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

倭奴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這是“倭”字第一次用於指代日本並出現在中國正史上。公元57年,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貢,欲借臣屬於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故求漢皇賜封,而光武帝賜其為“倭奴王”。倭舉國大喜,並受賜“漢倭奴國王印”(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區博多灣志賀島,出土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五個字的金印。金印為純金鑄成,印體方形,長寬各2.3厘米,高二厘米,蛇紐,陰刻篆體字)。 “倭”一字由於形近“矮”,被不少人誤認為是指矮,但實際上並沒有史料支持這一點。也有人認為“倭”一字的定號來源於三國的“魏”。

概述

所謂新編歷史教科書協會編纂的《新歷史教科書》里第32頁有這么一段:《後漢書》里記載“倭人”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且在《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有漢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金印內容為“漢委奴國王”。在這裡,“倭”“奴”可能都不含好意,因為中國的歷史記載者們為了顯示中國皇帝的權威,通常對周圍國家採用蔑視性的稱呼。“東夷”也是指“東面的野蠻人”。

中國正史中的記載

“倭”代指日本,最先系統記載於後漢書中:

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台國。樂浪郡徼,去其國萬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韓國七千餘里。其地大較在會稽東冶之東,與朱崖、儋耳相近,故其法俗多同。土宜禾稻、麻紵、蠶桑,知織績為縑布。出白珠、青玉。其山有丹土。氣溫暖,冬夏生菜茹。無牛、馬、虎、豹、羊、 鵲。 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為鏃。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其男衣皆橫幅,結束相連。女人被發屈紒,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並以丹朱坌身,如中國之用粉也。有城柵屋室。父母兄弟異處,唯會同男女無別。飲食以手,而用籩豆。俗皆徒跣,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考,至百餘歲者甚眾。國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餘或兩或三。女人不淫不妒。又俗不盜竊,少爭訟。犯法者沒其妻子,重者滅其門族。其死停喪十餘日,家人哭泣,不進酒食,而等類就歌舞為樂。灼骨以卜,用決吉凶。行來度海,令一人不櫛沐,不食肉,不近婦人,名曰“持衰”。若在塗吉利,則雇以財物;如病疾遭害,以為持衰不謹,便共殺之。

新唐書對日本的記載中提到“日本,古倭奴也。”,將日本和倭聯繫在了一起。又提到:“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雲日本乃小國,為倭所並,故冒其號。”體現了“倭”這一名字可能並不是由中國人所取,而可能是由日本島上林立小國中的某個國的名字音譯而來。

明史對日本的記載中也提到“日本,古倭奴國。唐鹹亨初,改日本,以近東海日出而名也。”並且多次提到日本海盜勾結中國海民,成為“倭寇”,並侵略東部沿海。

他處的“倭”

《詩經》中

首先從最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沒有找到“倭”字。最早是從《詩經》(公元前11世紀到前476年)的“小雅”“四牡”的“周道倭遲”的詩句中出現。這個“倭遲”是作為無單獨意義的連綿詞,遠遠的迴繞,並沒有貶義。

人名

其次,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倭”也作為人名被使用。魯宣公的名字就是“倭”。魏晉南北朝時還有“倭墜髻”的髮型。“樂府詩集”的 “陌上桑”中就有“頭上倭墜髻,耳中明月珠”的詩句。還有用“倭妥”形容美的詞語。明湯顯祖的《牡丹亭》里就有“娉婷倭妥”。就是在晚清大臣中,與洋務派作對的守舊大臣中的頭面人物也叫“倭仁”。

地物產名

中國歷史上漢語圈以外的地名和物產名也常用“倭”來注音。比如,倭肯河(吉林省寶清縣發源),倭西們河(經黑龍江省呼瑪縣流入黑龍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倭赤縣,還有倭瓜。

由上可見,“倭”這個字並沒有蔑視的含義在內。其實就這點而言,以前的中日雙方的辭典(比如諸橋轍次的『大漢和辭典』,白川靜的『字統』等)都明確記載了。當然,辭典里有稱呼傳說中的醜女“倭傀”的用法,但這是借用了亻旁加“此”,亻旁加隹的用法,還有“倭遲”這個無單獨意義的連綿詞。

“倭奴”

一種稱呼

《大漢和辭典》里“倭奴”項目註明了“古代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稱呼”。比如,《魏書》卷2的“道武帝本記”中記載後燕的魯陽王的名字就是“倭奴”。同樣的內容在《資治通鑑》108卷《晉紀》中也有。所以“倭”未必就是惡意的詞。而且當時的日本人也接受了這樣的稱呼,並且開始使用。朝鮮半島也同樣以此稱呼日本或日本人。國小館出版的《國語大辭典》中明確記載:倭,從前中國和朝鮮對日本的稱呼,或者是日本的自稱。

但是,中國的史書也的確記載了日本人不喜歡“倭”而改成“日本”的事情。《新唐書》220卷《日本國傳》中記載:鹹亨元年,日本派遣使者,祝賀平定高麗。使者說,學習中國文字後,不喜歡倭的名字,改名為日本,因為國家靠近日出的地方。這應該如何理解呢?以下考證日本改名的經過和國號的成立。

儘管例如“倭國”,“倭人”等辭彙已普遍受日本人所認可使用,但"倭奴"還是反映了古代中國對日本的賤稱。

作為國名

使用“倭”為國名的例子,在據說是戰國秦漢期間的《山海經》里就有。卷12的《海內北經》里,蓋國在鉅燕之南,倭國之北。倭國,屬於燕國。當然,這個“倭國”是不是日本的位置,尚有疑問。在後漢王允的《論衡》的“異虛”“儒增”“恢國”里,還有西周成王時期,倭人進貢暢草的記載。將這些和史書中的記載聯繫起來,可以說用“倭”來表現日本及其住民的做法,最遲也是在秦漢時期吧。

不過,雖然“倭”只是從發音而來,並無特殊含義,隋唐之後,日本接受了漢文化,而且本身是崇拜太陽的傳統,開始漸漸喜歡起“日本”這個國號了。這大概是主要原因吧。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說法。同樣的《新唐書》《日本國傳》中記載:日本是一個小國,被倭國合併,且沿用了國名。由此看來,是日本列島的內部爭鬥導致日本的改名。這個時期應該是前述《新唐書》《日本國傳》中記載的鹹亨元年(670年)。也和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中“倭國在武則天皇后時改名日本”相符合。自然,這只是證明了倭國的改名得到了大唐的承認。真正改名的時期應該最遲是隋煬帝時期吧,因為那時給隋煬帝的日本國書里有“日出之國的天子”的句子。

但是,從日本國號成立的過程中再進行考證,可能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論:即最初給出日本國號的並不是日本人。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地球上無論哪裡看太陽都是從東面升起,在日本也是如此。但是,從中國方面看,日本是在日出的東方。那么,中國人問當時來華的日本人哪裡來,日本人會指向東方。聽到這個回答,中國人會想到日出的地方,而日本人因此也領悟到自己就是來自太陽之本。看上去好像是筆者的極端論,但並不是簡單的推測而已。“日出之地”是中國方面的觀察,而從西方看來,中國也是“日出之地”。《北史》卷97《西域傳》里有“祈願日出之地的漢中的天子”的文字,是西方波斯人說的中國。再舉旁證:古代美索不達尼亞文明中的Orient地名在拉丁語中就是“日出之地”,這是從義大利半島看到的景象。歐洲(Europe)由來於希臘語黑暗(Erebus)的稱呼。因為這是在希臘的西方,即日落處。這樣的看法,唐詩中也有。劉長卿的“同崔載華贈日本聘使”中有:遙指來從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東。(全唐詩卷150)齊己的“送僧歸日本”中有:日東來向日西遊,一缽閒尋遍九州。(全唐詩卷847)另一方面,日本的《萬葉集》卷19也有古代日本的歌人稱西方的中國為“日落之地”的描寫。就此問題,日本史學者所功寫道:有關日本國號的成立,與其說是日本列島內部產生的想法,不如說是基於日本西面朝鮮或者中國的想法來得自然。這和筆者的想法並不是偶然的一致吧。

如前述《新唐書》中記載,將“倭”改名為“日本”,是因為不喜歡這個“倭”字。但是,即使改稱日本後,日本人也並不是討厭“倭”的舊稱。唐宋之後直至近代,日本的大量書籍和物名還是在使用“倭”字,就是對此的證明。比如,織物和文字的倭字,作為書名的《倭玉篇》《倭名類聚抄》。《本朝文萃》中的“倭唐”“倭皇”“倭才”等,屢見不鮮。就這點而言,東亞古代史學者李成市說:8世紀之後,即使開始對外使用“日本”的國號,國書上冠名“日本”,奈良的平安時代的貴族們也並沒有很關心這點。聖武天皇在他的宣命書里也沒有寫“日本國”,而是“倭國”。

解釋為“矮”

但是,進入近代後,日本和中國都開始將“倭”作為 “矮”來解釋。這個在字典上都找不到的解釋,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可能是當時對文學知識的缺乏而產生的誤解,或是故意無視本意而進行曲解,也有可能是因為民族矛盾和仇恨下所做出的刻意醜化。如果真的是嘲笑矮個子是“倭”,那么封魏為“親魏倭王”,難道就是變成形容又矮又像鬼一樣的意思嗎?三曹作為大文學家,也不會如此無知吧。在現代日語裡,“倭”的發音是WA,而“矮”的發音是“WAI”,好像很接近。但就反映了唐宋時代的音韻的《廣韻》而言,“倭”是鳥禾切,平聲,屬於戈韻;“矮”是鳥蟹切,上聲,屬於蟹韻。兩者的聲調和韻都完全不相同。現代中文裡兩者的發音也不相同。

考證結論

由上述的考證可見,最初用“倭”字稱呼日本列島的國家和人民,決無惡意。但如前引用的《新編歷史教科書》以及《周刊新潮》中所說的那樣:倭國和倭人,從其蔑視的稱呼矮小的意味看,已經是國際問題了。我們以前不也是懷著仇恨稱呼“鬼畜美英”的嗎?像這樣對“倭”字長期的誤解和缺乏常識,只能看作是挑撥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相互仇恨。如果真的是引起所謂“國際問題”的導火線,那實在是可悲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追究“倭”的本義。

倭的變遷

歷史根源

倭字,在歷史上被長期指代日本,從最開始的後漢書到之後的唐書都是如此。“倭”一字可能來源於音譯;也有人因為“倭”字形近“矮”而認為是因為當時的日本人身高矮小,但從唐書和明史對日本及日本遣唐使的描述來看並非如此。

從元朝後期到明,中國東南沿海發生倭寇入侵的騷亂。這是中國人給“倭”帶來了貶義的意味的根本原因。倭寇作為武裝的海盜集團,最初是從貿易上的糾紛發展起來的。在南宋時代已經開始了。《宋史》卷491《日本傳》中有“倭船的火兒滕太明打死鄭作”的記載。此後這個殺人犯滕太明被遣送回日本。可能是這類事件發生的太多了吧,宋朝曾有禁止進入倭船領域的命令。到了元朝後期,《元史》中記載“至正18年以來,倭人屢犯臨海的郡縣”。

使用影響

但是,正史中將“倭”和“寇”一起使用,是從《明史》開始的。《明史》的“倭寇”中的“寇”字,其實是動詞,表示“侵犯”。《明史》中大約有60處用到這個詞。大半是像如下的記載:“倭,寇山東臨海郡縣”(洪武紀卷2),“倭,寇雷州”(洪武紀卷3),“倭,寇福州”(成祖紀卷 6),“倭,寇浙江”(世宗紀卷18),“倭,寇上海”(湯和傳卷126),“倭,寇嘉興”(胡宗憲傳205)。照現代的翻譯法,倭寇就是“日本侵略”的意思。這裡“日本”本身並無惡意,而“侵略”則是指責不正當的行為的意思。但長此以往,進行這類行為的人自然染上了壞人的形象。“倭寇”也終於成為“日本侵略者”的意思。《明史》中“倭寇”終於作為名詞而被使用,這樣從“倭寇”到“倭”,形象漸漸的成為蔑稱。又反過來影響了日本人對“倭”的理解。

有關日本歷史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我國南北朝時宋國·范曄所著的《後漢書》。

《後漢書.倭傳》中說,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

安帝永初元年,倭國王帥升等獻生口百六十人,願請見。

書中有漢光武帝劉秀時 “漢委倭王”之記載。“倭”是對日人的最早稱呼。恐怕沒有幾個人能正確地 說出“倭”字的原意。

時過境遷,我們在一般 場合已不用這個字,據說是因為帶有歧視性。我們的字典,很是謙謙有禮,只是 將“倭”字解釋為指古代日本,不再觸及原意。

在當今中國台灣省,倭奴一詞被拆解為“倭國人的奴隸”。專門用來諷刺責罵那些到了21世紀還念念不忘日本人殖民侵略統治的好處,甘當21世紀的新皇民,諂媚日本,搞台獨分裂活動的台獨分子。 也諷刺那些把原本“脫華入日”掩飾起來,轉而大張旗鼓宣揚仇視大陸同胞的台獨分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