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

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

《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報告文學作品名,作者王春才,本書以彭德懷在1965年奉中共中央以及毛澤東主席之命,前往四川成都任西南三線建委第三副主任,在西南兩省(四川、貴州)的工作和生活為中心內容,兼及此前此後的相關事件,忠實記錄了彭德懷同志後半生的活動軌跡,涵蓋了他自1959年廬山會議被錯誤批判以後解甲歸田、“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王春才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76220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次:3

頁數:28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的作者王春才同志在三線任職多年,為了創作這部報告文學作品,素材積累近30年,採訪知情者超過百位,以其當年在西南三線接觸彭德懷元帥的獨特視角深情撰寫,故而內涵豐富,細節真實,讀來令人肝腸寸斷,浮想連翩

圖書評價

原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陳荒煤說,《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不僅是對彭德懷元帥建設三線所作出的偉大貢獻的真誠緬懷,也是對全體三線建設同志們所取得偉大成就的真誠紀念和鼓舞”。

彭德懷的一生以1959年廬山會議為轉折點,前一半屬於順境,後一半屬於逆境。戰爭時期,雖然艱苦險惡,但這個時期屬於古語所說的元首“蓋在殷憂,則必竭誠以待下”的階段,對彭來說,當屬順境。

1959年廬山會議後期,彭德懷心懷民隱,上書言事。孰料批逆鱗,遭批判,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罷了官。中央八屆八中全會後,彭德懷元帥“解甲歸田”,“文化大革命”開始,他又首當其衝被批判,1966年底被揪回北京,隨即被林彪、江青等野心家當作“文革”重犯,長期批鬥,直至1974年11月29日逝世於301醫院的“特別囚室”!以上是逆境。

彭德懷的沉冤昭雪、名譽恢復後,關於其生平的書籍得以陸續出版,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元帥的革命人生。令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這些書籍大多是反映彭德懷的軍旅生涯的,屬於其前半生;而關於其後半生,特別是關於他在大西南任三線建委副主任的經歷尚無專著,猶如豐碑缺遺一角。

王春才同志所著的《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遺。彭受任到大西南,有異於常人春風得意的履新就職,他是在政治陰霾的籠罩下,背負著歷史的重壓,在荊棘叢生的崎嶇道路上跋涉。

因此,隨著時光的流逝,其旅跡漸至塵封湮滅。王春才同志在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二十多年時間裡,追尋彭德懷元帥曾經的轍跡履痕,不辭勞苦地訪問、調研,探索鉤沉,披沙揀金,終於成就此書。

一代名將史,千秋孤臣淚,這是中國歷代封建專制社會屢見不鮮的悲劇。

讀罷《元帥的最後歲月——彭德懷在大西南》,聯想到其他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反右傾”和“文革”中的遭遇,鑑古審今,頗有啟示意義!

圖書目錄

赴任前後

川東之行

成昆線上

情深似海

金沙江畔

川南紀行

花果山上

艱難日月

將星隕落

忠魂天涯

學習歐陽海

附錄

訪彭總夫人浦安修

彭總手跡

“戰場有戲”

修訂再版記

作者簡介

王春才,江蘇建湖縣人,1935年生於蘇州。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畢業於揚州工專建築專業,同年入川投身大西南建設。

1965年起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國防工辦、四川省國防科工辦從事三線建設規劃實施協調工作,先後擔任科長、處長。1983年調國務院三線建設調整改造規劃辦公室任規劃二局局長,1994年任國家計委三線建設調整辦公室主任。

本是高級工程師,卻與文學有緣。1957年開始業餘習作,時斷時續地發表了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其中《元帥的最後歲月一彭德懷在三線》一書曾獲四川省優秀圖書獎、四川省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獎;經北影廠改編攝製的《彭德懷在三線》電影,獲文化部“華表獎”提名、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

主編有《中國大三線報告文學叢書》(獲四川省優秀圖書獎)、《中國大三線》、《三線建設鑄豐碑》、《航程》等書。

2000年以後出版了《蒼涼巴山蜀水情》(四川人民出版社)、《日出長江》(中國文史出版社)、《九九艷陽天》(中國文史出版社)等書。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