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鳳尾蕨(原變種)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分布於中國台灣、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越南北部及日本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PterisfaurieiHieron.var.fauriei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1)卷||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 PterisL.||篦形鳳尾蕨組Sect.QuadriauriculaChing||單軸系Ser.QuadriauritaeChing||傅氏鳳尾蕨(原變種)PterisfaurieiHieron.var.fauriei
46a.傅氏鳳尾蕨(原變種)圖版20:3-5
PterisfaurieiHieron.var.fauriei

植物形態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圖版20:3-5傅氏鳳尾蕨(原變種)圖版20:3-5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植株高50-90厘米。根狀莖短,斜升,粗約1厘米,先端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長約3毫米,深褐色,邊緣棕色。葉簇生;柄長30-50厘米,下部粗2-4毫米,暗褐色並被鱗片,向上與葉軸均為禾稈色,光滑,上面有狹縱溝;葉片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長25-45厘米,寬17-24(30)厘米,二回深羽裂(或基部三回深羽裂);側生羽片3-6(9)對,下部的對生,相距4-8厘米,斜展,偶或略斜向上,基部一對無柄或有短柄,向上的無柄,鐮刀狀披針形,長13-23厘米,寬3-4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具2-3(4.5)厘米長的線狀尖尾,基部漸狹,闊楔形,篦齒狀深羽裂達到羽軸兩側的狹翅,頂生羽片的形狀、大小及分裂度與中部的側生羽片相似,但較寬,且有2-4厘米長的柄,最下一對羽片的基部下側有1片篦齒狀深羽裂的小羽片,形狀和上側的羽片相同而略短;裂片20-30對,互生或對生,毗連或間隔寬約1毫米(通常能育裂片的間隔略較寬,達2毫米),斜展,鐮刀狀闊披針形,中部的長1.5-2.2厘米,寬4-6毫米,通常下側的裂片比上側的略長,基部一對或下部數對縮短,頂部略狹,先端鈍,基部略擴大,全緣。羽軸下面隆起,禾稈色,光滑,上面有狹縱溝兩旁有針狀扁刺,裂片的主脈上面有少數小刺。側脈兩面均明顯,斜展,自基部以上二叉,裂片基部下側一脈出自羽軸,上側一脈出自主脈基部,基部相對的兩脈斜向上到達缺刻上面的邊緣。葉乾後紙質,淺綠色至暗綠色,無毛(幼時偶為近無毛)。孢子囊群線形,沿裂片邊緣延伸,僅裂片先端不育;囊群蓋線形,灰棕色,膜質,全緣,宿存。

產地分布

傅氏鳳尾蕨(原變種)產台灣、浙江(天台山、南匯)、福建(崇安、邵武)、江西(會昌、大余、尋烏、安遠、崇義、寧都)、湖南南部(宜章)、廣東(廣州、高要、英德、蕉嶺、大埔)、廣西(都安)、雲南東南部(河口)。生林下溝旁的酸性土壤上,海拔50-800米。越南北部及日本(伊豆諸島、紀伊半島、四國、九州、琉球群島)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南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