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時期
白塔寺是重建於明初(1451年),重建後改稱妙應寺,現共保留有山門、鐘鼓樓,重建於1998年,天王殿、意珠心境殿、七佛寶殿及塔院內的具六神通殿和佛舍利塔。現館內白塔,是當時元大都城中最高的建築,今天已成為北京地區惟一完整的元大都城文化遺存。白塔原址曾有一座同樣十分重要的佛塔,由遼代享有盛名的密教高僧道賑(zhen)所建,寺名永安寺。
元至元八年(1271),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到此勘查選址,敕令重建白塔,白塔就是在遼代永安寺的原址上從建塔開始重新興建。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落成,歷經8年。白塔的落成,為元大都城大增異彩。《元史》中記載有:“金城、玉塔”、“京城為之生輝”之美譽。白塔的建造者是八思巴法王推薦的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阿尼哥被尼泊爾人民奉為“民族英雄”。白塔寺成為尼泊爾各界朋友的重要參拜聖地,白塔也成為中尼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
為白塔裝藏開光的是愛國愛教大師八思巴法王的弟弟仁欽堅贊大師,他於1274年到達大都,接任八思巴的帝師之職。此時,白塔開始興建,他按照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儀軌設計完成的。
歷史文化
白塔承載了大都城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由於它的特殊歷史地位和文物價值,白塔於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至元十六年(1279)白塔建成後,元世祖忽必烈令以白塔為中心向四方各射一箭,界定寺址(據考證當時的一箭約合200米),占地約16萬平方米,時稱“大聖壽萬安寺”。萬安寺於至元二十五年(1288)落成,歷時九年。作為一座皇家寺院,它的規模宏大,殿宇眾多,一如“內廷之制”,飯僧達7萬之眾。成為元朝皇帝祭祀祈福活動的中心,同時這裡還是最早的翻譯維吾爾文和蒙文佛經的場所。
元朝末年1368年,一場天降雷火燒毀了大聖壽萬安寺,隨著元朝一起消亡,所幸的是白塔尚存。
明天順元年(1457),宛平縣郭福請命朝廷,後明英宗敕令重建寺院,改稱“妙應寺”,占地面積只有1萬多平方米,僅為元代的1/10。因寺內有白塔,民間百姓習慣地稱為“白塔寺”。
進入清代,藏傳佛教再次受到推崇,作為北京最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白塔寺也自然受到統治者的器重。投入巨資,進行修復。其目的就是清朝皇室為了和蒙藏首領在宗教文化上營造一種親近融合的氣氛,最終鞏固統治,白塔寺也因此進入了再度的輝煌時期。
1976年唐山大地震把塔剎震歪,1978年大修時發現一批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乾隆皇帝大修白塔時,在塔剎敬裝的佛教鎮寺之寶,包括鑲嵌有44顆紅寶石的赤金舍利長壽佛、7000余卷的《大藏經》、綴有上千顆珍珠、珊瑚、寶石的五佛冠、袈裟等,其中乾隆御書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尊勝咒》的裝飾故宮也沒有,特別是在多層密封的黃檀木觀音像下珍藏著33顆佛陀舍利,色白晶瑩,是難得一見的無價之寶。寶物一經出塔,備受各界重視,這也是清朝中央政府於西藏地方關係及對藏傳佛教政策的真實體現。
民國初年,喇嘛迫於生計,開白塔寺廟會之先例,每月“逢五、六”開市。即每月共六天的廟會,這種形式一直持續到1958年左右。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白塔寺形成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的一個重要場所,山珍百貨、風味小吃、說書唱戲、十八般武藝應有盡有,名角輩出,極大地豐富了當時京城百姓的物質和文化生活,至今為老北京市民所津津樂道。
新中國成立後,白塔寺再獲新生,數次修繕。由於文革的破壞,1969年白塔寺的山門、鐘鼓樓被拆除,兩側殿堂
僧舍被百姓和工廠占用。1997年北京市政府投巨資、下大力,啟動了“打開山門、亮出白塔”工程,重建東西兩側殿堂僧舍和山門鐘鼓樓。2003年恢復白塔寺西路,使整個院落煥然一新,再現當年的風貌,以嶄新的姿態喜迎八方來客。可以說,現在的白塔寺包括遼、元的遺址、明代的格局、清代的建築,這是白塔寺的一大建築特點。
白塔的形制源自古印度,窣堵坡式佛塔。其基本結構和含義是:地面構造包括:塔基呈方形折角須彌座,代表著構成世界的元素之“地”,塔身之上為覆缽體,好似僧人用的缽盂倒置,所以又稱為覆缽式塔,這部分代表“水”,覆缽上是13天,又稱相輪,13層相輪佛塔代表著最高等級,供奉釋迦佛舍利塔,這部分代表“火”,13天之上是直徑為9.7米的華蓋,四周垂掛36片銅質華鬘,下邊各垂有風鈴,華鬘代表風,又象徵佛張傘蓋,庇護眾生,華蓋之上是銅質鎦金寶頂,高約4.2米重有4噸。
白塔為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高51米、面積為810平方米。白塔是進入中原地區的第一座藏式佛塔,十分壯觀,精美絕倫。今天,雖歷經滄桑歲月,雄姿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