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瓚楓落吳江圖軸

元倪瓚楓落吳江圖軸

元倪瓚楓落吳江圖軸,元朝時期歷史文物,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主題與關鍵字:江河、湖海、亭、橋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下冊,頁1111

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頁218-219

故宮書畫圖錄,第四冊,頁287-288

藝術賞析

此幅構圖,一河兩岸,樹亭前後臨水,清虛空曠,坡石以折帶皴,用筆中鋒轉側,皴多染少,故皴筆特覺清勁。

倪瓚山水畫意境清遠蕭疏,自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用筆輕而松,燥筆多,潤筆少,墨色簡淡,卻厚重清溫,無纖細浮薄之感,能以淡墨簡筆,有神地籠罩住整個畫面,識者謂其“天真幽淡,似嫩實蒼。” 得“簡中寓繁”的風格。

石渠寶笈初編御書房著錄

墨畫。款題雲。楓落吳江獨詠詩。九峯三泖酒盈巵。楊梅鹽雪調冰夏簟開圖慰所思。至正丙午(公元1366年)秋。永貞架閣。自吳城復還吳松之袁部場。因寫此圖贈別。又為之詩。瓚。

右方上有王汝玉題雲。清閟高人一散仙。尚留遺墨世間傳。當時曾寫相思意。誰信如今重惘然。吳下王汝玉。鈐印二。玉堂清趣。青山白日。

鑑藏寶璽 五璽全。御書房鑑藏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

收傳印記 太原王氏。長安。

作者簡介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元四家之一。字元鎮,號雲林,別號幼霞生、荊蠻民、奚元朗等,常州無錫梅里祗陀村(今江蘇省無錫市梅里鎮)人,倪瓚書法天然古淡、得自分隸,有魏晉人風致。尤擅長畫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為之,偶亦著色。山水畫初宗董源,後參以荊浩、關仝,山石樹木兼師李成,崇尚疏簡畫法,以天真幽淡為趣,能脫出古法,別開蹊徑。作品大多取材於太湖一帶景色,好作疏林坡岸,淺水遙嶺之景,章法極簡,於簡中寓繁;多用枯筆乾擦,淡雅松秀,嫩而實蒼,風格蕭散超逸,獨樹一幟,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四家”,對文人山水畫作出了新的創造和發展。繪畫理論方面,主張作品表現畫家的“胸中逸氣”,重視主觀意興的抒發,反對刻意求工、求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