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鸞

元鸞(468~505年),字宣明,河南洛陽人。北魏宗室大臣,景穆皇帝拓跋晃之孫,城陽康王拓跋長壽之子。 身材魁偉,頗有武藝。孝文帝時期,頻為北都大將,先後治理涼州、河內、并州、青州和并州,拜外都坐大官。從孝文帝南征,領鎮軍將軍。攻打赭陽失利,坐罪貶官,因功復爵。篤信佛道,聚斂財富,大興寺廟,勞民傷財。 宣武帝正始二年,去世,時年三十八。追贈鎮北將軍、冀州刺史,諡號為懷。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元鸞 ,始繼叔父章武敬王。及兄卒,還襲父爵。身長八尺,腰帶十圍,以武藝著稱。頻為北都大將。高祖時,拜外都大官,又出為持節、都督河西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領護西戎校尉、涼州鎮都大將。改鎮立州,以鸞為涼州刺史、姑臧鎮都大將,余如故。

後朝於京師,會車駕南討,領鎮軍將軍。定都洛陽,高祖元宏幸鄴,詔鸞留守。及開建五等,食邑一千戶。除使持節、征南大將軍、都督豫荊郢三州河內山陽東郡諸軍事,與安南將軍盧淵、李佐攻赭陽,不克,敗退而還。時高祖幸瑕丘,鸞請罪行宮。高祖引見元鸞等,責之曰:“卿等總率戎徒,義應奮節,而進不能夷拔賊城,退不能殄茲小寇,虧損王威,罪應大辟。朕革變之始,事從寬貸,今舍卿等死罪,城陽降為定襄縣王,削戶五百。古者,軍行必載廟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歸,今征卿等敗軍之罪於社主之前,以彰厥咎。”後以留守之功,還複本封,增邑二百戶。除冠軍將軍、河內太守,轉并州刺史。

世宗初,除平東將軍、青州刺史。後轉安北將軍、定州刺史。愛樂佛道,修持五戒,不飲酒食肉,積歲長齋。繕起佛寺,勸率百姓,共為土木之勞,公私費擾,頗為民患。世宗聞而詔曰:“鸞親唯宗懿,作牧大州,民物殷繁,綏寧所屬,宜克己厲誠,崇清樹惠。而乃驟相徵發,專為煩擾,編戶嗷嗷,家懷嗟怨。北州土廣,奸亂是由,準法尋愆,應加肅黜。以鸞戚屬,情有未忍,可遣使者,以義督責,奪祿一周,微示威罰也。”

正始二年薨,時年三十八。贈帛六百匹,詔中書舍人王雲宣旨臨吊,贈鎮北將軍、冀州刺史,謚懷王。

墓志銘

魏故 使持節城陽懷王元鸞,字宣明,河南洛陽人。少標奇詭,長而彌篤。虛心玄宗,妙貫佛理。為善越東平,柔順逾萬石,出為涼州刺史。高祖定鼎伊洛,河內典守,兆親勿居,乃擢君為冠軍將軍、河內太守。又遷并州刺史,後轉青州平東,復遷定州安北。履歷四牧,清風一生。年卅八,以正始二年三月廿五日,薨於官,贈鎮北冀州,謚曰懷王。十一月十七日,卜窆北邙之營。銘記:

河海之精,恆代之靈。降祥摛寶,誕世之英。岐嶷童抱,世譽天成。九行飛稱,七德樹名。作牧四番,懷德有洙。心若父日,言兼目長。政則可摹,教而不費。先人已遠,三異自貴。唯夫輔善,唯壽與仁,如何不弔,殲我國珍。痛擗霜孤,惟念慈親,故刊幽石,傳美來辭

親屬成員

祖父:拓跋晃,景穆皇帝。

父親:拓跋長壽,城陽康王。

元鸞家族 元鸞家族

妻子:范陽盧氏。

兒子:

元顯魏,給事中、司徒掾,追贈輔國將軍、東豫州刺史;

元(顯)恭,字懷忠,并州刺史、車騎大將軍,平陽縣子;

元徽,侍中、太師、大司馬、錄尚書事、司州牧,諡號文獻 ;

元旭,字顯和,大司馬、襄城王;

元顯俊,處士。

元伯陽,青州刺史

女兒:元氏,嫁給房纂(員外散騎常侍,襄陽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