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靳崗街道駐地河南省臥龍區麒麟路78號。1961年成立靳崗人民公社;1965年更名為滅帝人民公社;1968年併入紅旗人民公社;1975年又重新更正為靳崗人民公社;1985年12月底改為靳崗鄉人民政府。鄉政府設在靳崗村,1990年靳崗辦公駐地由靳崗村遷到南陽市麒麟路78號,2006年撤鄉設辦,設立靳崗街道辦事處,4月25日上午舉揭牌儀式。 該辦事處位於南陽市西北城鄉結合部,轄區東至高新區、七里園鄉、西至王村鄉、北至謝莊鄉、南至武侯街道辦事處,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18150畝,312國道、北京大道、靳水路縱橫境內。轄8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委會,47個自然村,7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681人,轄區內新興的龍升工業園區正在建設中,中型蘭營水庫水質優良,環境優雅,水面達5000餘畝,縱深4公里,最大水深14米,壩長1公里,周邊開發已初具規模。便利的交通,優美的環境,得天獨厚的地利資源優勢,造就了為靳崗快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使之成為幹事創業者投資的理想寶地。
1961年建靳崗公社,1985年改鄉。1997年,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3.8萬,轄靳崗、新寺、香鋪、崔營、坡橋、蘭營、邵溝、田窪、曹崗、榆樹莊、劉莊、董崗12個行政村。2005年底撤銷,靳崗、蘭營、香鋪、崔營、坡橋、新寺、邵溝、董崗8個村劃歸靳崗街道,榆樹莊、劉莊2村劃歸光武街道,(田窪、曹崗2村歸屬尚不清楚)。
經濟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原靳崗鄉黨政班子務實團結,理清思路,認真貫徹鄧小平南巡說話,抓住發展的大好機遇,以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重點,狠抓農業經濟發展,使全鄉的支柱產業進一步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加快農民奔小康的步伐。2005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4.9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完成2.2億元,同比增長29.4%,非公有制經濟完成4.3億元,同比增長30.3%,占鄉生產總值比例的88%,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總值13765萬元,同比增長37%,限額以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8837萬元,同比增長29%,完成農業總產值9783萬元,同比增長14.4%,財政收入完成285.8萬元,同比增長5%,社會固定資產完成20396萬元,同比增長85.4%,農民人均純收入3083元,同比增長14.9%,計畫生育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方面投資大,效果明顯,一是籌集130萬元建成蘭營溢洪道水毀工程,增強水庫防汛減災能力,解決香鋪、蘭營村民交通不便問題;二是投資16萬元修建董崗攔河壩;三是投資10萬元修建了坡橋攔河壩;四是投資6萬元加固了榆樹莊水庫和洛窪水庫兩座大壩,增強了兩座水庫的抗洪能力;五是在宜井區打機井100餘眼,擴大自流灌溉面積5000餘畝。到2005年,蔬菜種植面積新增100畝達到4700畝;繞兩條大崗發展經濟林1300畝;肉類產量達到1576噸,新增326噸;禽蛋產量達到1300噸,新增1200噸,奶類產量達到1160噸,新增209噸。在抓好支柱產業生產的同時,搞好了庭院經濟,在坡橋、蘭營、崔營、靳崗、董崗推廣磨菇種植,形成了氣候,擴大了規模,僅這一項農民的收入比以往要多一千多元。
鄉鎮企業
2005年,原鄉黨委、政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這一目標,狠抓“環境立鄉,引資興鄉,項目強鄉”發展戰略的落實。一是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是強化引資招商措施,發揮“踞城圍城占水”之優勢,依託龍生工業園區在本轄區之內的地利特點,大力引進上級政策傾斜,重點扶持的項目,同時利用312國道橫貫東西的便利交通條件,在其沿線儘快形成企業群和經濟隆起帶,與龍升工業園區聯成一片,充分發揮企業的集聚效應,不斷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環境優美的蘭營水庫,更為靳崗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活力。投資500萬元占地35畝的金港糧油批發市場,投資508萬元的特種變壓器廠、投資300萬元的南陽乘龍新型建材公司,當年已建成投產;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38畝的龍之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乳酸鏈球菌項目和占地180畝,投資6000萬元的奧德曼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項目,投資2000萬元,占地100畝的汽車貨物運輸服務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同時把握在杭州召開河南(浙江)經貿洽談會的機會,積極推介靳崗,與北京亞洲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協定,投資15億元,對蘭營水庫進行整體開發。2005年共落戶、開工項目15個,引資總額達17億元,其中新上項目15個,續建項目5個,到位資金1.8億元,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達4.96億元,有力地推動了靳崗經濟的快速發展。
社會事業
教育:靳崗辦事處有中學一所,國小8所,在校學生2400人,教職工224人,近年來,我辦的教育事業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搞好幼兒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全民受教育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對廣大勞動者的職前、職後教育有較大發展,各類專業人才超過全區各鄉(鎮)平均水平。 文化:有文化站一個,各村都有文化活動室,並配齊了圖書室、閱覽室、文體活動中心等設施,為活躍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較大作用。其中,邵溝文化大院達到了省級標準,另外,鄉辦廣播站一個,並健全廣播電視網路,保證入戶率達到100%,並與區有線電視台聯合建設“靳崗有線電視站”,形成有線與無線的結合。衛生:有衛生院一個,即市肝膽病醫院,有衛生室18間,衛生工作技術人員125人。2004年成立了“農村醫療市場整治領導小組”,對轄區農村醫療所進行清理整頓,農村合作醫療逐步實現了一體化管理,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的就醫需求。
四項措施
近年來,靳崗街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實施“環境立辦,引資興辦,項目強辦”戰略,對環境建設常抓不懈,至目前,該街道建設項目共51個,項目總投資20.58億元,其中今年新上項目17個,總投資4.8 億元,經濟發展呈現良好的態勢。
完善工作機制
完善工作機制,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為切實把最佳化環境工作落到實處,構建良好的工作機制,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一是加強領導,強化責任。成立了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由公安、工商、稅務、綜治、衛生、教育等成員部門組成的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領導小組,並設立最佳化發展環境辦公室,加強對最佳化發展環境工作的領導。同時,將招商引資、經濟發展任務量化分解,對偏遠的村,要求引資500萬以上;對龍升園區所包含的董崗、邵溝和國道沿線各村,要求引資1000萬以上的項目不少於5個,並按照這一要求制定了詳細具體的獎懲措施,確保工作實效。
二是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各村配備村民理財小組及財務監督員,加強基層財務監督,確保財務開支的透明度,並對土地補償、項目引進、工程招標、行政收費等重大環節進行公示,廣泛接受民眾監督。同時,健全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網路,各村成立紀檢小組,配備一名紀檢組長、3-5名紀檢委員,各組設立小組廉政監督員,加強基層廉政監督。
三是規範服務行為。對企業辦理各種手續,一律實行限時辦結。對引進項目,實行便推式辦證,指定人員協助企業辦理各種手續,減少企業不必要的開支。對執法單位的執法人員及視窗單位,強力推行“查實下崗”制度,凡有吃、拿、卡、要現象,一經查實,立即下崗。
開展思想教育
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民眾基礎,堅持引導民眾“增強一個觀念,處理好三個關係,算清一本帳”的方法,在民眾中開展了營造良好投資環境的專題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增強一個觀念”,就是通過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增強民眾的法制觀念,讓民眾認識到要用法律約束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依法征地,依法補償,在土地補償上,相信政府嚴格按照土地法的有關規定核算補償標準,保證民眾的合理合法所得。“處理好三個關係”,即引導民眾處理好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之間的關係,處理好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之間的關係,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係。“算好一本帳”,幫助民眾算清企業帶來的好處,不僅能取得土地補償金,而且能帶動建築業、運輸業、服務業的發展,活躍當地經濟,還能促進傳統觀念的轉變,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通過專題教育,民眾都能夠自覺地支持企業建設,沒有發生干擾企業建設、生產的事件。不少企業老闆說,“靳崗投資環境很好,在這裡投資經營心裡踏實”。
實行企地聯防
為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充分依靠民眾,依靠企業,走出了“企地聯手,共創平安”的新路子。一是建立“嚴打”長效機制。把侵害民眾切身利益,影響民眾安全感的盜竊、搶奪、搶劫等多發性侵財犯罪作為打擊重點,在專項打擊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整治鬥爭。以“為民安居樂業”集中整治活動為載體,主動開展針對轄區企業分布集中地區、鐵路沿線、市區結合部和治安亂點的整治活動,最佳化了治安環境。二是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結合轄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且連片集中的特點,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全面推行企地治安聯防、區域聯防,把企業防範、行政村防範、專業治安聯防巡邏防範有機地結合起來,由綜治辦統一協調,以派出所為骨幹,以群防群治力量為依託,以轄區單位和非公有制企業的防範工作為基礎,以案件多發的人群、區域、時段為重點,形成了點面結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專群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網路,為最佳化投資發展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三、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堅持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五項制度”,按照“做減法”的工作思路,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矛盾糾紛和不安定因素進行定期排查。實行“零報告”制度,對排查出的每一個問題,做到有領導負責,有專人處理,有調處方案,有解決時限;對涉及面廣、影響大的矛盾糾紛,黨政領導親自協調落實,親自督辦。同時,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構建信息預警、組織指揮、預案運作、力量配置、裝備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體系,全面提高了處置群體性突發性事件的能力。今年上半年,共排查矛盾糾紛16起,調處結案15起,調成率達94%,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融洽,得到市區領導的充分肯定。
構建興業平台
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充分發揮“占城、鄰路,靠水”三大優勢,將引進項目作為發展的“增量器”,實施引資招商,構建興業平台。一是加強視窗建設。對企業來訪實行“首問負責制,首辦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和一站式辦公制”,並專門成立行業作風督察小組,一旦發現推諉扯皮和玩忽職守的機關幹部,立即查處。二是建立信用體系。組織工商、質量技術監督、消協、個協等部門對轄區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排查摸底,制訂信用標準,建立信用檔案,將全部企業信用等級進行1—3類標準劃分,並建立信用檔案,為客戶了解投資對象提供資料。三是最佳化企業服務。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配套完善,簡化行政許可,制定土地優惠、財稅支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引資獎勵等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檔案,並組織職能部門監督各種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對投資者實行“一門受理,聯合審批,一口收費,限時辦結”的一條龍服務,對每一個項目都派一名領導全程協調服務,使各個項目的建設都得以順利進行,受到了企業主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