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中醫院

儀隴縣中醫院

儀隴縣中醫院又名縣紅十字醫院,國家二級乙等醫院。是一所專業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服務質量優良、診療環境舒適的非營利性中西結合醫院;是全縣中醫藥教研中心等。

基本信息

儀隴縣中醫院隴縣中醫院

儀隴縣中醫院又名縣紅十字醫院,國家二級乙等醫院。是四川省中醫事業縣級發展中心建設單位之一。是一所專業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服務質量優良、診療環境舒適的非營利性中西結合醫院;是全縣中醫藥教研中心;是儀隴縣建設全國、四川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龍頭單位;是省中醫研究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綿陽市中醫院定點輔導醫院;先後被確立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醫院設金城、新政兩個院區、三個門診部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地面積60畝,現有固定資產2000餘萬元,房屋建築面積13000多平方米。現有職工18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0人,市縣級名老中醫2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中級職稱專業人員78人。開放床位150張,設有內、外、婦、兒、急診、門診、放射、超聲、檢驗等3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
曾經滄海難為水,縣中醫院人艱苦創業,走過滄桑30年,縣中醫院原名城關衛生院, 1980年更名,當時建築面積不足200平方米,無任何檢查治療設備,無收治住院病人的能力,僅能承擔普通門診業務及區域內防疫保健工作。在“振興中醫”政策的推動下,經過醫院分級管理達標建設,通過全院職工的負重拼搏,縣中醫院的規模、技術水平、綜合實力明顯上了一個台階。1990年被確立為儀隴縣紅十字醫院,1995年達到"國家二級乙等"醫院標準。先後榮獲市、縣醫療工作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南充市誠信單位、醫保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先進工會、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愛國衛生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作為全縣中醫藥事業的龍頭單位,在縣委政府和縣衛生局的領導下,通過省中醫藥管理局驗收2004年成功創建四川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通過國家局中醫藥管理局驗收2006年成功創建國家中醫工作先進縣。成為全市中醫藥行業的一面旗幟。
30年來,歷屆醫院領導班子堅持“以人為本”的治院理念;堅持“依法治院、科技興院、民主管院、和諧建院、發展強院”的治院方略。始終把“醫心慈、醫術精、醫紀嚴、醫風正”作為院訓,把“嚴謹、求精、勤奮、奉獻”八字精神作為醫院精神加以倡導,並潛移默化於領導和職工的言行中,貫穿於診療、服務和管理的全過程。推行院務公開,醫院的醫療服務、醫療價格、政風行風建設等向社會公開;醫院的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使用、大額設備和藥品採購、崗位設定、績效工資分配、年度財務預決算等情況向院內職工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在醫院門診、住院部設定了舉報箱、舉報電話、院領導值班席,制定和完善“職工民眾投訴制度”、“社會評議政風行風制度”、“首問首辦責任制度”、公布醫院行風、糾紛等投訴查處的方式及查處時限,做到有報必接,接之必辦,辦之必果。
規範招標採購和收費行為。醫院藥品、設備、耗材全部按照上級制訂的標準實行招標採購。認真執行上級制訂的收費標準,全面推行患者住院費用每日清單制,不分解收費,不超標準收費,不自立項目收費;實行單病種限價制度,規範醫生用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落實便民服務,暢通服務流程。對患者實行心理和生理雙重治療,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調整科室布局,完善急診急救“綠色通道”,為廣大患者提供便捷、溫馨的診療場所;完善導醫台,增加導醫人員、諮詢人員、分診人員,為病人免費提供飲水、推車、輪椅等;進一步規範了科室標識,使科室標識統一、清楚、醒目;醫技科室縮短出報告時限,節省患者時間。
轉變服務觀念,文明行醫,實行首問、首診、首接負責制;實行病人選醫護制度,在各醫療科室成立了若干醫療專業組,通過“病人選醫欄”進行公開介紹,由患者自主選擇醫生、護士,讓患者滿意;堅持每月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將醫務人員置於患者監督之下;公示各類項目及藥品價格,在住院部設立患者微機查詢系統,方便患者了解自己的花費情況,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和理解。
加強醫療設備和技術的引進。醫院先後引進美國GE公司全身CT機、GE公司彩超、日本東芝多功能B超、德國經顱多譜勒、500MA閉路X光機、義大利SABA-18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視腹腔鏡、體外震波碎石機、日本電子胃鏡、心電監護儀、24小時心電監護儀、動態血壓儀、紅外線乳腺掃瞄器和治療儀等萬元以上大中型醫療設備50多台件,醫療設備總值1200餘萬元。
醫院加強以培養名醫、建設名科、爭創名院為基本框架的“三名工程”建設。根據自身人才結構情況和專科發展方向,以突出中醫特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走科技興院之路為著眼點,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堅持請進來與派出去相結合、崗位培訓和引進人才相結合、重點培養和專科建設相結合,激勵與約束相結合,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每年初制訂詳細的人才培訓計畫,安排專項資金。對各級專業技術人員分層次培訓,促進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
為 落實省“十大惠民行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該院投資近200萬元創建了金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並通過省衛生廳驗收。該中心依託醫院,立足社區,主動為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充分體現了社會效益,使所轄社區居民真正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基層衛生服務。
建院30年來,薈萃當地一代代名醫,鑄成淵源深厚之學術根基。醫院湧現出了南充市十大名中醫之一的張國鴻、省委組織部命名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示範崗的周中立等名老中醫,培育出縣級拔尖人才4人,高級職稱10餘人,學科帶頭人20餘人。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為醫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心腦血管病科1999年成為首批省級重點專科,2005年被列為全國西部農村重點中醫專科建設單位,中醫眼科、中醫燒傷科成為市級重點專科,康復理療、肛腸等專科在當地也享有聲譽。其中中藥燒傷治療技術、中成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電視腹腔鏡手術、白內障復明手術等項技術均在當地率先開展,腰椎間盤突出症被列入全省重點專病建設項目,目前處於全市同行業的領先水平。醫院充分利用和發揮中醫藥的自身優勢,加強了專方專藥的開發和套用,因其療效確切而受到患者的肯定和好評。
2009年是縣中醫院發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懷下,醫院抓住災後重建、國家擴大內需建設項目、香港政府援建等多個項目建設,加快新政院區的建設與發展,先後在新縣城槽田街征地40畝,遷建一期工程門急診醫技樓已於3月動工建設,住院樓、辦公及後勤保障樓正緊鑼密鼓進行。它們的建成投入使用,必將大大提高中醫服務於民眾的能力和水平。
建院30年來,醫院門診量從1980年的0.85萬人次到2008年的22.8萬人次;從沒有能力收治住院病人到2008年收治住院病人4200人次;固定資產從建院初的50萬元到2200萬元;醫療設備從建院之初的2萬元發展到現在的1200萬元;床位從無到有,到現在的300張;職工人數從6人壯大到180人;業務收入從3.8萬元到1580萬元;
30年,滄桑巨變,譜寫中醫院發展新篇章;
30年,中醫事業大發展,儀隴大地盡輝煌;
30年,關注民生,情系百姓,患者唱響杏林頌;
30年醫藥改革與發展,縣中醫院人用艱辛的拼搏實現了中醫院的加速度發展,成就了我縣中醫藥事業的大發展。譜寫了我縣中醫藥發展史上的壯美華章。在未來的征程中,勤勞樸實的中醫人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用智慧和汗水成就儀隴縣中醫院和中醫藥事業更加輝煌的明天。

【所屬地區】
四川省-儀隴縣
【郵政編碼】
637600
【聯繫電話】
0817-72223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