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趙孟頫二羊圖

元趙孟頫二羊圖

圖中畫一羊低頭吃草,一羊昂首瞻望,周圍不著背景。 此畫為趙孟頫除馬以外惟一繪有走獸的作品。 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基本信息

【名稱】元 趙孟頫 二羊圖
【年代】元
【簡介】捲紙本水墨,縱25.2厘米,橫48.4厘米。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畫作賞析

圖中畫一羊低頭吃草,一羊昂首瞻望,周圍不著背景。右面的山羊張口睜目,尾巴上翹,身子向右而頭部朝左,背部線條自然彎曲,羊毛輕軟直長,描繪工細。左面的綿羊昂首而立,身軀朝左,頭部右車毛卷而短。全圖純用水墨畫出,卻顯色斑斕之狀。構圖空疏,應是受到唐、宋家的影響。此畫為趙孟頫除馬以外惟一繪有走獸的作品。

作者簡介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的山水,取法董源和李成,人物、鞍馬師李公麟和唐人法,均以筆墨蒼潤見長,以飛自法畫石,以書法筆調寫竹。突破了南宋畫院,打破了馬夏江山的“清一色”局面。他畫的花鳥,成為以後的範本。他的畫作,遺存的有《重漢疊嶂圖》卷(在台灣),《雙松平遠圖》卷(在美國〕,《鵲華秋色圖》卷(在台灣),《秋郊飲馬圖》卷(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紅衣羅漢》圖卷(在東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