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姓

倡姓,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倡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

基本介紹

倡[唱、、猖、倡、娼,讀音作chàng(ㄔㄤ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倡人,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在上古時代,以音韻發聲而吟稱之為“歌”,群人共歌為“樂”,領頭唱歌者為“唱”,和歌者為“倡”、“嘆”。因此,在殷商王廷宮內為君主唱歌取樂者,即領唱之人即稱之為“唱人”、“倡人”;而和歌者們稱之為“和人”、“詠嘆人”,後世著名詩詞中的詞牌《詠嘆調》即取該意。據典籍《唐韻》、《集韻》、《正韻》等中記載:“唱,發歌也。倡,和也。”在典籍《詩·鄭風》中記載:“倡予和汝。”在典籍《周禮·春官·樂師》中也記載:“凡軍大獻,敎凱歌,遂倡之。”而在典籍《禮·樂記》中注釋得更明確:“壹唱而三嘆。唱,發歌句也。三嘆,三人從嘆之耳。”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在王宮為帝王君主且唱且舞的男樂人,稱之為“娼”;且唱且舞的女樂人,稱之為“妓”,統稱為“娼妓”,男女娼妓,就是取悅於帝王國君的專職藝人,非指後世以賣淫為生的男女娼妓。倡作,往往是首唱之作品的代稱。如今指操色情行業男女者為“娼妓”,是假其男娼女妓以出賣肉體淫悅於嫖客以獲錢財之意,屬於假借之詞。
在歷朝歷代倡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倡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倡家後裔,屬於以職業稱謂名稱為氏。在古代,指從事音樂歌舞的樂妓人群族類為“倡家”,為職業稱呼,後世有人蔑稱為“娼家”,有明顯的侮辱性含義。漢朝時期的“倡”,是指能夠榮耀地出入於天子諸侯的宮殿和權門之家,並在其宴席上表演歌舞和伎藝用以維持生計的職業藝人集團。這種職業集團是以家族為中心組成的,因而“倡”或“倡家”是指從事這種職業的家族。“倡家女”原本是出生在這樣家庭,並繼承其家庭事業的女子,其它的各種解釋都是不確切的。唐朝時期妓館中的妓女,多是從貧苦人家買來或被歹人誘騙的良家女子,她們是極為不幸的。而漢朝時期的的“倡家女”利用其美貌和伎藝為武器以求得富貴,她們積極出入於天子諸侯和權門之家,獻媚以求寵。在漢朝時期的的“倡家女”中,有像漢武帝的李夫人和曹操侍妾卞夫人這樣成為權貴們妻妾的人,漢朝的“倡家女”有成為統治者妻妾的可能,卞夫人就曾成為武宣卞皇后、皇太后。漢朝的“倡家女”與唐朝妓館中的妓女相比,是比較幸運的,至少與唐朝妓館中的妓女的不幸形象是不同的。“倡家”進入天子諸侯和權門之家獻媚以求寵,導致統治者奢侈怠政,其淫亂卑賤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在天子諸侯的宮殿和權門之家的宴席上追求奢侈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事,她們以歌舞和伎藝娛人耳目,受到天子和當權者們的寵愛,漢朝“倡家女”的境遇對她們本人來說,未必是不情願的。
在文獻《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吟道:“昔為倡家女,今為盪子婦。”在史籍《三國志·魏志·武宣卞皇后傳》中記載:“武宣卞皇后本倡家,年二十,太祖曹操於譙納後為妾。”倡家在唐朝時期即已成為妓人的代名詞。唐朝大家崔顥在《渭城少年行》中曾記述道:“可憐錦瑟箏琵琶,玉壺清酒就倡家。”而在《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中亦描寫道:“這是掌書仙的故事,乃是倡家第一個好門面話柄。”
在歷朝歷代倡家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世襲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倡氏,後多改為昌氏,世代相傳。該支昌氏的姓氏讀音原本仍作chàng(ㄔㄤˋ),直到清末民初後才逐漸改為現音,讀作chāng(ㄔㄤ)。

遷徙分布

倡氏以及分衍的昌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職業化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未列入當局“內政部”民政總署在2005年(民國九十四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的統計程式,多以雍州、京兆、臨安為郡望。
今四川省的廣安市武勝縣,江西省的南昌市,貴州省的安順市,遼寧省的盤錦市、阜新市,上海市,內蒙古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台南市等地,均有倡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雍州郡:漢朝初期實施郡縣制以來,雍州郡一直都在今陝西、甘肅一帶,東漢時期治所設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關中、隴西地區,包括陝西省西安市、鹹陽市西北部一帶地區。到了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政權,將雍州郡改設在襄樊(今湖北襄樊襄陽)。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臨安郡:亦稱臨安府。在中國歷史歷史上臨安府有兩處:一是古縣名,隸屬秦朝餘杭縣地境。晉武帝時改為臨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一帶地區。南宋朝建炎三年己酉(辛亥,公元1129年)升浙江杭州為臨安府。二是元朝時期將原治於通海(今雲南通海)的南路,改名為忽必烈諭言所用的“臨安”二字作路名,管轄通海以南至邊徼的大片政區,路治同樣在通海。直到明朝初期才徙治於建水(今雲南建水)。

堂號

雍州堂:以望立堂,亦稱襄樊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稱長安堂。
臨安堂:以望立堂,亦稱錢溏堂(注意,該堂號不可寫作錢塘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