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白塔━━半截塔
半截塔,位於圍場縣塔鎮村東北角,距縣城37.5公里。 塔基占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為正方形,邊長10米,高8米。該塔為空心圓形,系單體建築,為磚、木、石結構。塔正面為圓形拱門,用青灰石精細加工,砌築而成。塔座上磚砌三層,橢圓形塔身。每層正面均留拱門。塔身上端置寶珠形塔頂。元代白塔建於元朝年間(公元1264年至1294年),距今已有700餘年歷史。塔前有寺廟遺址,至今基石尚存。據其寺廟遺址出土的瓷器、陶罐、陶瓶以及磚瓦等遺物考證,當時因連年戰爭,大批兵卒為國捐軀。這座元代白塔是為了祭祀疆場死者的亡靈而修建。因此,元代白塔又叫“祭骨塔”。
相關詞條
-
開魯元代白塔
開魯元代白塔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古代白塔。
名稱 簡介 -
妙應寺白塔
妙應寺白塔位於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寺內有通體塗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該寺始建於元初年至元八年(1271年),至今已...
白塔歷史 歷史概況 旅遊提示 -
揚州白塔
塔身南面設門,內置佛龕;東、西、北三面設磚雕假門;四個側面凸雕碑形,上書佛教偈語。八個轉角處作重層小塔。塔身上出三層磚檐,檐角系銅鐸。檐上置塔座承覆缽形...
基本簡介 -
遼代白塔
遼代白塔位於興城市白塔滿族鄉塔溝村西面的九龍山下,俗稱玲瓏塔,是覺華島大龍宮寺的墓地。
地理位置 建造 -
北京白塔公園
白塔寺是重建於明初(1451年),重建後改稱妙應寺,現共保留有山門、鐘鼓樓,重建於1998年,按照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儀軌設計完成的。 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
重建時期 歷史文化 -
元代建築
元朝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境內宋、金、西夏諸政權之間對峙的局面,實現了全國大統一。在建築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工藝美術帶來新的因素,使中國建築呈現出若干新趨勢...
元代建築簡介 元代木構 元代磚石建築 -
遼陽白塔
遼陽白塔是全國76 座古塔之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白塔坐落於遼陽中華大街北側,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結構,是東北地區最高的磚塔,也是全國六大...
歷史追溯 地理位置 建築年代 塔名由來 塔內分支結構 -
白塔[甘肅省蘭州市白塔]
白塔位於蘭州市北,因山頭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該寺始建於元代、重建於明朝,寺平面呈長方形,白塔居中,塔身為八面七級,高約十七米,上有綠頂,下有圓基,通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