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斑

光斑

太陽光球邊緣出現的明亮組織,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光斑一般環繞著黑子,與黑子有密切的關係。同黑子有關的光斑由明亮的纖維組成,寬5,000~10,000公里,長約50,000公里,它們大致垂直於赤道;同黑子無關的光斑出現在70度的高緯地區(見日面坐標),面積較小,略呈圓形,直徑約2,300公里,平均壽命只有半小時。光斑比黑子早出現幾小時或幾天,出現後聚集成兩部分,顯示出和黑子群類似的偶極特性。

基本信息

光斑簡介

·1·1
光斑漢語拼音:guangban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用天文望遠鏡對它觀測時,常常可以發現:在光球層的表面有的明亮有的深暗。這種明暗斑點是由於這裡的溫度高低不同而形成的,比較深暗的斑點叫做“太陽黑子”,比較明亮的斑點叫做“光斑”。光斑常在太陽表面的邊緣“表演”,卻很少在太陽表面的中心區露面。因為太陽表面中心區的輻射屬於光球層的較深氣層,而邊緣的光主要來源光球層較高部位,所以,光斑比太陽表面高些,可以算得上是光球層上的“高原”。
同黑子有關的光斑由明亮的纖維組成,寬5000—10000公里,長約5萬公里,它們大致垂直於赤道;同黑子無關的光斑出現在70°的高緯地區,面積較小,略呈圓形,直徑約2300公里,平均壽命只有半小時。光斑比黑子早出現幾小時或幾天,出現後聚集成2部分,顯示出和黑子群類似的偶極特性。太陽較差自轉把最初為圓形的光斑逐步拉成橢圓形,其前導部分略近赤道。光斑在發展末期分解為許多小塊,然後逐步瓦解。
光斑和黑子一樣具有11年的活動周期,但光斑的緯度活動範圍比黑子寬15°左右。
11
光斑的光譜表明,它的離子譜線比光球強,而中性原子譜線比光球弱,所以光斑的溫度比光球高。但光斑與光球的總輻射強度比值隨離日心的距離而變動,這說明光斑不處於輻射平衡,其底部溫度低一些,上層溫度高一些。在靠近日面邊緣看到的是光斑的上層,其平均溫度比周圍高100度左右,亮度大10%左右。
光斑的磁場主要是縱向的,強度達數百高斯。
光斑,也指燈光,月光,太陽光等投射在水面或地面上,形成的一道光點。稱之為光斑。

光斑:flare

太陽光球層邊緣出現的明亮組織,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譜斑。光斑一般環繞著黑子,與黑子有密切的關係。[2]

光斑:sunfleck

在林學上指通過樹冠枝葉空隙投射到地面的圓形光照面。林內光斑的成分與空曠地的直射光差別較小,但強度減弱。由於地球自轉及枝葉的擺動,光斑在地面經常移動,照射時間也較短,並時隱時現。林內光斑對林下植物、幼樹幼苗的生長以及橄欖球土壤均有一定影響。
來源:《中國林業辭典》133頁

解析太陽風暴之迷

太陽風暴 更多太陽風暴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太陽風暴之謎
近年來地球氣候反常,災變頻傳,“地球末日”之說造成人心惶惶。日前美國宇航局(NASA)就非常罕見的提出警告,地球可能遭遇強烈的太陽風暴,而且時間點就在3年後,也就是2013年。到時候全球將陷入大停電,網路電子通訊將全部無法使用。如果惡夢成真,人類生活將發生歷史性的大倒退。
成因太陽活動| 太陽黑子| 日冕物質拋射| 光斑| 太陽風| 譜斑| 太陽輻射| 耀斑| 日珥| 冕洞| 中微子振盪| 太陽自轉
後果磁暴| 極光| 幻日| 電磁干擾| 日冕物質拋射
太陽結構色球層| 光球層| 米粒組織| 日冕| 日冕圈| 過渡區| 太陽核心| 對流層
太陽觀測器尤里西斯號| 太陽動力學天文台| SOHO衛星| 日地關係天文台| 恆星攝譜儀| 太陽探測器+

太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