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5年6月1日)
平裝: 372頁
開本: 32開
ISBN: 7100044227
條形碼: 9787100044226
商品尺寸: 21 x 15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顧鳴塘 l983年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2002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主要著述有:《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與顧鑒塘教授合著)、《華夏奇石》、《唐宋傳奇精賞》等。主要論文有:《論新發現的第三次程印本》(該文獲1986—1993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論紫姬與寶釵》、《謠諺考》、《藝術原型考》、《吳敬梓的與》等。
內容簡介
對於任一具體作品,文學批評的任務是通過解讀文本揭示其美學的歷史的價值,因此,文本解讀的精確度和深刻度決定文藝批評的質量。文本解讀可以從各種角度切入:或從創作主體的風格特徵、人生關注、感情態度、創作方法的剖析入手;或從創作對象即形象中所蘊涵的生活的諸多方面,現實的和歷史的各層面的闡發著眼。取徑雖然多方,約而言之卻不外兩途:一是孟子所說的“以意逆志”法,即從作家所訴求的種種情狀追溯他所鍾情的人生問題及其所面對的客觀世界;一是伯樂《相馬經》所說的“按圖索驥”法,即從作品所以產生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狀貌論證作家如何將生活轉化為藝術。這兩種路數自然會有交叉,有重疊,但其批評建構和基本傾向卻是顯然有所區別的。本書作者顧鳴塘所擇取的為後一種路數。
這種方法必須對產生作品的社會狀況瞭然於胸,論證中要掌握大量材料乃至精確的統計指數,才得以闡明制度性的和運行性的社會人文生態,進而觀照鑑別對象的形象合理性、真實性和合於美學比例的程度。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可以排除游談無根和向壁逞臆;但稍一不慎也易走入誤區,因耽愛資料而失於節制,陷入煩瑣考據和議論枝蔓;或醉心於從資料去發微索隱,於是便從別一岔道與游談臆測會合。在《紅樓夢》研究領域,人們對這種畸形現象見得太多了。
令人欣喜的是,本書作者避免了煩瑣和枝蔓,也不分心於比附與索隱。本書所論證和據以論證的材料,是環繞在《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吳敬梓周圍的原生態,全書緊扣著小說的形象,論列了各色人物的活動空間,從而疏通了小說形象和生活實際之間的關聯和呼應。既以人生實況印證了小說人物和情節之所以如此如彼的因由,也時刻在顯示制度性和運行性的社會人文狀貌時,以小說人物的行為和言談作出反證,使藝術與人生互相映襯而彼此都得以彰顯。由於本書所提供的當時社會環境和人文狀貌的完備和翔實,綱目畢具,遂使本書不僅大有裨於解讀《儒林外史》,而且也使本書自身成了清代早中期社會性質的百科式的論著。
本書論證的重點也和吳敬梓小說所主訴的內容同向。書中第三章關於科舉取士制度的程式、運作,以及競逐於這一制度下的士子心態的論敘,是全書篇幅最多、情況最周備的部分;單就這一章言,割取出來便可成一本介紹科舉制度的專書。吳敬梓嫉視科舉和時文,甚於別的各種社會弊害,顯然是因為作為社會文化承擔者的儒林群體,統統受這個制度的牢籠和荼毒,人格被扭曲,因而導致了文化的偏枯和頹敗。吳敬梓將此視為一切文化弊病乃至社會弊害的總根而給以辛辣的諷刺。正是儒林中人的頹敗以及遠不止是儒林的頹敗,使吳敬梓敏銳地察覺出傳統文化的深重危機。《儒林外史》的深層內容,便是從這大群可笑可悲的人物活動的背後所透露出來的社會—文化危機。
吳敬梓是封建末世察覺了傳統文化危機的第一位智者,其歷史作用如用世界範圍的傑出人物來比擬,則正像歐洲中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之提早發出了呼召文藝復興的先聲。吳敬梓比後起的龔自珍提早了一百年發出了“萬馬齊喑究可哀”那樣的沉重嘆息。
然而,在吳敬梓憂心忡忡地公心諷世時,中國大地上的秀才們、官員們、紳士們、清客們、斗方名士們,優倡皂隸以及上上下下各階層、各行業的芸芸眾生,正如《儒林外史》所描寫的,卻在擾擾攘攘、孜孜矻矻、暈頭轉向、煞有介事地奔走著他們的功名、權位、浮名和各色各樣的利益。社會在沉淪,在陵夷,卻仍如常地運轉著,和往昔毫無異樣。本書所提供的,便是這個社會圖景,它的風貌、風習,包括制度性的和運行性的諸種色相。
目錄
導言/1
第一節 江南的區域概念/4
第二節 士紳階層的含義及構成/8
第三節 《儒林外史》時代的江南士紳/9
第一章 從《儒林外史》觀察江南士紳的婚姻與家庭/20
第一節 婚姻的締結與禮俗/20
一 婚姻的締結/21
(一) 門當戶對/21
(二) 財婚對門第婚的衝擊/29
(三) 贅婚/35
(四) 納妾制度/39
二 婚姻禮俗/49
(一) 定婚與主婚/50
(二) 六禮/52
第二節 家庭關係/58
一 夫妻關係/58
二 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64
第二章 從《儒林外史》透析江南士紳階層的經濟狀況/71
第一節 江南士紳的收入/71
一 出仕的收入/71
(一) 京官的收入/74
(二) 地方官的收入/78
二 擔任幕僚或清客的收入/8l
(一) 幕僚/81
(二) 清客/92
(三) 總管/92
三 教學的收入/92
四 行醫的收入/100
五 經商的收入/102
六 編選時文的收入/109
七 潤筆的收入/114
八 其他不穩定的收入/126
(一) 堪輿及占卜、星相/126
(二) 乾犯法律/127
(三) 受贈/129
九 官費學生的收入/13l
第二節 物價與支出/134
一 物價/134
(一) 銀與錢/134
(二) 米價/138
(三) 其他物價/141
二 支出/143
(一) 住/143
(二) 食/147
(三) 茶/150
(四) 衣飾/15l
(五) 出行/152
(六) 婚喪費用/153
第三章 《儒林外史》與江南士紳的科舉生涯及心態/159
第一節 應試/161
一 童試/161
(一) 應試對象/16l
(二) 考試過程及內容/163
(三) 童試中式後的優遇與尷尬/171
二 歲考與科考/176
(一) 歲試/177
(二) 科試及錄科、錄遺/180
三 鄉試與會試/182
(一) 鄉試應試對象/182
(二) 鄉試的考官及應試日期、地點和過程/188
(三) 會試、複試及殿試/193
(四) 鄉試、會試的內容/195
(五) 鄉試、會試的中額/198
第二節 科舉考試中的舞弊現象/203
第三節 科舉制度下的士紳心態/210
一 中式後的狂喜和屢試不第後的失落感/210
二 因科舉而派生的迷信一心態/217
(一) 科舉考試中的偶然性/217
(二) 迷信風水與停喪不葬/220
(三) 對夢兆及占卜星相的迷信/228
第四節 與科舉制相關的活動——時文的編選、刻印與發行/235
第四章 《儒林外史》所涉及的江南士紳的文化娛樂生活與交遊/246
第一節 詩會及同道人士間的交往/246
第二節 觀賞戲曲及與戲子的交往/259
一 觀賞戲曲/260
二 與戲子們的交往/262
三 戲曲創作/269
第三節 狎妓及與青樓女子的交往/27l
第四節 出遊寄寓及與僧道人士的交往/285
第五節 與商賈人士的交往/293
第六節 居住環境及市隱心理、回歸心理/307
一 江南士紳的居住環境/307
二 江南士紳的市隱心理與回歸心理/316
第五章 《儒林外史》所反映的江南士紳的學術活動/321
第一節 《儒林外史》時代江南地區學術界概況/321
第二節 江南士紳的家學與學術交流/332
一 江南士紳的家學傳統/332
二 江南士紳的學術著述與交流/338
第三節 吳敬梓的經學觀/343
參考文獻與書目/363
後記/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