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體徵
出生時即有皮膚發紅,角質樣增厚,鱗屑如鎧甲狀廣泛分布於整個身體。鱗屑脫落後,留下濕潤面。可有鬆弛性大皰。四肢屈側和皺襞部受累較重,如腹股溝、腋窩、膕窩、肘窩等可見灰棕色疣狀鱗屑。掌跖呈板樣角化,甲和毛髮正常。此型魚鱗病可在頸部及手足背出現局限性線狀疣狀損害。隨年齡增長,症狀可逐漸減輕。
用藥治療
治療方法類似板層樣魚鱗病,可外用及口服維A酸。如皰液內分離出化膿性病原菌,可加用抗生素直至病原菌培養陰性。
飲食保健
具體飲食建議需要根據症狀諮詢醫生,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而均衡。
飲食宜清淡,戒除菸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預防護理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病理病因
顯性遺傳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dominant congenital ichthyosiform erythroderma)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疾病診斷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病理:表皮呈現特徵性的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表現有顯著的角化過度,中度棘層肥厚,顆粒層可明顯增厚。表皮內有細胞邊界不清的網狀間隙,系因細胞內水腫所致。真皮上部有中度慢性炎性浸潤。電鏡檢查可見核周區張力細絲形成過多,特徵性表現為透明角質顆粒大且多。
併發症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發病機制
本病與12號染色體上的K1角蛋白基因或17號染色體上的K16角蛋白基因突變有關。這些基因突變可能導致角質形成細胞內張力細絲異常聚集,破壞細胞骨架網及板層小體分泌,導致水分喪失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