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吾康

傅吾康

傅吾康(1912-2007)是當代德國著名的漢學家和戰後漢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漢堡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系名譽教授。他是福蘭閣子女中唯一一個繼承父親事業的。他精通中、英、德文,一生潛心研究明清史、中國近代史和近代東南亞華人碑刻史籍,著作豐富。20世紀70年代赴馬來亞授業和研究。2007年9月6日逝世。

基本信息

簡介

傅吾康( Wolfgang Franke)原名沃爾弗岡·法蘭克。

傅吾康 傅吾康

1912年生於德國漢堡。1930年至1935年肄業於柏林大學及漢堡大學,專攻漢學/日語及古和近代史。1935年獲漢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37年赴上海,任北平中德學會秘書,幹事,總編輯等職。傅吾康在50-70年代還先後擔任了美國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吉隆坡馬來西亞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和檀香山夏威夷大學的客座教授,德國東亞協會主席等職。德中建交,任外交部訪華團顧問。著名的德國東亞學術雜誌《遠東學報》(Oriens Extremus)和漢堡亞洲研究所也是他倡導創辦的。傅教授一生潛心研究東南亞華文碑銘史料,是國際知名的明代史權威學者和國際著名的漢學家。他精通中、英、德文著作豐富。

人物年表

1912年生於德國漢堡,從小受其父德國漢學界泰斗福蘭閣的影響,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著特殊的感情。

1930年起先後在漢堡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漢學和日本學、歷史學。

1935年以《康有為和他的學派的變法維新運動》(Die staatspolitischen Reformversuche K'ang Yuweis und seiner Schule)一文取得漢堡大學博士學位。

1937年傅吾康隻身來華遊學,先到上海、南京等地訪學,不久到北京,歷任“中德學會”(Pekinger Deutschland Institut)秘書、主事、會長和研究員等職。

1945—1946年曾任北平輔仁大學講師。

1946—1948年在成都擔任國立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1948—1950年應馮至先生的聘請擔任北京大學西語系德文教授。期間,他還先後擔任了《中德學志》、《漢學集刊》和《中國文化研究會刊》的編輯工作。在中國他同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的胡雋吟女士結婚。

1950年傅吾康回德國,接受漢堡大學的聘請,出任中國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直至退休。

1977年傅教授退休後,復擔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廣州中山大學東南亞歷史研究所客座教授。

2000年6月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協會出版一本“慶賀傅吾康教授八秩晉六榮慶學術論文集”以表揚他對東南亞銘刻資料之蒐集及編纂工作。

2000年6月傅教授授回德國定居。

2007年9月6日逝世於德國柏林。

學術貢獻

傅吾康是當代德國著名的漢學家和戰後漢堡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漢堡大學中國語言文化系名譽教授。他精通中、英、德文,一生潛心研究明清史、中國近代史和近代東南亞華人碑刻史籍,著作豐富,是國際知名的明代史權威學者和國際著名的漢學家。

漢學研究

傅吾康在漢學方面的研究重點是明清史、近代史和近代東

傅吾康作品 傅吾康作品

南亞華人碑刻史籍。其代表作《明代史籍匯考》(Preliminary Notes on the Important Chinese Literary Sources for History of the Ming Dynasty,1368—1644)蒐集了大量的中文文獻和西方資料,是西方公認的一部比較全面介紹明人史籍的史料學著作。他撰寫和出版的有關明清史的重要論著還有《明代中國的土地稅》、《有關明代初葉的中文新著作》和《中國科舉制度革廢考》等。傅吾康十分關心中國近代歷史的演變,於1957年在慕尼黑髮表了《中國的文化革命:五四運動》(Chinas kulturelle Revolution—Die Bewegung vom 4.Mai 1919)論著,1958年又在慕尼黑髮行了《1851-1949年間的中國百年革命》(Das Jahrhundert der chinesischen Revolution 1851—1949)初版本,把太平天國以來中國近代史上的事變看成一個連續的發展過程,在西方學術界頗獲好評,因而該書於1980年又出版了增訂本。

傅吾康的另一部關於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著作是1962年在德國格廷根出版的《中國與西方》(China und das Abendland),該書對近代西方列強在華的侵略行徑持批判態度。他還利用自己的優勢,於1974年在杜塞道夫出版了介紹現代中國的《中國手冊》(China—Handbuch)。

傅吾康在60年代曾受聘到馬來西亞大學創辦中文系,在那兒他產生了對東南亞華人史跡的研究興趣。1977年,他退休後再次受聘到馬來西亞大學中文系任教授,期間集中精力研究南洋華人的歷史,在星馬各地蒐集了大量的金石碑刻,1978年他與陳悌凡(Chen Tieh Fan)合著並出版了《馬來西亞的華人碑文》(Chinese Epigraphy in Malaysia)。

幾十年來,傅吾康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書評,1989年在新加坡出版了《傅吾康學術論文選集》,這本大型選集彙編了其關於明史、清史、東南亞華人史和海外中文教育以及日耳曼學的研究論文,大體反映了傅吾康一生治學的歷程。

上述著作中值得展開的是傅吾康1980年出版的《1851-1949年間的中國百年革命》增訂本。傅吾康在書中敘述了1851—1949年中國近代革命的歷史,把百年革命的歷史劃分為五個階段,視中國革命的過程為一個不斷發展、上升和深化的過程。傅吾康強調從整箇中國歷史的角度來觀察中國近代史,不是機械地把近代和傳統割裂開來,而是從“革命”概念入手,從《易經》里的“革命”說起,談到五行學說、漢代緯書、以及孟子的“君輕民貴”的思想,證明了在中國的國家觀念中,革命是作為一種合理的手段而存在的。傅吾康在書中批評西方革命黨人的理想化和政治幼稚以及脫離中國實際的錯誤看法,進而指出,國民黨從政治上背離革命走向反動和衰敗,社會變革任務最終由共產黨人完成。書中,傅吾康如實地記錄了國共兩黨的不同形象: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到了驚人的地步,共產黨人清貧而廉潔,充滿著理想主義精神。共產黨的軍隊裝備很差,但是指揮有方,戰鬥情緒高漲。一切表明進行社會革命的時機成熟了。

傅吾康認為新中國的建立標誌著中國近百年革命的最後階段社會革命的完成。但是,傅吾康的進步歷史觀遭到了西方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的批評,指責他借用了共產黨人的觀點對中國革命過程進行解釋。然而,德國當代漢學家斯泰格(Brunhild Staiger)和艾伯斯坦(Bernd Eberstein)等對其人其作的評價為:傅吾康繼承並發展了福蘭閣對中國歷史的研究。福蘭閣研究的是19世紀以前中國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東亞文化圈內的發展;而傅吾康研究的是19世紀以後中國通過種種決裂和危機走向現代化的過程。

漢學教學

傅吾康不僅在漢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漢堡大學從

傅吾康 傅吾康

事漢學教學27年還為德國培養了一批批漢學學科帶頭人,曾指導22人獲得漢學博士學位。他認為,中國人遠比西方人微妙,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西方人應該向中國人學習。他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把它列入普通學校的教學內容中,以普及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他還認為,漢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德國所有的大學都應設立漢學研究和教學機構。他曾擔任德國東亞學會主席,亞洲學會副主席,創建了以研究中國和東亞為重點的德國漢堡亞洲研究所,他還主張在著名的德國科研機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設立東亞歷史研究所,研究商周以來的中國歷史。退休後,傅吾康在馬來西亞大學中文系任教。

學術著作

中文著作

《印度尼西亞華文銘刻彙編》

《馬來西亞華文銘刻萃編》

《泰國華人銘刻萃編》

《明代史籍匯考》

外文著作

《A centu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ese epigraphic materials in Indonesia》

《Chinese epigraphic materials in Malays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 History》

《The reform and abol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Sino-Malaysian a selected papers on Ming & Qing history and on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1942-198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