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會成功

做好人會成功

《做好人會成功》是2010年04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黛芬·艾因霍恩。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史戴芬·艾因霍恩(Stefan Einhorn),瑞典人,醫學博士,著名醫生、教授和作家。1999年以來,他一直在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擔任分子腫瘤學教授,同時擔任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一名高級醫師和該院道德委員會主席。除此之外,他還是瑞典作家聯盟的成員。

做好人會成功做好人會成功

他撰寫了醫藥、宗教以及哲學等科普類的讀物,還包括一些文學作品,在西方影響很大。2005年,《做好人會成功》(The Art of Being Kind)一書得以出版,先後被翻譯成16種語言,銷量已超過300萬冊。其他作品有《隱蔽的上帝》(The Concealed God)、《第七天》(The Seventh Day)等十餘部。

內容簡介

《做好人會成功》“好人”總會被認為是有點軟弱,或不敢提反對意見的人。難道做好人只會淪為別人向上爬的踏腳石,只會令自己吃虧?瑞典的史戴芬?艾因霍恩教授在這本風靡全球的暢銷書《做好人會成功》中告訴我們:與人為善才是成功的秘訣!艾因霍恩是瑞典著名的醫學教授,長期教授職業道德和領袖能力的培訓課程。他以科學家的身份,通過心理學等研究方式說明:善待他人對事業大有幫助,因為慷慨良善的人不會被他人視為威脅,能建立積極、長遠、穩固的人際關係,彼此就會放下敵意、好好合作,結果人人得益。

本書打破了成功只能從金錢、利益方面出發的觀點,為人們指明了前進的坦途。

媒體評論

某些人反思不足,缺乏同理心,但是,他們可以學習,不僅提高自己,而且回報他人,那么就可以克服這些缺陷,最後達到成功。

——美國《出版商周刊》

難道做好人真的會淪為別人向上爬的踏腳石,婦人之仁只會令自己吃虧?善待他人對事業大有幫助,因為慷慨良善的人不會被他人視為威脅,彼此就會放下敵意好好合作,結果人人得益。

——香港《文匯報》

所有的小聰明,一切為人處世的技巧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應該該有良知良能,首先做一個好人。

——著名評論人、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

圖書目錄

序 做好人,做最長遠的贏家

像“好人”還有“善良”這樣的詞語,為什麼會帶著負面意義呢?我們對“好人”的看法必須在觀念上來一次大革命。

一個“好人”,意識里總記得要持續關懷他人。就我看來,這似乎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特質。

做好人也不是沒有骨氣,不是讓旁人剝削你,更不是自願去做一些違背自己天性的事情。

1 人人都面臨兩難選擇

規矩與原則的存在是為了讓人遵守,但有時我們也會發現,自己陷入了那種需要考慮其他因素的境地。往往是,我們選擇了一個既對且錯的辦法,摒棄了另一個既對且錯的辦法。

道德里的做人學問 013

面對道德兩難 016

解決兩難問題的5種工具 020

(1)道德和法律:指導著我們的行為

(2)理性:讓我們進行分析,避免製造傷害

(3)良知:內在的指南針,明辨善惡

(4)同理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5)身邊的人:聆聽他們的忠告和意見

2 假好人的罪與罰

我們常常利用做好人作為藉口,掩飾一些消極甚至是毀滅性的行為。這成了一個由善良構成的擋箭牌。我把這種特質叫做“假好人”。區分真好人與假好人非常重要。

沒辦法說不 030

偽裝善良 035

行為愚蠢 042

3 真好人的願與行

“重要的是心意”?別相信這種藉口!因為重要的不是心意,而是有沒有做出來。如果做的是好事,那么事情背後的原因就只是次要的。

將好心付諸行動 048

具備良好判斷力 052

勇於為他人挺身而出 054

有時違反規範去做正確的事 059

善待自己 065

4 錯失良機

我們希望做好人,但我們的行為有時又會與理想相牴觸。為什麼會這樣呢?真相是,我們有時候會因為阻力而錯失做好人的良機。

我很忙 070

我不懂體諒別人 073

考慮不夠周詳 078

我不想多管閒事 080

能講不能做 082

我們內在的攻擊性 084

我無能為力 089

那不是我的責任 091

無論怎樣做都會出問題 093

5 心中有個太陽

如果別人對我們好,我們也會對周圍的人好。我們的善行就像池塘中的漣漪一般,向外擴散。我們並非無能為力,我們可以為身旁的人做很多事情,同時也是為我們自己。

動物會照顧同類 100

人類渴望善待他人 111

想別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人 118

人心向善的16個自私理

這些理由受4大動機驅使

6 成功的定義

當初看來成功的,也可能最後變成以失敗收場。我們常去追求的,都是一些達成時無法給我們成就感的目標。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成功 143

成功的標準 147

表面成功與內在成功 150

成功由自己界定 155

7 做好人會成功

這些建議可以套用在我們的職場生活、社交生活與內在生活上。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自己的一生能功成名就,就該慢慢了解這些部分。

對他人慷慨會得到回報 160

關心他人可提升自己 171

化解衝突才會贏 175

越體諒別人越能發展同理心 183

付出多一點可踏上成功 188

用好榜樣影響他人 190

成功就是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193

……

書摘

表面成功與內在成功

我住的地方每年都會幫小朋友舉辦運動會。有好幾百位家長都會把握這個機會,好好欣賞自己小孩的各種運動天分,給他們加油打氣。有一次我站在60米短跑的終點線,看著一個我跟他父母不是很熟的孩子,以第二名成績衝過終點線。小男孩的爸爸迎上前去,我本來以為會聽到他恭喜自己的兒子,沒想到我卻聽到了以下的對話:“可惜你沒有贏,不過明年還是可以再試試看。”男孩雖然還在微笑,但笑容已經有點僵硬,他回答說:“但是我跑了第二名呀,那也很棒啊!”他父親說:“參加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要贏。”這時,孩子的笑容完全消失了。

表面上的成功,講的是周圍的人怎么看我們。衡量我們的,是別人的衡量標準,通常都是家人或社會,根據各種不同的標準來衡量我們。內在的成功則是我們如何看待自己。這隻有我們自己的衡量標準才算數,而我們的成功則跟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有關。這也是我們的心有決定權的地方。

這個孩子得了第二名,並沒有辜負他自己對成功的解釋,但這個內在定義,卻無情地牴觸了由父親所代表的外在世界對成功的看法。

內在認知與外在認知對成功的看法不同,其實還是很常見的。在這個男孩與父親的例子裡,跟負責完成的人比起來,外在世界對“成功”一詞的看法其實是比較狹隘的。不過也有相反的例子。

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同意諾貝爾獎是個人成就的最高指針之一。法國作家薩特(JeanPaul Sartre)獲得了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他卻拒絕了。對薩特而言,諾貝爾獎並不是成功的象徵。

我們分析自己的成就時,總是傾向將自己與別人比較。只因為我們比100年前的人擁有得更多,或比低收入國家的人更富裕,就自以為這是經濟上的成就,其實不然。真正有意義的,是我們的成功與我們同儕的成功之間的關係。在一項研究中,有人問美國的學生,他們是比較願意每年賺一定的錢,而其他的人只賺他們的一半;還是賺兩倍的錢,但別人賺得更多,是他們所得的兩倍。結果,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了第一種:賺得少一點,但是比別人多。所以我們內在的成功感,其實是密切關係到與他人的比較的。

但這些比較並不需要理會其他人的情況如何,我們也會拿自己當標準來比較。我們拿到銀牌會比拿到銅牌高興嗎?答案也許顯得很清楚,因為第二名比拿第三要好。但是研究卻顯示,其實答案剛好相反。拿到奧運銅牌的運動員,通常比銀牌得主更心滿意足,因為銀牌得主更可能擔心自己會輸。同樣的,在世界盃足球賽取得銅牌的隊伍,通常帶著成功感離開比賽。他們也許輸掉了準決賽,但他們重整旗鼓,打完比賽,並贏得勝利。而在另一方面,銀牌得主輸掉了決賽,也輸掉了冠軍。我們會拿可能發生的事情作比較,並與我們的情況相互比較。

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有個男人跟妻子和九個孩子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小房子裡。他去找智者,請他給一些智慧之言,因為他們的情況實在令人無法忍受,太擠了。“我的建議是把山羊帶進房子,跟你們住在一起。”智者說。這個不快樂的男人以為自己聽錯了,但智者跟他確定,他們應該把山羊帶進屋子,並請他過一個星期再來。當這個男人再來的時候,智者問他情況如何,他回答說:“像地獄一樣。山羊很臭,會撞人,而且占掉好大空間,糟透了!”“很好。”智者說,“你現在可以把山羊放出去了,你會覺得自己好像住在天堂里。”

我們的生活里可能有很多地方就像這樣的情況。我們是經過比較來判斷自己過得如何。這也是為什麼,戶外一樣是15攝氏度,可是在9月會令人覺得冷,但在4月卻令人覺得暖。

我們認為自己怎樣才算成功,也可能是自信心的問題。如果我們有很強烈的自信心,那么我們對自己的成就總不會感到驚喜,至少不會像身旁的人那樣驚訝。如果我們對自己沒什麼信心,我們就會覺得某個成就令人激賞,而身旁的人卻可能覺得這算不上什麼,只是普普通通罷了。

我們自信心的基礎來自幾個不同因素,基因扮演了相當的角色,但我們的教養同樣重要,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弗洛伊德說:“一個男人,假如他童年時毋庸置疑是母親最鍾愛的孩子,他一輩子都能保持勝利者的感覺,這種對成功的信心,往往能帶來真正的成功。”如果我們相信自己無往不利,就能增加手邊事情的成功機率。

不管跟我們周遭世界對成功的認知是否相關,帶著內在成功感的生活可能會有正面影響。但這種感覺,也可能會不知不覺地變成某種完全不同的東西。有一些人,在身邊其他人眼中也許不是那么成功,但他們自己卻相信別人以為他們很成功,這些人同樣也會有內在的成功感。當他們對自己的內在看法與現實之間的差異變得很明顯時,這就稱為自我形象浮誇,也就是自大狂。這種自我膨脹的情況,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他們身邊的人都可能有危險,而且這在罪犯之間並不少見。

缺乏自信同樣也可能是把雙刃劍,那也許代表所有成功都是驚喜。但我們若缺乏自信,也可能會愚弄我們,讓我們以為自己成就的任何事都毫無價值。

缺乏自信心還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影響到我們。希望能成就更多,隨時能得到新事物的渴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也許這樣能驅使我們前進,希望能向別人證明我們的確非常好。這是祝福還是詛咒?如何掌握這種特徵,全操縱在你我自己的手上。

問題在於如何找出良好的平衡。我們不能只是匆匆度過人生,而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卻不曾享受、珍惜。決定杯子到底是半滿還是半空的是我們自己。到頭來,由我們自己決定對所擁有的東西覺得滿足還是不滿足。

1914年12月,愛迪生的實驗室慘遭燒毀,連帶燒掉了他和同事正在努力研究的許多模型。甚至連建築物本身的保險都賠不起。看過這片頹垣敗瓦之後,愛迪生說:“我們所有的錯誤都燒光了。謝天謝地我們可以從頭開始了。”

成功由自己界定

“成功”到底是什麼意思?就算我們能同意成功的特定標準,還是會被迫下結論說,每一個人都一定要找出成功對自己的定義。對於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們會通過與這些個人哲學的關係來定義這個詞。我自己對於成功的看法是:“成功是一種主觀的經驗,只能在我們自己心裡界定。”

在很大程度上,打從我蹣跚學步開始,我的成功目標就已經展開在眼前。我會變成腫瘤科醫生和癌症專家,我會變成主任醫生和教授,然後我要當上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醫院的系主任。我懷抱著這些事業目標,奮鬥了好多年。我成為護理癌症病人的專家,我成了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副教授,最後領導一個大型研究團隊。每件事情都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直到我在1990年中期碰上生命危機。因為這個危機,我對生命中哪些事情比較重要的看法也有了改變。

當時,因為有了這些經驗,我決定要寫一本關於神的書,我了解到,這將會是我研究生涯的結束。我想當教授和系主任的希望是無法實現了,因為寫一本書會占用我大部分的時間(我也覺得,研究圈子大概會把我當成“瘋子”,因為我寫了一本關於神的書)。我的研究團隊中有許多聰明的同事,我必須把很大部分的責任轉移給他們,如果我能夠寫成這本書,也要把榮耀歸給他們。考慮了大概一分鐘以後,我決定事情非這樣不可。我覺得,有比事業、當上教授與系主任更重要的事。我別無選擇——我要寫這本書。

三年後,當《隱蔽的上帝》(The Concealed God)出版時,我環顧四周,看看這些年來發生了什麼事。我看到的事情令我驚訝。之前的研究從沒有像過去三年這么順利。我的同事們證明他們是比我更優秀的研究人員,在支持、建議與鼓勵下,他們做得非常出色。接下來的一年,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竟然被委任為教授與系主任。

我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成功目標,而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當這些目標對我來講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時,它們卻實現了。也許這就像在黑暗中看東西。如果你對準它看,其實是看不清楚的,你會發現,稍微偏一點會看得更清楚。

當研究中心主任的那幾年我獲益良多,但總覺得這比較像是一個階段的訓練,而非對我一生的訓練。也許這就是表面上的成功吧,但這是不是內在的成功呢?幾年前我決定辭去研究中心主任,然後直接把我教授的時數減成兼職,並決定把原本參與的研究,還有研究團隊徹底移交給最親近的同事,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研究人員。

這樣我才能專注在其他議題,也就是道德的問題,還有我們該如何過生活。接下來的一年,《第七天》(The Seventh Day)出版了,這是一本關於生命意義的虛構故事。而我也開始常常做人際關係與道德方面的演講。

這樣的改變並不容易,我放棄了能供應我直到退休的穩定事業,選擇了一條不管在經濟上或事業上,相對較為不穩定的路,但我還是覺得這樣是對的。我知道自己之前做的事似乎不是那么適合自己,而覺得現在做的事情很有意義。而事實上,也許生活得有意義才是衡量成功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