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光武街道轄區東西長約3.4公里,南北寬3.1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有占城一角得天獨厚的條件,有人民路、工業路、百里奚路、北京路,建設路、光武路、張衡路、天山路。“四縱四橫”8條主幹道,焦枝鐵路縱貫南北,三里河、梅溪河兩條河流穿境而過,洛窪水庫鑲嵌其中。轄劉莊、榆樹莊、西華、小鐵路、光彩、工業路、華盛、大官莊、白莊9個社區,總戶數31775戶,人口94298人,其中:常住人口57711人,流動人口36587人。轄區內共有行政企事業單位及各類經濟組織49個,第三產業興旺發達,專業市場7個。街道設1個黨總支,12個黨支部,黨員360人。轄區內有市直機關5個,事業單位19個,企業38個,其中大型企業有:南陽化學製藥廠、起重工具廠、汽車廠、柴油機廠、金冠汽車齒輪有限公司、南陽陸德築路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縱橫絲綢有限公司。專業市場7個,分別是家電大世界、汽車配件市場、光彩大市場、建材市場、果品市場、燈具市場、家具市場。轄區內有小型水庫一座——洛窪水庫。
經濟發展
光武街道自成立以來,始終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發展全局,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牢固樹立“大開放、大發展,有項目才有後勁”的發展意識,採取多種措施為非公制經濟組織提供全方位服務,堅持大、中、小項目齊上,一二三產業並舉,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6389萬元,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總產值26389萬元,增加值8841萬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例的10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258萬元,增長53.04%;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1萬元,增長40%,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入庫稅金39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5130萬元,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5130萬元。財政收入完成193.5萬元,占年計畫309萬元的62.6%。轄區現有限額以上企業7家,其中工業企業1家,建築企業1家,商業市場5家。限額以下工業企業15家。總產值完成22008萬元,增加值8958萬元,從業人員2829人,利稅295萬元,營業收入21059萬元。其中,明霞礦產品加工有限公司是規模以上的民營工業企業,位於榆樹莊社區,1996年創建,占地15畝,總投資500萬(北京路中段有分廠),現有職工32人,專業技術人員8人,主導產品為耐火材料,年生產9000多噸,年營業收入1560萬元,年創利稅100萬元,企業發展前景良好。轄區內有專業市場7家,分別是南陽家電大世界、金泰成燈飾廣場、南陽汽配市場、南陽建材大世界、光彩大市場、果品批發市場、森盛家俱市場等。
最佳化環境
街道“磁力”效應逐步顯現。通過努力,街道招商引資的軟硬環境都有較大的好轉,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逐步增強。黨工委、辦事處把軟環境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一是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在全辦幹部民眾中大力宣傳和培育四種意識,即“不開放不發展,大開放大發展”的開放意識;“放水養魚,欲取先予”的戰略意識;“你發財,我發展”的雙贏意識;“你投資,我服務”的市場意識。增強全社會“親商、安商、護商、助商”意識。二是營造高效的政務環境,建立項目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推行服務承諾制、服務公開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用地、用水等困難。三是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強買強賣、強裝強卸、強攬工程等違法行為。發揮優勢,加大力度上項目。把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加速器,繁榮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轄區各村結合自身土地資源優勢,採取有效措施,放開、放手、放心、放膽大上項目,上大項目。
歷史名人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漢南陽郡人。東漢開國皇帝,自公元25年至57年執政,在位32年。毛澤東曾稱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仗”的皇帝。王莽末年,連年災荒,各地義軍揭竿而起。公元22年10月,劉秀在宛城起兵反莽,公元23年,劉玄稱帝,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行大將軍事,命其持節征伐河北。劉秀以廢除王莽苛政、恢復漢室為號召,在河北豪強和官僚支持下,鎮壓農民起義軍,收編部分義軍,擊敗王郎割據勢力,平定河北,力量迅速壯大。公元25年,劉秀在鄗(今河北桐鄉縣)稱帝,後遷都洛陽。經過長達十餘年的征戰,先後鎮壓赤眉等農民義軍和削平各地封建割據勢力,統一全國。由於劉秀和其著名的28位將領多出於南陽,對南陽政治、經濟、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故南陽素有“南都”、“帝鄉”之稱。劉秀在位期間,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並將國有荒地租借給流民耕種;勸民農桑,興修水利,減輕賦稅,組織軍隊屯田;實行精兵簡政,全國共裁併四百餘縣,精簡大批官吏;廢除掌握地方軍權的都尉,逐步擴大以南北軍為核心的中央軍隊;廢除地方更役制;加強中央集權,強化皇權,極力防範功臣、宗室、諸王及外戚專權;進行官制改革,規定刺史為州一級地方官,可直接上奏皇帝,使三公形同虛設。這些措施,有利於恢復生產和安定社會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全面發展,史稱“光武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