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之,氣同則從,聲比則應。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則無疾,無疾則不夭,故父不喪子,兄不哭弟。德配天地,明並日月,則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說義,奉幣而來朝,此和之極也。
臣聞之,仁者愛也,義者宜也,禮者所履也,智者術之原也。致利除害,兼愛無私,謂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謂之義;進退有度,尊卑有分,謂之禮;擅殺生之柄,通壅塞之途,權輕重之數,論得失之道,使遠近情偽,必見於上,謂之術:凡此四者,治之本,道之用也,皆當設施,不可廢也。得其要,則天下安樂,法設而不用;不得其術,則主蔽於上,官亂於下。此事之情,屬統垂業之本也。
臣聞堯遭洪水,使禹治之,未聞禹之有水也。若湯之旱,則桀之餘烈也。桀、紂行惡,受天之罰;禹、湯積德,以王天下。因此觀之,天德無私親,順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紀。臣弘愚戇,不足以奉大對。(《漢書·公孫弘傳》)
相關詞條
-
察舉制[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時間是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官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特徵...
介紹 察舉科目 形成 演變 魏晉時期 -
察舉制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漢武帝於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確立。文帝的兩次詔舉,明確訂立了舉薦制度,有了科目,有了考試辦法,也分出了等級,這標...
簡介 -
察舉制度
察舉制度,漢代選拔官吏的制度。從漢武帝時開始,由丞相、列侯、刺史等高級官員推舉,經過考核,任以官職。設有孝廉、賢良文學、秀才等科。目的在於擴大封建統治基...
發展變化 科目和內容 經驗和局限性 -
察舉取士
漢代察舉,科目繁多,目的是選拔各方面的人才,以應各級各類統治人才的需要;同時,通過科目的設立,也體現出統治者的統治思想在提倡什麼,崇尚什麼,以鼓勵人們按...
-
《文心雕龍·議對》
·舜典》:“納於百揆。”孔傳:“揆,度也,度百事,總百官。”舉:推舉...郡國達一百六十餘所。從元帝永光年間開始,展開一場是否毀除部分宗廟的爭議...
內容提要 原文+譯註 今人解讀 -
元後傳
原文孝元皇后,王莽姑也。莽自謂黃帝之後,其《自本》曰:黃帝姓姚氏,八世...,後世其興乎!”翁孺既免,而與東平陵終氏為怨,乃徙魏郡元城委粟里,為三老,魏郡人德之。元城建公曰:“昔春秋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
原文 作者 -
公孫弘[西漢丞相]
] 其後,武帝又多次下詔要求郡國舉薦賢良文學之士。 [14] 在元光...博士。 漢文帝後元五年(前159年)以後,四十餘歲的公孫弘拾起書卷...賢良的對策之後,認為公孫弘的對策平平,無甚新意,便在向武帝上奏眾賢良對策...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 史說紛紜 -
西漢選官制
、諸侯相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元光元年(前130年)五月,又對所選拔...特派謁者勞賜孝者每人帛五匹,悌者和力田每人帛二匹。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科”,據《漢書·武帝紀》載,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下詔: 蓋有...
簡介 薦舉科目 考試的形式 -
嚴氏宗譜
埠鎮青樹村),自元末至元年間遷入湖廣興國州(今陽新縣),已近700年歷史...。後西漢時,有莊忌生莊助後,避明帝諱改姓為嚴,故曰嚴助。漢武時,以賢良對策,擢為中大夫。是時,上親任雖有司馬相如、東方朔、吾邱、壽王朱買臣、枚皋...
前言 序文 郡望和堂號 派行 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