣部分,東側是山地,其餘大部分為間有丘陵的平原。薩爾溫江自北而南縱貫中部,南部有幾條河流直接入海。除山地外,氣候濕熱,年雨量約3,000毫米。居民主要從事農業,產稻、水果、橡膠、菸草和甘蔗等,特產柚木。礦產有錫、鎢、銻等。有碾米、木材加工等廠。當地的克倫族 (自1948年以來)和其他少數民族正與緬甸軍政府進行游擊戰。
位置及面積
克倫邦位於緬甸東南面,與曼德勒省、撣邦、克耶邦、孟邦和勃固省相連,與泰國接壤。位於北緯15度15分和19度30分及東徑96度26分和98度55分之間,面積11731平方英里。克倫邦共設巴安、妙瓦底和高格力3個縣及7個鎮區。氣候
位於最低緯度的克倫邦為熱帶季風氣候,北面的丹島鎮屬高原地區,氣溫有所下降,屬溫帶潮濕氣候,中部和南部地區夏熱冬涼,降雨量平均為巴安177英寸,帕崩100英寸、丹洞鎮200多英寸。民族與人口
克倫邦共有143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英里117人。平原較多的巴安和高加力鎮人口密度相對較大,山區人口密度較小。克倫邦大部分為克倫族,南部鎮區為平原克倫,北部鎮區為山區克倫,其他民族還有孟族、緬族、撣族和勃歐族。城鎮
巴安鎮:巴安鎮為克倫邦的首府所在地,人口約40萬人,位於薩爾溫江東岸,與克倫邦內的各城鎮、孟邦的毛淡棉、直通鎮聯繫便利。高加力鎮:高加力鎮位於中奪和妙瓦底的公路上,是霍德約江流域平原附近地帶農產品和外地進入商品的集散地。
帕崩鎮:帕崩鎮位於克倫邦中部永斯林江東岸上,與南面的瑞貢、巴安等鎮和孟邦的比林、直通等鎮公路相通,與仰光和毛淡棉通飛行航線。
丹洞鎮:丹洞鎮位於克倫邦的北面,附近為茶葉產區,有茶葉加工廠,與東吁鎮聯繫方便。
物產
主要農產品為稻穀,沿江河地里也種冬季花生,山地種有少量雨季花生,其它農作物為芝麻(大芝麻)、葵花、豆類、甘蔗、橡膠、檳榔、咖啡、椰子和水果。礦藏
山區、高原的地下石為古生代石灰石和變質岩石構造,與這些石層有關,到處都可看到銻礦石。其它礦藏還有生鐵、鉛、紫銅、錫和鎢。緬甸行政區劃和民族
緬甸全國分7個省(taing / division)和7個邦(pyi ne / State)。緬甸的主要民族共有8個,即緬族、克倫族、撣族、若開族、孟族、克欽族、欽族和克耶族 。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其他為緬甸的少數民族。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圖片、信息模組。參考資料等,歡迎大家共同來完善。 | |
省 | 實皆省 | 勃固省 | 伊洛瓦底省 | 德林達依省 | 馬圭省 | 曼德勒省 | 仰光省 |
邦 | 克倫邦 | 克耶邦 | 欽邦 | 若開邦 | 孟邦 | 撣邦 |
民族 | 那加族 | 孟族 | 勃歐族 | 欽族 | 克耶族 | 若開族 | 撣族 | 克倫族 | 克欽族 | 布朗族 | 傈僳族 | 緬族 | 德昂族 | 佤族 |
緬甸行政區劃
省 | 首府 | 面積(平方公里) | 人口 | 鎮區數 |
伊洛瓦底省 | 勃生 | 35 138 | 7,330,200 | 26 |
勃固省 | 勃固 | 39 404 | 5,581,300 | 28 |
馬圭省 | 馬圭 | 44 820 | 4,760,100 | 25 |
曼德勒省 | 曼德勒(瓦城) | 37 024 | 6,727,900 | 31 |
實皆省 | 實皆 | 94 625 | 5,663,200 | 37 |
德林達依省 | 土瓦 | 43 343 | 1,347,700 | 10 |
仰光省 | 仰光 | 10 171 | 5,836,200 | 45 |
欽邦 | 哈卡 | 36 019 | 541,900 | 9 |
克欽邦 | 密支那 | 89 041 | 1,327,700 | 18 |
克耶邦 | 壘固 | 11 733 | 247,300 | 7 |
克倫邦 | 巴安 | 30 383 | 1,553,100 | 7 |
孟邦 | 毛淡棉 | 12 297 | 2,470,400 | 10 |
若開邦 | 實兌 | 36 778 | 3,004,700 | 17 |
撣邦 | 東枝 | 155 801 | 8,461,500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