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介紹了22種急性疾病的灸法,並附簡明圖說。有一定臨床價值。《騎竹馬灸法》介紹了癰疽發背的一種灸法,其取穴法十分獨特。《竹閣經驗方》記錄了30多個驗方亦多為有效。
現有《三三醫書》本,1949年後有影印本。
相關詞條
-
《備急灸法》
《備急灸法》是南宋醫家聞人耆年編寫的一部灸法專著,保存了古代名醫的灸法經驗。《備急灸法》雖然載方不多,但均為古代急症灸法的經典方,是對宋以前急症灸法經驗...
內容簡介 傳播 -
《宋本備急灸法》
《備急灸法》灸法專書卷。南宋初年聞人耆年編。1245年孫炬卿重刊,書中介紹了22種急性疾病的灸法,並附簡明圖說,有一定臨床價值。
簡介 大骨空 引用 內容方劑 -
備急灸法·十二經穴病候撮要·針灸醫案合集
內容介紹《備急灸法·十二經穴病候撮要·針灸醫案合集》主要內容簡介:《備急灸法》一卷。 《十二經穴病候撮要》一卷。 《針灸醫案》三編。
內容介紹 -
急症灸法
灸法,是指套用高溫(主要是艾藥或其他物質燃燒後產生的溫熱)或低溫,或者以某些材料(對皮膚有剌激作用的藥物或其他物質)直接接觸皮膚表面後產生的刺激,作用於...
針灸學之急症灸法 灸法治療 灸治部位 操作方法 灸治要求 -
《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是一部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書。包括傷寒、溫病、各科雜病、外傷、寄生蟲病等多種病症。
簡介 醫學內容 醫書特色 作者簡介 醫書影響 -
灸法補瀉法
灸法治病,既可補虛又可瀉實;既可溫寒又可散熱;既可扶陽,又可養陰。但是自《傷寒論》提出“火逆”、“火劫”之說,針法屬瀉,灸法屬補的傳統觀念已被奉行了10...
簡介 歷史淵源 現代研究 作用 方法 -
艾炷隔物灸法
艾炷隔物灸又稱間接灸,是指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上某種物品而進行施灸的一種方法。此法首載於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其創立了治霍亂“以鹽內臍中,上灸二七壯...
簡介 分類 -
瘢痕灸法
瘢痕灸法,又稱化膿灸。系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膚,漸致化膿,最後形成瘢痕的一種灸法。瘢痕灸可以說是我國套用歷史最長的一種灸法。
定 義 概 述 操作方法 主治病證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