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概述:“元”是頭的意思,“服”是穿的動詞意思。解釋為“頭戴帽子”,也有戴帽子和初次戴帽子的意思。公卿家女子成年時衣冠禮是用這個詞。 武士家庭元服時由烏帽子親將烏帽子交給元服者,兩人之間就建立了義父子關係,元服者會一直受到烏帽子親的庇護,一般烏帽子親都是選家中最有權勢的人。
文獻記載:……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儀禮·士冠禮》
起源:冠禮,是我國古時表示成年的禮儀。男子大約在20歲左右時加冠,從這一天起,冠者便被社會承認為已成年,是中國、朝鮮、越南古代的成年禮,從原始社會的“成丁禮”(又名“入社禮”)演變而來,於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儀禮》十七篇的第一篇就是《士冠禮》,足見那個時代對冠禮是非常的重視。日本古代也曾有仿效中國的冠禮儀式,後來演變成元服儀式。元服禮是日本奈良時代以來男子成人禮意思。
天武天皇十一年(683年),日本仿照唐冠禮制,制定了結髮加冠制度,當時的冠,有漆紗冠和圭冠兩種。冠禮又稱"元服",顏師古注稱:"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續日本記》記載,和銅七年(714年)六月,"皇太子加元服",此處所指皇太子,就是後來的聖武天皇。將元服作為一項制度確定下來,是在平安時代的清和天皇(858-876年)在位時。
古代日本,元服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請貴人為束髮。二、由大賓加冠。由於封建等級地位的不同,加冠時又分為用冠和用"烏帽子"(古代的一種禮帽)兩種。平安時代,官職三位以上和四、五位中經特殊允許可以進入清涼殿的人,加冠時方可用冠;六位以下沒有上殿資格的人則用烏帽子。隨著時代的變遷,到了鎌倉幕府時期(1185-1333年),冠禮時,一般用烏帽子而不用冠了,所以成年式又叫"烏帽子祝"。歷史進入16世紀,用烏帽子加冠的儀式只限於貴族上層社會和神職人員,而其他人只剃去額上頭髮,留下名為"月代"的髮式(原來那種剃光前額的髮式叫做“月代”),就算成年。三、著成人服裝。近代,在平民百姓中尚出現了以系兜襠布祝賀成年的禮儀。孩子到了13歲左右,母親的親屬贈其漂白布或紅布表示祝賀。
日本仿效我國舊禮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西元683年)。按中國古代陰陽學說,冠日多選甲子、丙寅吉日,特別以正月為大吉。
1948年,日本政府根據民俗規定滿20歲的人要過“成人式”,目的是要讓青年意識到自己已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 (PS:《少年陰陽師》里的安倍昌浩是13歲服元服之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