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偈一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菩提樹:在古代印度叫畢婆羅樹,又名七葉樹,是印度一種極普通的樹木,普通得猶如中國的楊、柳、桐、槐。
作品譯文
菩提樹原本就不是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鏡子。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創作典故
據說,五祖弘忍退位時,想找一個有才能的子弟做自己的繼承人。於是,他把所有的弟子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你們都將自己多年悟禪的結果寫成偈子,然後呈上來,我看看你們修行的成績,中意的話,就把衣缽傳給他”。
在眾多的徒弟中,有一名叫神秀的上座和尚,資歷很深,讀了很多經書,頗有學問,深得弘忍器重。大家認為衣缽的繼承人非他莫屬。很多人沒想去作偈子,而是等著看神秀的參悟。
不幾天,神秀將自己參悟的偈子寫在了牆上。偈子云:身如菩提樹, 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這樣的偈子自然引來一片叫好聲,也很快傳到正在伙房舂米的惠能耳中。惠能聽了後,就告訴身邊的僧人說:“還行,但未能真正悟道。”
一個勤雜工如此說,大家感到很驚訝。於是,在眾人的一致要求下,惠能說出了自己的偈語,就是該文“偈一”。眾人感覺這個更好,就把神秀的從牆上擦掉,替之以惠能的。
第二天,弘忍看到了這首偈語,連連點頭。為了掩人耳目,他脫掉自己的鞋子,把惠能的偈語從牆上擦掉了。晚上,惠能還在伙房幹活,五祖悄然而至,寒暄過後,他用手杖在門上輕輕敲了三下,然後轉身走了。惠能會意,便在三更時刻到五祖房中。五祖為他講解《金剛經》,當聽到“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徹底大悟,弘忍就把衣缽傳給了他。惠能即為六祖禪宗。
作品鑑賞
菩提樹,在古代印度叫畢婆羅樹,又名七葉樹,是印度一種極普通的樹木,普通得猶如中國的楊、柳、桐、槐。喬達摩·悉達多太子在結束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之後,就在這樣一棵普通的畢婆羅樹下悟道成佛,終於成為一代偉大的教主。人們為了感念佛祖證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便把他悟道時給予他遮蔽的畢婆羅樹,稱之為菩提樹,也就是覺悟之樹。
再看這兩個偈子: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字面意思是: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字面意思是如作品譯文所述。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從這個意義上說,惠能的參悟自然高出神秀許多。神秀仍然停留在內,而惠能卻早已走出了自我,來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山川草木,河流花林,皆有佛性。菩提不菩提,明鏡不明鏡,不在於樹,不在於台,而在於自身有沒有一顆菩提或明鏡之心。若菩提明鏡之心在,豈不樹樹皆菩提、台台皆明鏡!反過來說,若無菩提和明鏡之心,無論坐於何種樹下,何種台前,也是徒勞的。
所以,守住心靈比什麼都重要。
作者簡介
惠能,出家前家境貧苦,母寡居,年稍長賣柴養母。他在市井間留意聽人談論佛經等,初投智遠禪師,智遠承認他的理解非同一般,並勸他到禪宗五世祖弘忍處“求印證”。
惠能第一次答弘忍問時就說“唯求作佛”,可見對當時禪宗的“皆可成佛”的理論已有相當見識。入寺後僅成為“行者”,操寺中舂米苦役。後因“頓悟”機緣被弘忍選中為衣缽傳人,秘密授傳宗之寶木棉袈裟、令逃嶺南;三天后弘忍才宣告佛法已經南去。此言一出,隨即有數百人南下追趕;至大庾嶺上,惠能終於被軍官出身的僧人惠明追上;幸虧惠明轉而決定相幫、並為他騙走了追“兵”,這才得化險為夷。到嶺南後惠能隱山林獵戶中避難達十六年之久,直到受印宗法師等人認出並擁戴,才能公開活動,是為禪宗六世祖,史稱此為禪宗“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