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名:《儒家氣學新論》
作者:王明星
出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開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張:14.75
字數:440 000
版次:2009年3月第一版 2009年3月第1次印刷
書號:ISBN 978-7-207-08154-4/B.294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試圖溝通哲學和科學、儒學和唯物主義、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書!氣學為儒家氣學、心學、理學三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張載、王夫之等。本書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太氣論》。目標是實現氣學與科學的結合,從而把科學留在中國,使科學精神真正成為國人的文化自覺。本部分以傳統的氣一元論為基礎來實現與科學的結合,首先,實現了把科學的“慣性定律”融入到傳統哲學之中,推出了一個新氣學。第二,以周敦頤的《太極圖說》、馬克思的宇宙物質論和當代科學界的“大爆炸宇宙模型”為基礎第一次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現代的、科學的、全新的宇宙模型,從而使哲學、科學、倫理的完美統一。宇宙的演化過程是:前宇宙集爆(開始)—→相變(第一次相變—→第二次相變)—→宇宙的收縮(快收縮—→慢收縮)—→宇宙的擴張(緩慢衰退—→快速衰退)—→宇宙集爆(結束)。
第二部分《陰本陽主論》。目標是實現氣學與西方哲學及唯物主義哲學的結合,以提升民族固有的哲學。本部分新宇宙模型的基礎上融合了傳統的“陰陽學說”、西方二元對立、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等各種理論創立了一個“陰本陽主論”的新哲學體系,使陽與物質和鬥爭屬性一致,陰與意識和統一屬性相一致,從而使西方文化、唯物主義與傳統儒學得以有機融合。
第三部分《中國社會形態史陰本論》。把陰本陽主論套用於中國歷史,以“文化史觀”為工具重新詮釋了中國歷史。在本書中,秦以後的中國社會將不再是封建社會,而是“天畝社會”了,並以較大篇幅試圖來破解了中國近代落後的真正原因,從而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奠定一個新理論,創建一個新發展模式。
第四部分《中醫學陽主論》。把陰本陽主論套用於中醫,以倡導從陽論治的新中醫學,屬中醫“火神派”理論一派。並試圖融合中西醫,創造一個中西醫大統一理論,來開創一個中醫學新局面。
科學與民主能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嗎?孔子能與馬克思、愛因斯坦共舞嗎?儒學能由氣學派從唯物主義中轉生嗎?中國人的靈魂還需要重回儒家嗎?儒家新氣學能開啟中國的文藝復興嗎?
圖書目錄
緒 論 1
一 中國文化的哲學譜系 1
二 氣學小史 10
三 氣學的時代任務 21
四 文史哲與中醫學 26
第一部 太 氣 論 29
前 言 31
第一章 氣一元論 37
第一節 氣的規定屬性 37
第二節 事物的一般屬性 41
第三節 事物的平衡存在 49
第四節 物質的哲學分類 56
第五節 事 物 本 質 64
第二章 氣一元宇宙模型 78
第一節 綜 述 78
第二節 太 極 期 81
第三節 陰 陽五 行 期 86
第四節 熵 主導 期 95
第五節 末 日審 判 期 97
第三章 氣一元事物進化模型 100
第一節 綜述 100
第二節 二五運動 101
第三節 能量的儲存 108
第四節 適應系統 113
第五節 生命的本質 118
第六節 人類文化 121
第七節 知民經濟 127
第二部 陰本陽主論 137
前 言 139
第一章 陰陽基礎篇 145
第一節 陰陽的基本概念 145
第二節 陰陽 的 權 屬 149
第三節 陰 陽 的 內 容 153
第四節 陰 陽 三 大 定 律 156
第五節 常見的陰陽關係 161
第二章 儒家的人生觀 165
第一節 善真福美 165
第二節 至善之路 169
第三章 陰陽的基本範疇 177
一 陰陽法與辯證法 177
二 太 和 與爭 戰 179
三 新 三 才 說 182
第四章 儒家文化的復興 190
第一節 仁道三位一體論 190
第二節 大會講——創建人類的精神奧運會 199
第五章 五行陽主論 204
第一節 五行學說 204
第二節 常見的五行關係列表 211
第六章 新《太極圖說》 216
第一節 新太極圖說 216
第二節 儒學真言 217
第三節 新儒學專用標誌“一氣八卦圖”說明 218
第三部 中國社會形態史陰本論 221
第一章 陰陽史觀 223
第一節 人類的歷史觀 223
第二節 文化史觀 226
第二章 儒家文化與中國的盛衰 232
第一節 儒家文化的歷史作用 232
第二節 天畝社會的危機與重建 240
第三節 內聖外王的文化自救 245
第三章 人類的社會形態類型 257
第一節 社會形態的分類 257
第二節 社會形態的演化時間表 260
外一篇:西方信史自1582年起
——論中國為何要採用孔子紀年法 264
第四章 中國社會形態演化史 271
第一節 原始社會期 271
第二節 部盟社會期 274
第三節 封建社會期 278
第四節 天畝社會期 293
外一篇:理學之辱 355
第五節 社會主義社會期 367
第四部 中醫學陽主論 377
前 言 379
第一章 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發展史 385
第二章 陰本陽主論的醫學含義 393
第三章 五行陽主論 397
第一節 傳統的五行學說 397
第二節 五行陽主論 399
第四章 正邪陽主論 402
第一節 邪氣與正氣 402
第二節 新正邪觀 404
第三節 疾病的發生與治療 406
第四節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408
第五章 氣津血精陽主論 416
第一節 氣、津、血、精 416
第二節 精 血 418
第三節 氣 津 431
第六章 氣形陽主論 440
第七章 五臟陽主論 444
第八章 腦心神陽主論 451
結 束 語 458
參考文獻 459
後記 463
創作背景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反傳統主義者高舉民主和科學,以“德先生”和“賽先生”兩面旗幟來反對傳統,試圖開創中國救亡圖存的新局面。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無論是科學還是民主都沒有真正在中國紮下根來,核心的原因在於民主和科學只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深植於西方文化的巨樹之中的。中國這樣的文化大國是不可能全盤西化的,因此科學和民主到中國以後就要通過一個合理方式嫁接到中國文化這個新巨樹上,而這個過程是無比艱巨的,雖然歷經百年,它們仍然在中國文化之外。
表面看,科學與民主在中國已深入人心,但是在文化上卻仍然是那么的格格不入,通俗地講科學和民主只不過是現實需要罷了,它們從來就沒有真正成為中國人的文化自覺。民主與科學相比,筆者認為科學比民主更加根本,因此,這裡主要談科學問題,因為如果科學問題解決了,中國就會自然地具有了民主精神。
由於中國人的科學是外加的,它不是文化自覺,因此,中國文化的土壤不能產生大科學家,相應的中國社會也不養科技企業。面對這樣的文化困境,中國學者把它歸結於科學哲學問題,即以建立一個適合中國文化的科學哲學來為中國人打造自覺的科學精神。但非常遺憾,中國的哲學家們至今也未能完成這個任務。
只有先創造自己的科學哲學,才能建立全民族的科學精神!無疑這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中國應該怎樣建立這樣一個科學哲學呢?它的正確途徑是什麼?
中國文化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面向人本身的“仁學”,另一個是面向自然的“氣學”,這兩部分都是由儒家文化所主導的。現代科學是自然物質原理的學問,因此科學問題大致可歸結到氣學中去,
儒家文化大體可分為氣學、心學和理學三派,心學的代表人物是王陽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是朱熹,這兩派是儒家的強勢學派,特別是理學自宋代以來主導中國長達八百年之久。氣學派是儒家文化一個比較特殊的派別,一方面他傾向於自然,有科學的一面,另一方面的他的宇宙論是前兩者的基礎,他的代表人物有張載、王廷相、王夫之等,在近代則有傾向於氣論的張岱年等。
氣學最初被稱為氣論、氣一元論、元氣論、唯氣論等等,其起源已不可考,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戰國時的《國語》伯陽父的言論。到漢代時發展為氣一元論,到宋代由張載發展為氣學,成為解釋宇宙間一切學問的基礎。到明代氣學由王廷相繼續發展,開始與自然科學有了一定的結合,到當代張岱年則直接提出了氣論與唯物論相結合來開創中國新文化的思想。因此說,把科學與氣學相結合是把科學完全中國化的最可行、最根本的途徑。
那么氣學與科學相結合的可行性在哪裡?它的方式是什麼呢?《儒家氣學新論》一書中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氣學與科學”為題來討論科學怎樣在中國落地生根問題,讓科學在中國永遠安家,科學精神永遠成為國人的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