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段天祐行書安和帖

這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人段天祐的《安和帖》冊頁,為紙本,縱27.3厘米,橫54.5厘米,行書,21行,共203字,是段天祐寫給好友起善的書信。信中談及自己的諸多病況、歸還起善等人書籍、為起善向師夔求畫、請起善為自己物色木料等等。段天祐,生平不詳。但從這件《安和帖》所鈐項元汴、安岐、何子彰、譚敬、完顏景賢、趙叔彥等人鑑藏印記及《墨緣匯觀》、《三虞堂書畫目》著錄來看,段天祐可能在元代為官。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段天祐做的不是大官。

簡介

冊頁,紙本,縱27.3厘米,橫54.5厘米。

縱觀元代書法,占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二王”一路的書風。“二王”書風對元人書法的影響是很大的,這裡除了大書家趙孟頫在吸取“二王”筆法基礎上進行個人創造、取得巨大成就外,其他如鮮于樞、康里子山等人也都是以“二王”法書為根基進行拓展的,從而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二王”書法的魅力確實非同凡響,時至今日,大多數人仍取“二王”書法作為圭臬,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君不見,各種全國級的大展,“二王”脈系的書法總是占盡風光,其入展、獲獎數總領先於其他書體。

這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人段天祐的《安和帖》冊頁,為紙本,縱27.3厘米,橫54.5厘米,行書,21行,共203字,是段天祐寫給好友起善的書信。信中談及自己的諸多病況、歸還起善等人書籍、為起善向師夔求畫、請起善為自己物色木料等等。段天祐,生平不詳。但從這件《安和帖》所鈐項元汴、安岐、何子彰、譚敬、完顏景賢、趙叔彥等人鑑藏印記及《墨緣匯觀》、《三虞堂書畫目》著錄來看,段天祐可能在元代為官。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段天祐做的不是大官。

元人書法受趙孟頫影響,宗“二王”的較多,雖然有另闢蹊徑者,但不占主導地位。段天祐這件行書以“二王”為本,吸收了一些米法,但少得可憐,因米芾也出自“二王”,所以在這裡段氏只把米芾作為臨寫“二王”法書的一種參照而已。段天祐此帖運筆嫻熟老練,瀟灑暢達,秀潤遒媚,不足的是晉人那簡遠沖淡的氣息幾乎闕如,故在氣格上遜晉人多多。書法可學,但氣息是無法學來的,如帖中的“月”和“疾”,都是右軍帖中之物,但僅存其形,而無其神。此外,此帖還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習氣。故我們時常講字的雅與俗、好與壞和一般書家與大書家有什麼區別,筆者以為這些都不取決於作品的表象,而取決於作品所能呈現的境界。

此帖鈐有項元汴安岐、何子彰、譚敬、完顏景賢、趙叔彥等人鑑藏印記。《墨緣匯觀》、《三虞堂書畫目》著錄。 這是段天祐寫給好友起善的書信,內容談及自己的諸多病況、歸還起善等人書籍、為起善向師夔求畫、請起善為自己物色木料等等。信里涉及起善、張子昭、師夔等人。 此帖從米芾書風中取法,又具有元人特有的精緻與平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