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元弘之變。
事件經過
後醍醐天皇策劃的二次倒幕的未遂政變。正中之變後,天皇繼續結集力量,試圖復興。1331年(元弘元年)初,近臣吉田定房,萬里小路宣房,藤原藤房,日野俊基等準備再度倒幕。4月末,執權北條高時令六波羅府逮捕後醍醐天皇及日野俊基等人。天皇遂逃至笠置山,招兵抗幕,幕府軍攻克笠置山,天皇被捕,流放到隱歧,日野俊基,日野資朝等人被處死。幕府擁立光嚴天皇。1333年2月,後醍醐天皇逃出隱歧,在足利尊氏,新田義貞支持下,推翻了鎌倉幕府。
元弘之變發生在1331年,是後醍醐天皇試圖復興而興起的。
元弘之變。
後醍醐天皇策劃的二次倒幕的未遂政變。正中之變後,天皇繼續結集力量,試圖復興。1331年(元弘元年)初,近臣吉田定房,萬里小路宣房,藤原藤房,日野俊基等準備再度倒幕。4月末,執權北條高時令六波羅府逮捕後醍醐天皇及日野俊基等人。天皇遂逃至笠置山,招兵抗幕,幕府軍攻克笠置山,天皇被捕,流放到隱歧,日野俊基,日野資朝等人被處死。幕府擁立光嚴天皇。1333年2月,後醍醐天皇逃出隱歧,在足利尊氏,新田義貞支持下,推翻了鎌倉幕府。
本能寺之變,發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曆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謀反,殺害其主人信長。幾近統一日本,...
簡介 背景 事件全程 動機 事件發生前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
背景 準備 經過 後續 評價元弘之亂發生在1331年,這一年的八月九日改元為元弘,所以稱為“元弘之亂”。
事件背景 事件簡介 千早城之戰 重回京都金弘集(朝鮮語:김홍집,1842年—1896年),朝鮮王朝後期政治家。字敬能(一作景能),號道園、以政學齋,本貫慶州金氏,曾用名金宏集(김굉집,因避清朝...
生平 評價 著作 家庭 相關文藝作品河陰之變,是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北魏權臣爾朱榮策劃並實施的一起針對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殺事件,因事件發生在河陰縣(今河南省滎陽市)而得名。爾朱榮借...
事件背景 事件起因 事件結果 事件影響 事件後續北魏獻文帝拓跋弘(454—476年),鮮卑名第豆胤,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王朝第六位皇帝(465—471年在位),文成帝拓跋濬長子。 太安二年...
生平經歷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家族成員 史籍記載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又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並統治中國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疆域廣闊的王朝,也是首...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歲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
背景 過程 評價 影響長宗我部元親(日語:ちょうそかべ もとちか;1539年—1599年7月11日),為日本戰國時代到安土桃山時代土佐國大名。長宗我部國親的嫡長子,幼名彌三郎...
人物生平 氏家臣團 系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